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417|回复: 0

保险预定利率追着银行跑,何苦呢?

[复制链接]
健康geo 发表于 2009-5-12 20: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22日,央行出其不意的今年第四次加息,让弥漫着神秘气味的保险预定利率(2.5%)改革进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23日《上海证券报》)7 H9 r3 u1 y/ r& @8 z$ m
( k9 p  q1 Q5 X) z' V. M4 @
6 l1 ]; V  z7 ^5 q8 b% z7 ^3 q( l
  文章披露,在市场人士尚在猜测保监会究竟选择哪个改革版本的当口,一位接近保监会的知情人士透露,在8月21日央行公布加息政策之前,保监会刚刚制定了一套保险预定利率改革草案,那就是将2.5%上调至3.25%。) C) B7 B& c% `
9 D# ?0 V+ |* y$ K4 i( t, M  W
/ V6 w5 g  w7 R( u5 [) k3 B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加息后,保险预定利率2.5%与银行存款利率的利差进一步扩大,一年期存款税后实际收益率已达3.42%。那么,若如上述人士所言——保监会草案初定保险预定利率调整至3.25%,意味着即使此番调整后,保险预定利率将再度面临低于存款利率的尴尬处境。
; n- F5 P7 [1 d# [% N3 G% F3 m" k* g1 D
6 |$ b0 J7 U4 N* K% |
  假如保险预定利率低于存款利率,给保险业造成的最直接影响是:新单开拓难度加大,特别是带储蓄性质的传统寿险和分红险;其次,已购买保险的客户感觉“不划算”,从而选择退保。无论哪种情况发生,对寿险公司而言,应该都说不上是利好。
# t3 ?3 L, U$ t% U  Q. E
7 F0 ]2 h  |; K; l. c/ ]* p& R! a1 \8 ]) \% Z
  保险预定利率的确定,一直以来是让各家保险公司的精算师们“头痛的事”,特别是处在央行利率频繁调整的当口。假如保险预定利率设计的比银行利率还低,消费者不买帐;假如保险预定利率设计的较银行利率过高,又可能危及未来的偿付能力,邻邦日本几家寿险公司的相继破产即为前车之鉴。
% h6 h* f/ S+ F  ^! f* h) `
  O. W$ _3 k) p% J" t; R' Z, Y5 U. Y
/ m5 A6 U- M: _2 r! T  保险公司无法左右央行的决定,唯一能够改变的是自己。分红险、万能险、投资连接险的陆续推出,一方面是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保险公司试图“摆脱”利率影响的应对之策。然而,市场对保险业此举也略有“微词”:保险公司是在抢银行、股市、基金公司的“饭碗”,大举“圈钱”;另一方面,保险业偏离了“提供经济保障”的本质,是在拿己之短比他人之长,相形见绌,自取其辱。% O, q" f# u8 h) c9 u% s

* D5 q2 n7 p4 X8 I7 ]2 N# A: f  I- \6 ~6 ]; [% P
  有句耳熟能详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在此特定的语境,拿来和保险同仁共勉应说不上是乘人之危幸灾乐祸;不过,保险人与其天天看央行的眼色战战兢兢,不如在内强素质方面下足功夫。
: N2 z. i, D1 K$ Z7 A, ^5 I3 E  j' S, }& L! x7 V1 g1 m

8 q1 M# J1 Z7 N. h& h  假如保险人愿意承认目前的国内保险业尚处于初级阶段,那么在初级阶段,保险人的内强素质更应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回归保险的本质,凸现保险的保障优势;其二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质量。正如中信证券的研究员黄华民先生所说,“加息和利息税的降低使得对收益率敏感的中低收入群体会减少或延迟保险购买,而沿海地区富裕群体的资产配置已基本处于有效边界状态,其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正从收益率的偏好向服务偏好转移,其更挑剔的是服务而非价格。”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1 17:36 , Processed in 0.06990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