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394|回复: 0

千余车主拟向最高检反映平安高管千万年薪现象

[复制链接]
njccny 发表于 2009-5-29 18: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 1055名车主质疑平安集团高管千万年薪的维权之路还要走很远。
# A7 l( u5 W% T' X# B# }. x8 k$ ]( b* T
! x: {" U) Y& Q* P
  5月4日晚,北京德润律师a>事务所刘家辉律师a>再次接受《法制周报》记者的采访,此时的她,似乎有一种无奈,她透露说,此前不久,她已通过车主联盟QQ平台向车主道歉,因为中国保监会的回复,让广大车主并不满意,“给车主道歉的原因,是不敢忽略授权人的感受,怕失去大家的信任。”
. p) P  J; C' X9 Z& i
  y0 r+ Z% `, x5 Y& X; ?# f$ k$ Z! [* b" S
  拟向最高检反映情况
- |0 u6 C: u: ~! z/ a$ i
7 p2 k8 [/ O0 X  X+ [' b  T! C( G, _4 M. A- {# i
  此前,中国保监会给刘家辉回复的文号为“保监信(2008)第600号”的《信访答复书》中,认为交强险a>经营业务的主体是中国平安产险,中国平安集团和中国平安产险是两个不同法人,各自独立经营,独立核算。平安集团高管人员的薪酬由平安集团支付,马明哲等高管人员没有在平安产险兼任职务,也没有在平安产险领取薪酬,因此平安高管人员薪酬与交强险a>基本无关。7 n0 |" n3 z7 J9 H. P, Y1 H

) S3 r( L, z% F: O& X4 ~4 ~3 _3 q% \
  刘家辉律师a>向记者透露,由于委托人对保监会的答复均表示不满,自己也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压力”。但她表示,中国保监会作出回应后,车主们“无法接受保监会的态度和意见”,经她与车主们商量,最后形成的基本意见是,就交强险a>本身存在的诸多争议,以及保险公司在经营交强险a>业务过程中,部分交强险a>费收入被分摊给了平安集团高管千万年薪等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专程向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反映。1 t( K5 |" F9 m: J5 U
9 v  o; C* C" G" ?

' _* p2 n/ e6 d. J; t( O% w& v2 ~( i  目前,刘家辉律师a>正在为此积极准备资料,预计一周内向最高检提交。
1 K$ z$ F% _- y
) |+ M8 z8 Q9 j( |6 o+ U& V
* [$ ]" x- e& Y* u4 D$ G7 a  备受争议的年薪
# ^! p# E1 B- C; Q' V' y) U
. t7 A  Z: F4 O( p3 E
' L7 ^+ Q: [2 Y8 t5 l0 U- C  尽管刘家辉律师a>维权一事还未有结果,但因平安集团、银行系统等高管曝出的千万年薪一事,却在社会上备受争议。
7 _# x# z/ o4 a: B' s; d( U3 @; y- j* t! M

, E* `0 {( t8 Y( o. i" H2 y7 Z. J  据了解,中国平安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梁家驹的年薪为4813万元,是国内金融行业年薪最高的高管。除了梁家驹外,中国平安集团其他高管的年薪也远远高过行业平均水平。: k) Q+ _3 w8 {9 ]
" r- o' F% I/ k+ v
4 @( U( r! j+ m, C" a* ]! O
  同时,2007年银行高管薪酬增速惊人。深发展董事长纽曼以2285万元年薪排名第一,而2006年纽曼的薪酬为995万元。此外,民生银行有两位高管收入也超过千万元。
% l# }$ _0 {' y* R
7 u' g4 ?- g- ^  ^) y
' V3 Q* f% m5 P6 W5 G; S  ?' `  据了解,2007年上市银行年薪超500万元的高管从2006年的1位增长到16位。其中,民生银行年薪超500万元的高管9人,招商银行4人,深发展1人,中国银行1人,中信银行1人。* J: e" `( H# O/ j

/ S4 y/ r  C4 E/ u1 n( }, u0 y& {5 J0 a
  中国平安集团及银行系统高管年薪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少争议。有人认为,几大国有银行高管是政府任命的,给他们如此高的年薪等于自己给自己高薪。
+ l: D2 J4 O7 S6 ~% o( m* w0 c1 n  [2 O4 F. y3 @: b

* _' R" a( I' D1 w  还有人建议国家要在国有独资银行企业高管人员工资方面实行立法,确立最高限额,确立与员工的比例,从而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 Q/ ?. g! M; p! F
/ x8 A$ M  g6 j1 a4 w1 @$ b. I- _
- X2 F& K  A4 {2 T9 f( h  激励制度的高薪隐忧1 T! {8 h9 s# o: P
2 g* S  H' v: G0 N( `
- u% [6 F3 Q% K6 y: Z% @& l
  前不久,针对人们对高管高薪现象的激烈争议,中国平安集团相关人员在回答其高管为何有如此高的年薪时,认为是与其股权激励制度有关。记者采访时才发现,不管是中国平安集团,还是银行系统,其高管获得股权的方式都来源于增资扩股,这无疑比过去以银行现有资产进行股权激励前进了一步。
2 e* d( `! T: c
& f# ]  b' F9 f& }; L* S; o' E( c8 }
  深圳证券交易所调查数据显示,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2006年每股收益以及净资产收益率水平远远高于深市平均水平。北京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认为,当前大家激辩的银行高管的高薪问题根本就是个伪问题。他认为,这是一个“弱者恒弱、强者恒强”的市场。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可以拿国际级的年薪,没有国际竞争力的人不得不和本国其他人去竞争一个低报酬的工作,而现在却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劳动力市场的规则。
$ A, s: I7 A! K  ^+ }
0 E1 {' V' M* K5 m
' x) S6 Y- N% r1 h1 ~* g, |; [  因此,对高管持股一事,不少人对此有看法,“高管持股应有一个合理的限度,既要提倡提高效率,更要顾及公平。这种激励计划能否像设计者所期望的那样,给银行带来良好的发展预期和效益?如果缺乏必要的制约,激励效果能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出来仍存悬疑。”北京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表示。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14 06:57 , Processed in 0.10449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