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楼主: 十里青山

[作业] 法学导论2014级作业之二:常用法规整理

   火... [复制链接]
法14张壮 发表于 2014-11-23 15: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法】公路法(2008年8月28日)* j4 r/ Y7 N. c& K" Y1 N% J/ J6 }
第一章 总则
' P- g/ y' I! h3 f. {2 _/ J2 m8 P5 r8 N7 r6 O2 L  H- ^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路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
& S2 j9 O0 Q# b  \- k( I; P" {
' T. q3 |$ @: ^0 q4 I. f: F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经营、使用和管理,适用本法。 & M% N  s) U, h& k

3 X4 ^. r# i- R: Q( V6 @3 [; r 本法所称公路,包括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和公路渡口。
4 i1 K) d# h/ j8 |' D' f5 n. O, v& j) J( @' ~
第三条 公路的发展应当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确保质量、保障畅通、保护环境、建设改造与养护并重的原则。 ) S* g: f' [$ G0 W6 Z

) n6 O' G7 D- s8 v' H. k9 s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力措施,扶持、促进公路建设。公路建设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7 F% b; y. i) F6 e, N% x# k% N7 H1 D3 R" Q1 D
国家鼓励、引导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投资建设、经营公路。 + Y! a# o  h$ i$ V# N& v

' Z- q" p) i. ~3 K8 X 第五条 国家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公路建设。 ! q7 q8 ]2 ]1 N1 C' J
' q: R. p( H# K5 s
第六条 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并按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具体划分标准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 ( M; D# h/ ?4 ^* Z- X

* L) Z1 D& B9 J/ u, h; n 新建公路应当符合技术等级的要求。原有不符合最低技术等级要求的等外公路,应当采取措施,逐步改造为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的公路。
4 l4 u% ]  M' K0 O8 L4 ]% W% b9 e0 q" `$ y3 V
第七条 公路受国家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 6 T5 V% u5 S" ]8 @# H, D" g$ @

0 D2 p, k3 Q7 K& B9 G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的义务,有权检举和控告破坏、损坏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属设施和影响公路安全的行为。 ( c5 r; b+ `! C& |4 o' |. X

" a: `( G9 t& j4 N4 _ 第八条 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公路工作。 9 i8 [# o  M/ l0 `8 ~

/ V; U# b# x- ?- E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工作;但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国道、省道的管理、监督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0 n" F$ [- {6 f, t* g5 f/ _) u7 ~. N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乡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 ; A3 x! J, y% [) d. i
, d9 C* q( p% |: I7 V4 n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决定由公路管理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责。
, O, ]8 B9 T: _) W# k3 _4 [- T7 i% Q: C2 s
第九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公路上非法设卡、收费、罚款和拦截车辆。
6 S( O8 j, Q  S0 n' v/ A. U& F* i& y- s# |* ?
第十条 国家鼓励公路工作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对在公路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 s1 ~: F% F4 ^6 i9 i1 X6 R) k% D8 ]) k
第十一条 本法对专用公路有规定的,适用于专用公路。
  c4 T. ^1 Z, S' y; N
- U& V/ j. s- y' e: u0 i) v5 ]" W 专用公路是指由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建设、养护、管理,专为或者主要为本企业或者本单位提供运输服务的道路。 8 O: v6 j6 {  J6 M0 z( x* t
, x/ ]$ X6 `; P' Q' c# Y4 {
第二章 公路规划
6 P0 `. z( ?8 [( d; L  W
  C/ d! l/ F8 _( Z4 F, n/ t- k 第十二条 公路规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建设的需要编制,与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和其他方式的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相协调。 5 {' L1 b* K0 w) E& e

6 O. z5 ~6 X& D" N 第十三条 公路建设用地规划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当年建设用地应当纳入年度建设用地计划。
. X# S& p7 P2 H( I' ]7 Q  G4 d9 f, ~6 b8 S5 J& r. c
第十四条 国道规划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并商国道沿线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报国务院批准。
/ K3 {( u3 R2 I5 ~" @
7 H2 E1 j; F6 f* R: i% B5 h& T 省道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并商省道沿线下一级人民政府编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3 k" n0 o) F  N- W$ A! O! l

8 c9 ^0 v% d2 a+ P  C$ K  c5 k 县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 r7 F) X% a$ n/ W. ?% \; U' _; `2 }" i
乡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协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编制,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4 \" N: J6 c7 l' t3 w. P
7 }2 R) D2 M- i 依照第三款、第四款规定批准的县道、乡道规划,应当报批准机关的上一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5 W! v3 u# g/ J7 |- ?& ]2 j/ F- c
, [. a+ p& O, t4 a5 |( d 省道规划应当与国道规划相协调。县道规划应当与省道规划相协调。乡道规划应当与县道规划相协调。 0 l2 M# R1 u4 J# C* Z
! }5 R( t# W* K( I" I
第十五条 专用公路规划由专用公路的主管单位编制,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后,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审核。
) y7 n4 f% Y  n& K
0 s, a7 V" ?( i6 p 专用公路规划应当与公路规划相协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发现专用公路规划与国道、省道、县道、乡道规划有不协调的地方,应当提出修改意见,专用公路主管部门和单位应当作出相应的修改。
4 L+ R; C6 Q& t+ T4 x4 g  E; `
. q7 q3 @! C  b( D. A 第十六条 国道规划的局部调整由原编制机关决定。国道规划需要作重大修改的,由原编制机关提出修改方案,报国务院批准。 $ D6 z( x: k; W; @* l; p' d4 H7 ]

: s% [3 Y" D6 {+ _% h 经批准的省道、县道、乡道公路规划需要修改的,由原编制机关提出修改方案,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2 b1 \/ e$ F  f2 M# }" M" K
) m8 }: m! Z" Y8 a( c# ^/ { 第十七条 国道的命名和编号,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确定;省道、县道、乡道的命名和编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确定。
4 `  z/ ~1 s/ h# Z0 @2 D
6 w# w9 i2 V0 [ 第十八条 规划和新建村镇、开发区,应当与公路保持规定的距离并避免在公路两侧对应进行,防止造成公路街道化,影响公路的运行安全与畅通。
4 a/ T2 v" C0 t& D8 _1 s- P* I$ L+ j0 R# R1 z' X( x% i
第十九条 国家鼓励专用公路用于社会公共运输。专用公路主要用于社会公共运输时,由专用公路的主管单位申请,或者由有关方面申请,专用公路的主管单位同意,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改划为省道、县道或者乡道。
+ a9 R& ]/ l; O: B- @7 u  q7 {1 c
* c+ U* C' P* I: v4 T5 R- @ 第三章 公路建设
! Y* A0 B7 p1 I! _. `6 B  ?* z7 s* M, F: f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维护公路建设秩序,加强对公路建设的监督管理。 + e% J* W* |3 {# Q- }
: R& |- |7 e1 j: d2 l5 h1 {3 J
第二十一条 筹集公路建设资金,除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拨款,包括依法征税筹集的公路建设专项资金转为的财政拨款外,可以依法向国内外金融机构或者外国政府贷款。 ! C$ E, S( b+ q. i0 ]7 y2 M6 a
1 ]* B( ~) i+ \( |; N
国家鼓励国内外经济组织对公路建设进行投资。开发、经营公路的公司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筹集资金。 / V& D: _3 W# O0 U  J; o* I

! t! U' v" V6 I- a9 S 依照本法规定出让公路收费权的收入必须用于公路建设。
6 N3 b: P2 X; x3 Z* G6 e/ O& o' m' I* C
向企业和个人集资建设公路,必须根据需要与可能,坚持自愿原则,不得强行摊派,并符合国务院的有关规定。 * J! g/ ]2 w4 D5 Y4 k4 e7 r4 V& e

4 _/ v" b% W+ N 公路建设资金还可以采取符合法律或者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筹集。
) u% g. V$ Z$ S" b  L6 l( E( k7 g0 |5 k! ]. `* d, M
第二十二条 公路建设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规定进行。
% ]* u9 w1 i4 Q, t1 s* j' w3 g7 e1 A& y* w6 N
第二十三条 公路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法人负责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
6 w/ v6 i! |3 C
9 `" m) U7 H  E1 h; n' Y& q+ w; k2 k9 q 第二十四条 公路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公路建设工程的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择具有相应资格的勘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分别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8 [6 F0 }1 g) l0 C
* U$ `3 ~  \: r' d7 i+ w5 w 承担公路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单位、勘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必须持有国家规定的资质证书。
/ Q9 t1 ^: V- B, P  c+ [7 Z
$ j7 y7 m3 U+ K, O 第二十五条 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须按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报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 # M$ q8 w5 v# O* u

4 K$ G# F# R0 L3 C. M' \" K 第二十六条 公路建设必须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 t/ ]' Z6 P- O6 Y# K1 V8 a' X( G3 L& r% y0 x, L3 U3 C2 @
承担公路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岗位责任制,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和合同约定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保证公路工程质量。
. r3 R0 h: _" t1 w! V9 V* M0 i; W1 B# q4 u1 I, ]$ C7 a
第二十七条 公路建设使用土地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 p( k$ i! J% t$ E7 H5 v5 G0 ]) l2 _; F; o% b1 \
公路建设应当贯彻切实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
6 G4 {5 J+ B6 c
' W$ F; o; i  c1 S6 p, |, K3 k 第二十八条 公路建设需要使用国有荒山、荒地或者需要在国有荒山、荒地、河滩、滩涂上挖砂、采石、取土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或者非法收取费用。
. q( ?; y$ g9 J$ E
# g- @0 A# q* \$ a$ c 第二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公路建设依法使用土地和搬迁居民,应当给予支持和协助。 & u$ Y* Q3 n5 C

# p7 C# F: |- O# \) b' s. K- z+ l& f 第三十条 公路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应当符合依法保护环境、保护文物古迹和防止水土流失的要求。
0 s. w  m7 F5 y1 }0 r
7 J' l  N( Y8 y' Y& f/ _( ? 公路规划中贯彻国防要求的公路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以保证国防交通的需要。
% m5 S8 k: D4 x( G6 F! l" J" H. i! J6 a0 m
第三十一条 因建设公路影响铁路、水利、电力、邮电设施和其他设施正常使用时,公路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因公路建设对有关设施造成损坏的,公路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该设施原有的技术标准予以修复,或者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1 N  G, V/ q0 L" F$ m
+ q- I/ t6 e6 p" n' z7 O 第三十二条 改建公路时,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路段两端设置明显的施工标志、安全标志。需要车辆绕行的,应当在绕行路口设置标志;不能绕行的,必须修建临时道路,保证车辆和行人通行。 4 }) B8 R  @6 |) P' _
4 T  s3 ?0 ^. `5 [! _, t' ^
第三十三条 公路建设项目和公路修复项目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 r7 s# T  U6 u  u% T- u0 K! N
  j7 ^4 [) R/ v8 y8 {$ A
建成的公路,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明显的标志、标线。 ' Q) t, i/ o$ S( l7 O( B+ F

3 ^% U& h8 H1 d2 E, l9 [( m8 S# f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确定公路两侧边沟(截水沟、坡脚护坡道,下同)外缘起不少于一米的公路用地。
4 k+ p" l  D+ v" @2 J  U. E
" _) `4 [0 C* E9 V7 \4 I5 I1 \2 S 第四章 公路养护
8 J0 \+ @1 E( I5 ^3 }7 \- f# n: x. }6 _7 H+ a
第三十五条 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公路进行养护,保证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 H: p1 h, z5 z' B* j! p

9 N7 S9 s  H1 \9 Y 第三十六条 国家采用依法征税的办法筹集公路养护资金,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 G" B3 E+ k0 ^& O! I
; j9 m* ?0 a" H. r" m$ `" r
依法征税筹集的公路养护资金,必须专项用于公路的养护和改建。
5 g! a' K3 c- j6 l5 [' H2 g$ k, \. c! U% ^$ b& J# M7 N
第三十七条 县、乡级人民政府对公路养护需要的挖砂、采石、取土以及取水,应当给予支持和协助。
, q0 ^/ P, ]' O+ N3 t& ~3 l, r) f2 Z
第三十八条 县、乡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农村义务工的范围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公路两侧的农村居民履行为公路建设和养护提供劳务的义务。   N' {  C/ r& v5 h/ k
; U& Q" k+ C4 l# c2 [
第三十九条 为保障公路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公路养护人员进行养护作业时,应当穿着统一的安全标志服;利用车辆进行养护作业时,应当在公路作业车辆上设置明显的作业标志。
  J# \: ]) D0 S6 W% I! b  @0 b0 \  J. A5 B7 J. X
公路养护车辆进行作业时,在不影响过往车辆通行的前提下,其行驶路线和方向不受公路标志、标线限制;过往车辆对公路养护车辆和人员应当注意避让。 & W; E+ C; l; k- f$ I+ Y' A

3 W: |7 k/ B( \8 r" T' ~ 公路养护工程施工影响车辆、行人通行时,施工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办理。
5 _1 R5 m1 l1 z; R& C4 _: F+ s8 X# [5 M3 Y5 @
第四十条 因严重自然灾害致使国道、省道交通中断,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及时修复;公路管理机构难以及时修复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当地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居民进行抢修,并可以请求当地驻军支援,尽快恢复交通。
/ b1 ^: E4 |/ x, Z* D2 y
" Q0 `' z; f# m& n6 F% a 第四十一条 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山坡、荒地,由公路管理机构负责水土保持。 ; q1 u( t; \: _5 w
( S! o4 I  x; [' r3 R5 P
第四十二条 公路绿化工作,由公路管理机构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组织实施。
& [) G1 _4 y- i1 P6 Z! `- V* K: w3 p
$ R: H; i7 N  o7 M 公路用地上的树木,不得任意砍伐;需要更新砍伐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同意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完成更新补种任务。 ) B8 }" @" s6 v$ A, y5 W1 s

/ O, q2 q9 ]( J( L; x1 V 第五章 路政管理  
' y1 a* b: h* q" [' s. i& p
* V6 c: l$ i: d1 l$ n, A 第四十三条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公路的保护。 : q: x1 I- d' l8 p. P

/ m- e5 x# C( P% @3 o" J1 x4 o8 W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做好公路保护工作,并努力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公路管理水平,逐步完善公路服务设施,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 % O6 a( R' x6 D! U; u

) F+ J2 o5 p9 b1 ? 第四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挖掘公路。 ; r$ D5 m: H0 {+ B

% l7 A, |. v$ K* d7 D4 ^1 R& P 因修建铁路、机场、电站、通信设施、水利工程和进行其他建设工程需要占用、挖掘公路或者使公路改线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征得有关交通主管部门的同意;影响交通安全的,还须征得有关公安机关的同意。占用、挖掘公路或者使公路改线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该段公路原有的技术标准予以修复、改建或者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h/ u* i  M; D: {/ G

' y1 l& H, t0 T$ k. v4 p 第四十五条 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线等设施的,以及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应当事先经有关交通主管部门同意,影响交通安全的,还须征得有关公安机关的同意;所修建、架设或者埋设的设施应当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对公路造成损坏的,应当按照损坏程度给予补偿。 7 \# m; v( x4 L0 V5 A

* B& m/ W  s' I# V0 |& B, v# Z 第四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公路上及公路用地范围内摆摊设点、堆放物品、倾倒垃圾、设置障碍、挖沟引水、利用公路边沟排放污物或者进行其他损坏、污染公路和影响公路畅通的活动。
  W7 l/ ^4 ^  J$ t) C0 V, I3 T: k: `+ m9 n  g7 N9 _& n4 u2 J
第四十七条 在大中型公路桥梁和渡口周围二百米、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一百米范围内,以及在公路两侧一定距离内,不得挖砂、采石、取土、倾倒废弃物,不得进行爆破作业及其他危及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公路渡口安全的活动。 8 a- X7 R3 K# T/ \7 P
; q' [" `0 w* J2 y0 ?4 e1 d9 O+ `5 q
在前款范围内因抢险、防汛需要修筑堤坝、压缩或者拓宽河床的,应当事先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有关的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公路渡口安全的措施。 ( L* U6 J4 [. a( E3 t# `

. D0 c- e8 i1 T6 m' \# `0 Z0 ]$ } 第四十八条 除农业机械因当地田间作业需要在公路上短距离行驶外,铁轮车、履带车和其他可能损害公路路面的机具,不得在公路上行驶。确需行驶的,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同意,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按照公安机关指定的时间、路线行驶。对公路造成损坏的,应当按照损坏程度给予补偿。 : _8 h- C6 m! X" W; Q/ o& w" ]7 K: C

( R8 M! Z# D3 a* i$ ~ 第四十九条 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的轴载质量应当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 y6 A. M# d9 u  e+ k8 U
5 j  f$ x' g* H8 ~
第五十条 超过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或者汽车渡船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的车辆,不得在有限定标准的公路、公路桥梁上或者公路隧道内行驶,不得使用汽车渡船。超过公路或者公路桥梁限载标准确需行驶的,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并按要求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运载不可解体的超限物品的,应当按照指定的时间、路线、时速行驶,并悬挂明显标志。0 d2 m4 ^$ i) B0 a

4 R2 z/ R2 y/ S9 a; y 运输单位不能按照前款规定采取防护措施的,由交通主管部门帮助其采取防护措施,所需费用由运输单位承担。 ! U- P4 {* `, \8 n$ e

' _" B0 Q5 Z1 X  L 第五十一条 机动车制造厂和其他单位不得将公路作为检验机动车制动性能的试车场地。 ' j6 l" `6 q( h  \
+ R) n% J6 z. K* k' M
第五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擅自移动、涂改公路附属设施。 " S" v. Q+ N; e1 l
0 N& q; n4 N5 Y0 A) V
前款公路附属设施,是指为保护、养护公路和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所设置的公路防护、排水、养护、管理、服务、交通安全、渡运、监控、通信、收费等设施、设备以及专用建筑物、构筑物等。
0 Z9 N0 X; A# M* w1 ~: Y3 f) Q1 E, g; b/ O+ V2 h7 W: W  j
第五十三条 造成公路损坏的,责任者应当及时报告公路管理机构,并接受公路管理机构的现场调查。 # w6 b5 g9 @3 ]1 y1 B4 R- L
$ l& _6 J) ?1 u0 a4 P# W' y
第五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公路标志以外的其他标志。 & U5 Y$ `& m% J/ t; g) Q) p
) t* E. I# {$ v( ~
第五十五条 在公路上增设平面交叉道口,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批准,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建设。 $ |1 p6 p$ H( }

4 S9 }) T, e8 N$ U 第五十六条 除公路防护、养护需要的以外,禁止在公路两侧的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需要在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应当事先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 9 A4 g) R* W1 k, N$ r
& s; R0 E$ d4 u1 n
前款规定的建筑控制区的范围,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保障公路运行安全和节约用地的原则,依照国务院的规定划定。 7 G  f( l9 m) B, j5 f( a$ x

1 o  y! R0 J+ x# [- t* c 建筑控制区范围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前款规定划定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设置标桩、界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擅自挪动该标桩、界桩。
: E$ q( [7 T6 ~3 }- L
$ j( k/ {! S' p! D7 H 第五十七条 除本法第四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外,本章规定由交通主管部门行使的路政管理职责,可以依照本法第八条第四款的规定,由公路管理机构行使。
9 u' W) x0 V5 n$ V- C5 @" i
) x2 c' s. _4 ^+ F   第六章 收费公路
' c0 w4 i( r3 w1 k8 @3 U' ?6 h
8 l1 C1 d: D- ~9 s 第五十八条 国家允许依法设立收费公路,同时对收费公路的数量进行控制。 6 l8 B  z, P' ~, g
+ m! l+ k2 g" N5 b* O
除本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可以收取车辆通行费的公路外,禁止任何公路收取车辆通行费。 " b" G' y- N! ~- h% f

' I' v1 n; u1 M" l5 }+ s6 O 第五十九条 符合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等级和规模的下列公路,可以依法收取车辆通行费:
% v0 j( e6 A: ~# [3 a& |, a9 o
9 K+ G# H  ]5 H* r4 l, K: n (一)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利用贷款或者向企业、个人集资建成的公路;
6 n9 X) l7 \) r7 v  Y9 x: v" I# Y) Y. N5 }2 q6 N! e
(二)由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受让前项收费公路收费权的公路; 9 _: w* A' S' k7 y# x  i
. h' o9 \, C- u0 G$ \
(三)由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投资建成的公路。 ) b$ i8 C) }: H! D; D& {3 n) \
4 R' ^4 Q, F: q
第六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利用贷款或者集资建成的收费公路的收费期限,按照收费偿还贷款、集资款的原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确定。
2 m- }/ u' B$ ]- Q/ s1 [7 S! Y5 g5 f4 N
有偿转让公路收费权的公路,收费权转让后,由受让方收费经营。收费权的转让期限由出让、受让双方约定并报转让收费权的审批机关审查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国务院规定的年限。 2 M4 u( ]1 D1 z* l

2 P* e( ?0 E+ o. P; l1 n$ T 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建设公路,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公路建成后,由投资者收费经营。收费经营期限按照收回投资并有合理回报的原则,由有关交通主管部门与投资者约定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但最长不得超过国务院规定的年限。 . h* V* A9 c9 u8 u+ o: i
! O& E( Q: U: Y: E; r! B
第六十一条 本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公路中的国道收费权的转让,必须经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国道以外的其他公路收费权的转让,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4 c) \9 ]; k7 @3 \
8 o. J2 }& p  Y1 \8 C4 O1 B 前款规定的公路收费权出让的最低成交价,以国有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的价值为依据确定。 * S* r# C! O+ `; f6 x2 E

* Y! h" r9 @! W3 G0 n 第六十二条 受让公路收费权和投资建设公路的国内外经济组织应当依法成立开发、经营公路的企业(以下简称公路经营企业)。
7 v) O9 }: S5 d8 G2 e1 Q
9 W$ I, g. Y5 e8 k/ V; e2 h3 ? 第六十三条 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的收费标准,由公路收费单位提出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物价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 d/ K6 u9 m9 b% C- ~" C% V

! F# Y, g' R7 C- W+ l: B 第六十四条 收费公路设置车辆通行费的收费站,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查批准。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收费公路设置车辆通行费的收费站,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决定。同一收费公路由不同的交通主管部门组织建设或者由不同的公路经营企业经营的,应当按照“统一收费、按比例分成”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设置收费站。
: X2 r2 d3 j  k/ p/ H! j3 O' v/ F* {: P/ l5 p
两个收费站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 ( b/ P: p4 E5 h2 z( k/ w

) H5 ~: n  E' K! Z% U+ s! y 第六十五条 有偿转让公路收费权的公路,转让收费权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收费权由出让方收回。
" t% D; r  g. o+ ?  S9 N
/ D& Y4 M3 `6 }2 q( S  h8 P 由国内外经济组织依照本法规定投资建成并经营的收费公路,约定的经营期限届满,该公路由国家无偿收回,由有关交通主管部门管理。
( Y( c% W6 S- z% |) z
$ a2 X6 a2 w! m, k+ O 第六十六条 依照本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受让收费权或者由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建成经营的公路的养护工作,由各该公路经营企业负责。各该公路经营企业在经营期间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做好对公路的养护工作。在受让收费权的期限届满,或者经营期限届满时,公路应当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5 W+ W2 p' G) u$ H" g# ]  C( J* e# h- e$ ^# _4 U" v" U
前款规定的公路的绿化和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水土保持工作,由各该公路经营企业负责。
: D! ]1 L2 _, Q# }7 r  k) k9 a9 V
第一款规定的公路的路政管理,适用本法第五章的规定。该公路路政管理的职责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公路管理机构的派出机构、人员行使。
0 a( B- o+ y) j1 c: a/ W8 X( w' T$ C  w$ ]
第六十七条 在收费公路上从事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八条、第五十条所列活动的,除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办理外,给公路经营企业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偿。 7 x* q+ n2 W! S/ _+ a

. E3 [  I/ {( R6 C4 k7 l; M; O 第六十八条 收费公路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依照本法制定。
% f" h: W. U" q: h: m8 X* c: Y4 S7 o8 s% S
第七章 监督检查
0 a: i5 X" l+ J' r  D' x" C* D) a8 T
. k+ _1 z" Z" ^) H/ P0 c* [7 | 第六十九条 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依法对有关公路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O9 O) c9 b4 u! S: z+ z( O0 C$ V" ^- p% m2 _% b
第七十条 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负有管理和保护公路的责任,有权检查、制止各种侵占、损坏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属设施及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 % A7 Q: A) v. _" o% q3 X
- q! N3 }7 U6 r% B
第七十一条 公路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在公路、建筑控制区、车辆停放场所、车辆所属单位等进行监督检查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 B1 t4 w" R) q# l: q7 }* C

9 j2 C+ S* Z4 P; r- q0 \/ z 公路经营者、使用者和其他有关单位、个人,应当接受公路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并为其提供方便。
' z% p/ ]8 L& V
) q; q) x5 f: S! S1 S6 c 公路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应当佩戴标志,持证上岗。 ( |) m6 A! w+ K2 u9 ^# {
$ P4 u) w) t0 y+ [6 x
第七十二条 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所属公路监督检查人员的管理和教育,要求公路监督检查人员熟悉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公正廉洁,热情服务,秉公执法,对公路监督检查人员的执法行为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对其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纠正,依法处理。   s: [0 a" Z% t# ?
7 ^2 V- n7 Y* u7 ~8 z% ]
第七十三条 用于公路监督检查的专用车辆,应当设置统一的标志和示警灯。
6 U( w5 H) ^; _+ |1 O" K( M7 m' T2 U" D* l1 a6 U
第八章 法律责任   : M1 T5 T+ p# \; `

7 Q6 r/ A4 L. i0 H6 w 第七十四条 违反法律或者国务院有关规定,擅自在公路上设卡、收费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X! Q7 q) z. y+ `4 V7 w
; N7 w. r& j# W- v9 B8 X6 m6 Z
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未经有关交通主管部门批准擅自施工的,交通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停止施工,并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 e3 F: |5 e; u( a) i( k  H

! ^: Z6 h2 D7 |2 Q 第七十六条 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 B) `. ^' f( Y, }/ h% g- o7 t

, j& B# u9 V& x' V% [ (一)违反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擅自占用、挖掘公路的; + g2 X" W% e* S! k% r5 y5 H. V# \6 K
& x9 B  D1 A1 n, ~. J6 M( P8 i" g
(二)违反本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未经同意或者未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
6 w, l( n1 G7 ~  \8 P& c2 T+ g8 T0 K3 Y4 o2 V$ p2 ]1 e* f' u0 S
(三)违反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从事危及公路安全的作业的; 2 B1 N3 ^6 N) n9 Y! _4 \! P5 x
& y9 D. k$ Q0 U$ O' C8 J) f
(四)违反本法第四十八条规定,铁轮车、履带车和其他可能损害路面的机具擅自在公路上行驶的; : n  [3 F  N1 e% r  S. i
, t# h2 v8 L3 c( j# f; j4 E
(五)违反本法第五十条规定,车辆超限使用汽车渡船或者在公路上擅自超限行驶的;
! U' _& a) J# K$ o9 O1 L, j$ k
3 r) k. w" o  _7 r: f: | (六)违反本法第五十二条、第五十六条规定,损坏、移动、涂改公路附属设施或者损坏、挪动建筑控制区的标桩、界桩,可能危及公路安全的。 ! \/ w( N- o4 }8 K

" @& R; k0 W; z; a# M0 r7 v- a 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造成公路路面损坏、污染或者影响公路畅通的,或者违反本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将公路作为试车场地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9 P" Q' H$ ?, R

1 r7 }2 ?% I) s 第七十八条 违反本法第五十三条规定,造成公路损坏,未报告的,由交通主管部门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1 K3 _. B4 ~& |' B9 t* t

4 E0 t! y9 N- o6 Y0 d 第七十九条 违反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公路标志以外的其他标志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可以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由交通主管部门拆除,有关费用由设置者负担。 / d2 }) `) m* x; w9 K$ t/ Z
7 g6 V+ ]% L2 i: j9 F' n
第八十条 违反本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未经批准在公路上增设平面交叉道口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 t5 C6 m# Q" w3 E. e
" k: j4 n8 o4 i0 k6 u
第八十一条 违反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地面构筑物或者擅自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并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由交通主管部门拆除,有关费用由建筑者、构筑者承担。 8 O( m0 p2 O# F0 h
& t. c% F7 F6 o0 @7 k8 T5 Y- j8 [
第八十二条 除本法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外,本章规定由交通主管部门行使的行政处罚权和行政措施,可以依照本法第八条第四款的规定由公路管理机构行使。
0 p1 X0 b% x1 T* E+ s2 `5 o( C$ ?6 C
( D% m. A8 j) p& a7 C+ |- O 第八十三条 阻碍公路建设或者公路抢修,致使公路建设或者抢修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 l; F( {3 d+ O+ y. X; d4 b
- R/ f8 l* U% N. V# @ 损毁公路或者擅自移动公路标志,可能影响交通安全,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处罚。
$ d7 ]: C& m& L1 Q
' R$ s/ v! L2 ]8 g8 N' D& F 拒绝、阻碍公路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 B& @& k: P$ B: e: F
, W' h: {# k: x& ^5 t; T7 H% U# J
第八十四条 违反本法有关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 l$ k. j5 @. m+ |6 D, L/ ?6 g5 Q
8 V2 D$ Z6 T/ X  `( p$ Y5 W
第八十五条 违反本法有关规定,对公路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w7 a$ P/ g' D% g8 A

" @, ]  C5 P; M6 X/ a+ E 对公路造成较大损害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报告公路管理机构,接受公路管理机构的调查、处理后方得驶离。 - z7 E- B1 p& L/ b# [5 E

/ x# N3 Z! J+ {% Q+ P 第八十六条 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T4 [7 A0 T4 T( K, F" d% q7 h2 R" K) |( o4 Y6 n
第九章 附则
8 U! O( j% x  d+ }  ^. r& A3 k0 v
" Y- b$ V4 w9 i# u& F$ G. \; o3 | 第八十七条 本法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1 ^% l: q: h+ V" Y. l
- ?1 H2 y4 _: P2 M8 t, d
法14张馨丹 发表于 2014-11-23 16: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法】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 s& H7 V9 N  v4 P8 A3 E# e3 N第一章 总则
, \$ L8 W+ \4 D3 I9 g6 ]: \5 c
8 M+ K- j4 \7 {4 l! W+ Q0 T6 x  第一条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 N+ O5 R/ @3 x8 ~  E# O, M
人犯罪,制定本法。
5 F- ?) r) @# M) ~# x( C0 K  第二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7 \" q+ k1 _; Z
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 c0 H! k; V$ X6 T  第三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实行综合治理。" x0 o' ?* V) {
  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学校、家庭、城市居民委8 I) L# R5 |: p% R9 f& e0 H0 r2 R
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等各方面共同参与,各负其责,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7 j7 o$ }  F' ~% N: D% k7 U
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O7 ?$ }, ]8 B7 F' E" B7 F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职责是:9 _8 W  Z- j8 c
  (一)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规划;( V' n7 c% A1 P; m2 T. G& o3 N
  (二)组织、协调公安、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工商、民政、
2 z3 V+ H6 r) e7 x* s7 z- m司法行政等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0 L% }5 T) d% P/ G4 E% u* x  (三)对本法实施的情况和工作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 J5 D2 ^- @- F/ J- j$ l  (四)总结、推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经验,树立、表彰先进典型。
3 D- G4 b4 Y& a% l% v, b% \  第五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
1 W- L( n. y( O* ^青春期教育、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
3 W& ^7 v2 B; I1 F, S+ |& O. c, M; x/ r; D, l1 ]1 f; h8 J' l
第二章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G- g9 c' H8 H0 Z/ @
* P$ @( {9 q% \$ u  p# f4 I- E( h5 \
  第六条对未成年人应当加强理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_7 Y, A2 k% p# H; K
教育。对于达到义务教育年龄的未成年人,在进行上述教育的同时,应当进行预防犯
  d, B- [+ C, q; `) }7 O9 x罪的教育。
) ~( v& @7 _' o* \4 F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的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 Z7 }5 Y" {) p+ t
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 z4 l" J9 g- c$ {) v( `
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  Y# M9 L7 x: e: G) T
  第七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
2 s8 V5 ^2 Z" R* A& v! s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
% t3 Z7 L& N' d- w6 C的预防犯罪教育。
* f6 Q7 j, l" k& ~+ g; F( U" }  第八条司法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共产主义青年团、少年先锋队应当结合实
$ b7 d& X: z  N8 H" G9 N# x- P' `际,组织、举办展览会、报告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传% m' E0 V( x, l4 w( U( {  A% y5 @
活动。
3 h4 G0 N$ C* H/ P% d9 f, b8 ~  学校应当结合实际举办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教育行政9 A* g0 O# b# d: h: K& V9 ^
部门应当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工作效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 [( g3 j+ w. W) i8 F( K  第九条学校应当聘任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学校根据条件可以聘请2 Q' a5 J, v, m3 K: E
校外法律辅导员。" w/ ]  S, X3 k. Y/ c
  第十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学: f8 N) G! J( I8 ^: Z* K
校在对学生进行预防犯罪教育时,应当将教育计划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 b' a( H4 F! U) K8 z
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结合学校的计划,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教育。6 y4 J3 {! ]. A5 h1 S7 W* P  T
  第十一条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应当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 U! P! o2 A( D! V. |
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 x* H* ^" m; d# e  第十二条对于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准备就业的未成年人,职业教育培训机
' i: h  X% }7 E  Y构、用人单位应当将法律知识和预防犯罪教育纳入职业培训的内容。
+ l" u% A6 U. L; C  第十三条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应当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未成年
3 g) `! p+ ]8 C! n7 A# |3 r人犯罪的法制宣传活动。
5 m+ t, x. m! V
: A3 U/ E* ?! W第三章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 J- @) ~5 M, j  H: {5 a# t% \0 H/ _0 y/ t& V, M
  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
$ v3 R% b. k" G! w# f良行为:
: p0 C# E- E0 x! ~) V' S  (一)旷课、夜不归宿;7 w: y% f; t4 r; g8 }2 ]
  (二)携带管制刀具;
8 {8 C7 E* ~2 n( W, _- n, a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9 w/ \$ ]& s- O% `7 W: h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R& ]- K% F# d6 L' O- e6 @! j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 X! Z( n3 n) U5 S8 H% [, m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k6 ]1 ]. V+ F; O1 ~: B7 R8 H, Z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F( Q( ~5 X$ j6 x0 d7 [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 D% Z8 x8 Y: z4 w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3 E+ i/ K, X- B6 r
  第十五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
7 g& x1 U7 Q' x- I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 q# ]' R1 i& }! t! q' d  第十六条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  t  F7 W6 `& }" h, p6 q$ t' @* L
  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3 j; f3 B# E- M3 i; p, `
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
+ Z5 A) o' c) e- c% k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
+ a* b; L; I1 l8 _. |6 ^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 ^) ]- `% Y' I! F) M1 ~  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发现未成年人组织或者参加实施/ |0 Z+ R- U# c7 Q' ^( S, r  S9 e
不良行为的团伙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发现该团伙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向公安2 |& C/ f3 [) v$ C  H( K
机关报告。
# A" U3 ]) [. J& L" ], g4 K  第十八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发现有人教唆、胁迫、引诱未成' j3 V) n1 p6 g. R- h" g1 H( }
年人违法犯罪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公安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依法查处,+ {" J1 S. u8 A, y% i
对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其人身安全。
  \: I" ]( B5 P% e  第十九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 x; V6 _) g3 F; f0 ^
监护单独居住。
3 n9 I0 M" a, h$ u% Q  第二十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
" g! Y  d$ K' K6 r) G& l4 C( i' N0 q) O离家出走,放弃监护职责。. }1 r  ~' ]: Y; }
  未成年人离家出走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
! r( B1 Q' n# j- O, e% u- [+ w求帮助。1 P* {) @8 f* [( o' c: c3 ^
  第二十一条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异的,离异双方对子女都有教育的义务,任何一方0 B; l: m+ F; b! W6 t( R! s  n3 q7 e2 e
都不得因离异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 r1 _8 {% D1 w- p; Q  F
  第二十二条继父母、养父母对受其抚养教育的未成年继子女、养子女,应当履行
, o# @8 `5 b7 ^% n本法规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预防犯罪方面的职责。2 }) I3 p" G- r/ t; _7 b/ r9 a
  第二十三条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
: ~8 x. t" i+ D* q+ {/ c  第二十四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座谈、培训等活动,
& p  q* q! b; m2 ^" l针对未成年人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介绍良好有效的教育方法,指导教师、未
$ z, z, K: A# F6 t  r8 r2 u成年人的父母和其他监护人有效地防止、矫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 \# @; a0 P2 \: J, B9 E- D) J% E  第二十五条对于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或者品行不良,影响恶
8 [  b$ [; X4 X: E6 \+ R9 k1 g劣,不适宜在学校工作的教职员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予以解聘或者辞退;构
  _, ?4 x( m- `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x) p) U) f% K# i7 Y( F  P
  第二十六条禁止在中小学校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 [" ~" S" @2 Q: Q% a0 x
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禁止开办上述场所的具体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
; s$ R& d9 {6 Z* A0 y人民政府规定。
+ X, E& L( _' [7 N1 L  对本法施行前已在中小学校附近开办上述场所的,应当限期迁移或者停业。* R9 ~9 o8 N# D; g1 N. p, l7 D% O
  第二十七条公安机关应当加强中小学校周围环境的治安管理,及时制止、处理中
8 p  J9 @) I1 k6 o; [; I5 x小学校周围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公安机
3 ^8 h4 s3 M- S- b3 s  n关做好维护中小学校周围治安的工作。: H# W0 M. w) h, T
  第二十八条公安派出所、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应当掌握本辖区内暂. i1 [# D+ d6 ^
住人口中未成年人的就学、就业情况。对于暂住人口中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的,应+ @1 S% f$ _2 V0 m4 R' k
当督促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进行有效的教育、制止。. T5 G1 [% N1 s% U0 R2 J
  第二十九条任何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 `% I5 x& d3 I
者为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提供条件。5 C% A' P- O$ H; E2 E
  第三十条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内容,
8 ?# j0 [( p6 y7 e7 p, T不得含有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x5 p$ L) s# X5 e" z0 k) U
  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 ?6 N( l2 }& R  u1 m% a  J$ p# x
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读物、音像' b6 [" J+ @1 ^/ @8 X$ V/ O
制品或者电子出版物。
6 @! I# C3 T- E, o5 i)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通讯、计算机网络等方式提供前款规定的危害未成年人3 J/ p! z7 Z( ~/ Q
身心健康的内容及其信息。
" @; t2 x% C" I+ ^, h  第三十二条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节目,不得有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
; x! \# ~' `! V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 X! W+ T- i2 j  C5 Y. j  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文化行政部门必须加强对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节目" r2 }8 U; K+ r0 ]. s+ [! K6 ^
以及各类演播场所的管理。
' `" V, b+ C# L- m; Z  第三十三条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  v/ {$ `  Z% v- a9 J+ B" W/ M0 F
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w, {1 L' l! y% I+ N6 o* b
  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8 V/ _  V: \4 G( x) l/ U; ^
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
% h2 F3 Q! J$ ~: r1 v  对于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上述场所的工作人员可以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 @: O! D# K0 n: n  ! U: S3 Z$ e/ d, ?& A) S* z  U

+ e; b2 I! r& Y: v4 I' _1 u) m第四章 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 }0 _3 _) d5 @
1 ^6 M' L+ T2 |; Q9 |  第三十四条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
& m9 }  ^2 X$ I& v. T, s罚的违法行为:
3 h2 G6 B9 T' p3 L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l) m/ O/ W; s% ^. a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B; Q7 b5 a0 h+ J$ A' `* N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i2 L) [: x$ h  C0 @+ o
  (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 D" E0 ~% z' u3 E3 k6 b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 d* z5 y6 o4 E  ?2 v  c  (六)多次偷窃;5 N" U% B2 S: L9 A9 I$ {% {3 t$ `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 i; f1 R, R+ Q0 H% A# R  (八)吸食、注射毒品;
7 ?  x7 T& t8 r7 P* w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2 @$ |  s5 v/ o& K; b$ v  第三十五条对未成年人实施本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 u, s2 d) d) T5 T
  对有本法规定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相互
; Q5 g3 x, R+ U. i6 A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X" |5 C) H" q. o
  对未成年人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 Q0 @2 z( j- G, {$ U7 j
者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3 i; r% b# `' Y& ~0 J  ^  第三十六条工读学校对就读的未成年人应当严格管理和教育。工读学校除按照义
3 A. w. i( z- S" ^务教育法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与普通学校相同外,应当加强法制教育的内容,针对0 B1 \2 @# Z3 y: d
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开展2 h6 e' I& Q  K$ U5 h6 K2 X* S
矫治工作。
# l6 l. X- q$ V( ~' |  家庭、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在工读学校就读的未成年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
$ a! V  f. j0 i, A不得体罚、虐待和歧视。工读学校毕业的未成年人在升学、就业等方面,同普通学校4 D  w  S3 t1 {9 l% K
毕业的学生享有同等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 s7 w" R2 v) f0 s1 C, F
  第三十七条未成年人有本法规定严重不良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
6 w- ^, X! {+ y0 ]6 q4 J: |! @" [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因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情节特别轻微免予处罚的,可以予以
  h: S: P6 }' Y' e: F训诫。
! c! f1 n: S' J  第三十八条未成年人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
. D# o& a& z- o9 m" u% }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依法收容教养。
& x' g$ z- }+ y+ u  U, [  第三十九条未成年人在被收容教养期间,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文化知识
0 C; P2 d9 r6 E, d8 O、法律知识或者职业技术教育;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执行机关应当保证; T- Y( `) U$ t" R6 f3 `) `
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 \4 w' r+ f# B: m$ h  解除收容教养、劳动教养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未成年
4 D. \- ~1 |' H8 g- f9 K人享有同等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 @  C1 M0 k* e: }- L
4 v; e4 k. U( ~, u4 }
第五章 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1 f- s& i9 i/ j) E8 t2 z; o8 i4 F2 j
  第四十条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 K& y1 ]4 N! O9 E6 w  t) ~- L9 y
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 t( i* W( ~" Z! Z
的引诱和侵害。
2 ?9 U7 I9 T0 b* |  第四十一条被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遗弃、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民
/ I, v. Z! {5 P9 G& H  F政部门、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或者学校、城市居民委员5 f+ K3 J* q, T2 i; @+ K% y: [! l
会、农村村民委员会请求保护。被请求的上述部门和组织都应当接受,根据情况需要  n$ g6 B: o5 C6 j5 H& e  r
采取救助措施的,应当先采取救助措施。
: U! W4 h- E* c* D. c1 b  第四十二条未成年人发现任何人对自己或者对其他未成年人实施本法第三章规定0 U6 H/ f( v6 _' p/ Q+ |$ V
不得实施的行为或者犯罪行为,可以通过所在学校、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公安机$ C9 ~1 b9 u. z3 `4 T! j4 @; U+ T
关或者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也可以自己向上述机关报告。受理报告的机关应当及
  t8 E: f8 a( [' c. D2 b* q时依法查处。0 Q: Y1 N1 R, _9 C4 Y
  第四十三条对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及举报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司法机关、学校8 j7 c: [& I1 @6 R( i1 J
、社会应当加强保护,保障其不受打击报复。0 d& b' Z! P, J8 {/ a6 x& w- A6 q
5 E3 m! \' O: K! R) ^
第六章 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
' k( ?2 r. i, \/ C2 |8 x2 l. o
  第四十四条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 J, Q2 P5 m( S) k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a2 {4 d3 L% |3 @
  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2 M1 m5 r, l% S* S; @
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犯罪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 |( k( X4 v- I& g
行法制教育。9 d, ~+ q: Q) s* @2 Z
  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
! Y+ f/ G" ]" A! R/ D( I其学籍。
3 Z' u, s, \4 g* ~* ]- H1 S; v# ~  第四十五条人民法院审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
! n" m; D5 b/ Y  y# a点的审判员或者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依法组成少年法庭进行。
& ]$ H# A  T. X  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已满十
9 @9 W( r0 S: f) m6 P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b) X0 u& I) F4 r( k
  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
( v4 l/ S5 M" Z9 U6 h, U4 B5 X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 a' t( ]& Z: O1 Z' O  ]  第四十六条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
) }& U$ z1 \1 O  W: c" g管理、分别教育。未成年犯在被执行刑罚期间,执行机关应当加强对未成年犯的法制+ n0 K. `$ T" ~7 z
教育,对未成年犯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执行机关应6 c: G* C" z/ |) S; q6 c# {! G# L
当保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4 o; O3 w) ?2 Z4 D; s
  第四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7 N% k, q; W9 l5 \8 ~
委员会,对因不满十六周岁而不予刑事处罚、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或者被判处& K: I4 g0 ^9 C2 H: V" T
非监禁刑罚、被判处刑罚宣告缓刑、被假释的未成年人,应当采取有效的帮教措施,
9 V5 n& \# k* |$ @协助司法机关做好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
' L7 m1 F5 W# f" V: c% v/ V  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可以聘请思想品德优秀,作风正派,热心未成
7 J/ u) t( K) \. R5 V1 v# I  z2 X2 s+ O3 D年人教育工作的离退休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协助做好对前款规定的未成年人的教育、挽+ \6 ]( h. b: y* ^/ V: d
救工作。( ]8 S8 M- P4 N; ]/ Y' I: N; ^
  第四十八条依法免予刑事处罚、判处非监禁刑罚、判处刑罚宣告缓刑、假释或者! ]! R3 G' K2 v" A' R, z8 d$ X
刑罚执行完毕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 O% ?  v9 y# o4 W. }1 G" h) s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 q. U' @3 a% W& H, X. `* j
; i  w8 f0 O8 s. k7 w) A
第七章 法律责任* d$ l0 I% v  l( P4 p2 K; c
1 E3 n, ]0 T8 ?6 c& [/ b) p: Q1 G
  第四十九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未成年人有本
" }4 Q3 k; x% g8 z# G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0 A8 ]" @& g: ~
人予以训诫,责令其严加管教。
/ d. J5 p+ k: I5 Z  第五十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违反本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让不满十六
5 n" Q( i$ n2 ]2 A) `$ e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S( `/ v% {. N" e% m
予以训诫,责令其立即改正。
. W7 |2 v* w% f) b/ B$ _  第五十一条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法第十八条的规定,接到报告后,不及时# a! H1 K3 _  ]+ V, E% Q
查处或者采取有效措施,严重不负责任的,予以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 D; o' L8 t: w
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_( q! j/ k+ M( s7 H9 _  第五十二条违反本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出版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以及渲染9 A0 S# r/ E0 B* Z
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出版物的,由出版行政
' e2 X2 b% ^: }# r7 g2 C" g部门没收出版物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没: I4 C4 ^% r5 J" c5 A, ]7 a) E3 _, g
收出版物和违法所得,并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
. Q& ~- r7 v0 t5 W/ T( N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c! l0 @' Y  N0 B' q4 y9 G0 R
  制作、复制宣扬淫秽内容的未成年人出版物,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传播
8 s. t4 f+ u6 v7 N4 G宣扬淫秽内容的出版物的,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V7 e% r: L2 r# _" s; c7 y6 s
  第五十三条违反本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含有诱发未成年4 G3 I! n, e; R6 P: Y! R' e
人违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读
  h- d5 p( j2 ~& {1 g- B物、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或者利用通讯、计算机网络等方式提供上述危害未成
* Y8 s) J! W) F8 `# m1 v+ {, `年人身心健康内容及其信息的,没收读物、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违法所得,由政
8 v: b9 H4 t* Y. O6 {9 w9 q+ K" ^府有关主管部门处以罚款。; y% \4 A: p' k* l6 ~
  单位有前款行为的,没收读物、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
+ L9 o3 c1 V! G. h9 g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8 A: \/ E8 C4 H; y5 y- K
  第五十四条影剧院、录像厅等各类演播场所,放映或者演出渲染暴力、色情、赌
) {0 B" h% I, g/ k# D* t. f8 p% [, d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节目的,由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播放
1 p! Z8 D7 Z9 T, `" s4 L的音像制品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
+ @, P2 @6 M9 @. y* l( {8 C3 @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5 n' B$ z' y) d) \$ x4 D, Z# J& F  第五十五条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营业性电子游戏
) L0 [" p: P  n) s: f场所,违反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不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或者允许9 t9 x: Z  A) r1 g
未成年人进入的,由文化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责令停业整顿、没收违法所
4 Q3 p- b1 ~7 }2 K, E  _8 e% R得,处以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
( I4 P$ }: p2 P5 N& A) ^. c,由工商行政部门吊销营业执照。7 W6 y+ C7 q" d
  第五十六条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  g- ?- T# U5 }: O8 P9 l3 K/ u, V4 W
,或者为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提供条件,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 E3 J( M; c+ R  S6 D5 \' O( ^,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d( W, A9 z& t8 Y( C7 t
0 @  T! Y* \) g' {第八章 附则
" X. B& `4 g( t# c  o; A4 K. z8 O1 a* u( _
  第五十七条本法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法14张馨丹 发表于 2014-11-23 16: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正本)
( {# V' N2 z( T0 X1 F第一章 总则 8 p, c5 u  P+ z1 M2 f

; {, n$ o/ u' o2 M6 h& J7 \5 w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4 _7 X- A5 D1 G- p2 j% m) Z
2 h/ G" i$ P# j/ I! M
  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6 g8 q  A) @, `4 o) h1 R% e- U4 Q. y, [) I  X: S
  第三条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 Q; A6 ~) L% G& P
3 m+ P  `3 s% A) Z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2 F- t* ]# H$ u2 `& ^* l7 ]) i) k/ A: a: y$ D. D5 \" X  h. V
  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 L4 ], o, c2 a- p+ e
8 u$ i2 L5 w; Z' ^: M  第四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蚀。 & A! l# X5 Q: j) C; e1 P1 g

" m4 q* i4 B# J  第五条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 i, t* |$ s; p1 c
& Z" ]# w" ]! g; b; R% l1 X  E( P2 T
  (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9 [) u/ |# j+ [  Q

# C) V; r+ o( E7 g  (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 O- c& R0 d& h# D$ G& k! m* P5 m  {  z! R  }) R5 [
  (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 X0 p6 v9 A  T+ P" [8 R7 F6 O6 o( r6 l! i
  第六条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 T1 t. T5 l9 E
( @$ @. n2 i$ A9 S& x
  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0 s0 u+ [' E+ d: Z& t! u7 `
' ?1 |% U# f) N& d6 V9 M4 G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w, q* @, ?2 Y* ], H- {' c" \" q; H: Y( p% N  T
  第七条 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2 a" R. c5 r' z& O/ e+ ]) A
. _4 [; ~0 \9 H+ M! p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相关经费纳入本级政府预算。 ' ], x4 ?/ H- k( z% @

9 i. K. [1 e# P6 B5 b2 y: ]$ x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采取组织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具体机构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E+ U: ?5 }" j+ A7 V6 W" t$ H9 Y/ N
  第八条 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工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少年先锋队以及其他有关社会团体,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A9 `( y0 C( ?+ e2 v, M
, J3 n. z# u  \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保护未成年人有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1 Z; f/ [  _- M$ _4 u" Y
6 @# l4 l9 l( A7 J( A5 e
  第二章 家庭保护 ' \! L9 B/ x% l9 g: G! |' L
$ Q; s- ^6 h: C7 g+ A+ I
  第十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_' v7 B2 N* d) N; \
) o6 Q$ [' D7 ^. z3 s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9 J" E% D$ p/ x. d% F1 ~
" @* q! {3 E3 r! u2 j2 S
  第十一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 , ?1 a1 v3 V% d* H' ^' M4 A
" T$ q1 f  R! [; b4 W: T/ i
  第十二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 : l7 i- }# G/ V$ ^1 H5 O  T
" ^. z" C! e. W3 R8 X- `
  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4 n' c8 m/ Q0 O. K( H

8 t2 @( W0 t, `9 g) X  第十三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 m; {$ b9 i, f" i- E0 _  w) _
  第十四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作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告知其本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 ^5 e: K1 N+ B

% `% x& {) i5 N# n  第十五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 W. `) f) g- j, q0 ~* g/ m

  J$ L0 O  d7 w- E9 O% f  第十六条 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 X7 S$ W! t/ V* Y; p$ J$ }; F/ _* ~" k
# E# u6 M4 x- L0 f5 X
  第三章 学校保护
( B2 r8 x6 [) M& F
+ r; W1 Y1 N& U  第十七条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 - z1 [" S! P( C; o
* r9 |. n. m; q9 Q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 @- A4 L1 ~+ q4 |( G$ \

) q* T; t3 S" ?# q; k( b1 d  第十九条 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 ( h  X8 K) L; A8 Y+ @

3 A1 X  z* J( }6 m9 f; ^; {9 c( C  第二十条 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 # Y" F$ M3 i( S7 ~+ n- P
* u  O9 K& S! I, h7 {6 l( h
  第二十一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 H. K2 E9 e2 [
7 F8 u. b( G' G4 V- E
  第二十二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4 B0 @2 s- L" ^3 o+ O1 B* `  S

5 M7 u- f" {: u# y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 g! `0 _# M! M; h# _/ Z! x$ {2 S
* Z( |% A) e. L$ E) B3 B$ I. U  学校、幼儿园安排未成年人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 J3 Z4 V/ k' `' b
* d9 c. Q% f) H" j7 I- P  第二十三条 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 R& I/ X$ y+ t2 C9 s3 u; U$ p) x" y4 G
  第二十四条 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0 D  h. ^7 @: @( l7 T. d3 x
$ V. n1 N  w% |( r  第二十五条 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 h3 L( \, c6 J2 s8 l

# r! M* R: }# H  依法设置专门学校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专门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专门学校的管理和指导,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协助和配合。
( E8 C* h. K/ ~  c. q/ A3 j$ d3 M- O6 n( \7 f9 T4 s; \
  专门学校应当对在校就读的未成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8 V$ Z9 v! X0 W* [8 d; t5 D* t

; m5 p: c% x& r/ n  专门学校的教职员工应当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不得歧视、厌弃。
6 F) `) F! n3 }$ `. a, D4 }, r4 ~8 i0 I5 u
  第二十六条 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体质、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 1 c4 j3 q# r0 `: G$ A
, ^! Z; F' O1 |5 f- l1 a
  第四章 社会保护 4 ]& `' v7 X% c% K0 r1 Y6 G! A
5 O$ _8 f# R) I
  第二十七条 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 T" p. o, {, H& _6 t) S' u/ V: d8 A& Y
/ c. F: \: V' Z9 F2 m  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
5 C* O" B! r8 x" s+ b% ]& ?1 ^1 {/ C2 ^  B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并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 & w0 e+ c. C. M

  i6 R9 n1 u* d( g, t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适合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并加强管理。
% v: P! K1 d4 l+ F, V3 e$ x+ V# X* K) ^2 O8 a
  第三十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以及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4 f, C3 ~  s9 n$ h8 t

/ w% j! q* Z# d  W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校在节假日期间将文化体育设施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 }; Q6 r. \  o/ o" V

. @+ C6 e$ m, S' G1 p, H$ ]  社区中的公益性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上网服务。 ) w  K. a3 l4 b) i
. }" D/ U. B; F8 E% |9 o- x
  第三十二条 国家鼓励新闻、出版、信息产业、广播、电影、电视、文艺等单位和作家、艺术家、科学家以及其他公民,创作或者提供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作品。出版、制作和传播专门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内容健康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国家给予扶持。 ! u( O& S1 e1 H! ]8 r$ A4 |

! y+ @1 m5 W) Q3 a  国家鼓励科研机构和科技团体对未成年人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活动。 # Z) w, C& j1 l/ s  M- q) Z
  k8 e+ R* G6 _4 A+ q
  第三十三条 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4 T' P5 [% V1 ~) C3 A' i6 [* Z4 h& q9 n( g6 p
  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
! ~. I3 d$ k' U0 o% U+ L5 L& F/ c0 K: s* @5 q8 c( N
  第三十四条 禁止任何组织、个人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
$ V8 K/ u/ c4 q$ Z! o* V
  S4 e; C2 a. \; g  @/ @( n  第三十五条 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有害于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需要标明注意事项的,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明。
1 L$ z& t8 C: A6 m$ n. y* E) c( A* r: b0 M$ n
  第三十六条 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 \1 L2 C) T( g% Y! r1 o* i
  `! `+ B% D5 ?4 K9 C; D$ Y( T: o  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 i; m6 {. T. B: ^' c7 ]" k% o# ~+ \; X4 g# |
  第三十七条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 w. Z4 {8 n% k, _( o5 l0 T! G/ m4 w9 }$ U/ g
  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
% U5 S& t6 n8 Q9 Q2 V/ F' ]% E: E) ?, W6 t6 J: ~3 y' W$ |, A
  第三十八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3 a/ c5 z( I% X2 n7 D: S2 h3 O9 v' H0 W1 \, w, ~6 |" A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招用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应当执行国家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 H$ a8 F: w' w) e4 Z* z- X- E3 h' m7 e1 [8 l
  第三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 G8 F( L+ d2 ?( `& J. T
5 o$ B. \; d+ w  O: {# R$ C, }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0 _6 j4 V. q4 u0 y3 ?8 V2 X2 n- }. U  \
  第四十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5 q% V2 O+ S6 I. _% L! R: q% x9 F4 T1 H) y) _6 B
  第四十一条 禁止拐卖、绑架、虐待未成年人,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
9 K+ X  Y3 J  z( }6 `, G
( [' o' y8 Y( O' n/ E3 O  禁止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或者组织未成年人进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 2 ~" W8 {# n, O# I9 {+ r. q
+ w( q" S* _1 p5 K1 w
  第四十二条 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依法维护校园周边的治安和交通秩序,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 S+ \8 N$ q' k4 C& z% I/ U3 L2 b+ u, g( s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场地、房屋和设施。 % o: v& T2 Z  @5 @8 l" `3 g5 G
- T2 ^9 S" a% C) i0 E$ K: J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护送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到救助场所,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 + H3 p' C* v5 O. S

% ]  c7 i, f. A! s2 Q$ v8 Q  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 v  Y7 I# ^. ~! M+ J
1 m$ D7 l* Q& o) `  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不得虐待、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 5 U( L( ~) [( S5 N- H9 t2 s

% X9 z  v. E( K: V  第四十四条 卫生部门和学校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卫生保健和营养指导,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条件,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6 P$ }# o; Y$ }3 h. E9 M; T
3 P# l; e" ~, ]$ b( Q  卫生部门应当做好对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幼儿园、托儿所卫生保健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3 D% V, v3 b7 {7 v' ^/ b# n/ k. N' T9 j

/ ~3 T! x+ a* u5 K0 v" ~9 u  第四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发展托幼事业,办好托儿所、幼儿园,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兴办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
9 y# @) l9 Z2 Z3 R0 P' _: T! {* ?- h% e7 r0 J! G& q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和训练幼儿园、托儿所的保教人员,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
( t7 k6 H+ L$ s5 Y9 A
2 A( D5 {( {6 p# a% ^7 A5 r  第四十六条 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 ( P5 X1 B9 d2 _: g: _
/ z8 {7 S' g; n$ J0 ?9 w
  第四十七条 未成年人已经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再升学的,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为他们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3 A2 P) H3 K4 N6 ?% P7 e

6 ]( c, K$ t$ T$ n# W6 |  第四十八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有关部门教育和挽救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 A4 t9 L) M# c: B1 u' e9 t3 W  T( V" }5 x3 Z
  第四十九条 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及其监护人或者其他组织和个人有权向有关部门投诉,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 Y0 j( X9 z/ o; t0 x4 v5 Z4 T
. \6 l  j: r( j
  第五章 司法保护 : ^# |, @. f/ q6 |2 `  M
3 W0 i8 G8 F) `  U
  第五十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在司法活动中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 A% h. s6 J. q4 F  x# ^

5 i+ F+ _" J" E8 Q  第五十一条 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审理,并适应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和健康成长的需要,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5 f, E1 ]0 O3 i! y7 i7 i
* R" e5 ?& K* [* W
  在司法活动中对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4 x0 b. L! b3 O" s- c. [) @4 I' r8 Y( x6 S5 Y; x
  第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
% _" u- R0 R5 }- L
: A. l" D/ m$ ?/ C9 k6 a. @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见,根据保障子女权益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依法处理。
9 c) @) e( s. d3 S1 i; g. Q* r* r6 Q& w' Y8 V7 b" N' Z
  第五十三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 k- Q7 b7 k; c8 @3 }  |
2 Z- R& B' h; q3 i2 k  第五十四条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 b1 d) h0 }0 |$ u

! L! u% I, N& ^5 x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 z8 d' @. x: p1 ~, w9 J% S' l1 a# S* d5 {' {. \
  第五十五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并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 6 a- }4 n# [3 t' g" S
+ F' z% m" k0 `# k
  第五十六条 讯问、审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应当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到场。 6 M% F# z: ~" r: s5 y: |5 u
  X5 t# ^. ?; }% K$ m' w4 a" g5 _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刑事案件,应当保护被害人的名誉。 . L& {2 R9 H& m* O& E0 G

6 a# L% v  `6 a1 c" ?% @" f  第五十七条 对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
# _) h" a2 i2 p' L: A9 S" C+ M9 P  c: c2 K3 ~! s& d! j; V
  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应当对其进行义务教育。
6 R: I" k8 R8 @. t6 T- d/ H
# d4 C0 a+ V. ]2 T* I! z4 Y6 |  解除羁押、服刑期满的未成年人的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 $ m8 M: w5 M# z% D. Q4 V) @
6 u3 b9 K1 A3 Z. D$ M  P* k
  第五十八条 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 C5 y3 z9 T3 c) m. }8 O3 ~+ w; ?' v/ U. z, q
  第五十九条 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与犯罪行为的预防,依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执行。 7 x2 x  ]% O/ a/ S3 e

  o+ r+ y2 O5 |/ s+ i2 H2 J) t  第六章 法律责任 5 ?9 K: V5 X/ F$ O$ d
* G$ C. A5 m) H$ c' u( A
  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法律、法规已规定行政处罚的,从其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 d% }2 t1 S6 r) ~' Z6 Q
' ~8 o) r' [  l5 L. s% K( }  Q
  第六十一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责任,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对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人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o' H& S% s( m. R# f0 J
. A+ G. V0 s5 O5 G4 m
  第六十二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 u- X5 e3 b% f/ k" k- r

! w- d! J: \1 S  第六十三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 N& c& |3 D: H/ T( U" R2 T) S
* H' a7 ^8 Q6 [: X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0 j; W3 L! l8 E% q
" D. l3 Z3 `! c4 `  第六十四条 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 I1 ^& A3 M; g( c

+ C: A; a" v2 H' t' D, G  第六十五条 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标明注意事项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 Q0 B1 C5 [9 b- O
# g6 I/ b4 W3 U5 y8 E! I
  第六十六条 在中小学校园周边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的,由主管部门予以关闭,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7 x- t8 t9 Y4 d" p/ y& q* l& z3 ?( y3 w/ |6 Y( Q1 N) M2 v
  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6 z- k" x+ q  D5 P" r+ I. ]$ U2 d# g9 u' M% C( B
  第六十七条 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8 ?% R1 S" z3 m: R7 N. ~$ [
2 m. b9 H, a5 W1 f7 F) H# U' u
  第六十八条 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3 j8 t$ H2 J2 q$ U# ^5 y+ c

6 C5 R: I; d% k  第六十九条 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 B$ W8 t" k$ [9 G" z7 C& j* v2 Q. I9 h' j* k
  第七十条 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职责,或者虐待、歧视未成年人,或者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Y, H9 z2 A8 t4 P) Z2 A; J/ |& b& I3 y; s2 l  L$ S( i
  第七十一条 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或者组织未成年人进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7 i, B/ g& f1 C* m- A: E( D

; N( o" B, \. c0 s6 q$ @  第七章 附则 $ \" T& C& w% L9 F3 m
/ A% t( K6 ~3 [' X1 W* S
  第七十二条 本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 ^( T9 @, b5 p
法14张馨丹 发表于 2014-11-23 16: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法】残疾人保障法(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2008年4月2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订)
/ C+ h2 ~# ~" W" R第一章 总 则
, Q+ e3 j& ^- |' }1 T! Q! l5 Z! ~0 o. K. }- ]8 E2 u) L1 ]
第一条 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7 Q0 \/ r6 N9 ~( }

4 R9 Q/ J# C3 ?9 @第二条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 K! s' }0 c) b) k. W, |8 b
8 U. H) D' h9 m3 s( B+ i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2 c" b. _! `* k6 h; F6 g1 S) E/ c. T( n" y( l
残疾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 C) G% e0 B5 H5 J+ G- V+ e

9 N$ h9 I& V$ o: V! p9 f. L第三条 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 E: ~! Z" I' o, a: w, Z: a

/ K- R; \7 e0 P& R- g: d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 H. X" z2 w) m% F/ ^7 t$ K7 K' c; |, N- ^; b
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禁止侮辱、侵害残疾人。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 ) v4 E; c5 N& z( |* z

% E  f3 H4 k' y: O3 R6 N" Y第四条 国家采取辅助方法和扶持措施,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减轻或者消除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实现。 , x/ d" Q9 g6 @. v6 p# a* X4 i

& A: F- X0 ~  s9 D) B/ A. S* v) K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领导,综合协调,并将残疾人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 Y' z! }3 `3 Z" ~7 W/ s9 R2 V$ ?0 E; O5 I% l
国务院制定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0 x# c9 m4 Y" Z4 b9 \  p0 o7 `+ C  d  [. L, }6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残疾人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残疾人事业的工作。
8 J9 A. w1 L$ f" d( P5 m
  |1 g8 K: U1 N6 y* e8 e. j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密切联系残疾人,听取残疾人的意见,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残疾人工作。
1 V& A  x  e# o  x
) ]5 N# i6 x# B: b第六条 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残疾人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3 p% X  R7 \  Y9 J, i8 W* A& n4 U  Q6 R$ x4 [8 g; d& z$ I/ S4 b
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对涉及残疾人权益和残疾人事业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的意见。
, W& l& |& ], j2 s! y: w) M; Y
1 ]" k- q4 Y0 [' U- V8 A( s7 R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有权向各级国家机关提出残疾人权益保障、残疾人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 f, y' H! S$ ?- o( D; @
3 ^6 Z' _% D- g- i/ |2 K第七条 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
6 E! F8 y8 I: _4 n& a' F# `
) c. ~3 u# O4 b9 h' c$ S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残疾人提供捐助和服务。 5 d9 ?: }; x( `
: g  Y" @( U& U  p$ P. r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做好所属范围内的残疾人工作。
3 Q1 P0 @3 W& [" t' x( v( I
( k1 x" a. X. a/ Q6 A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努力为残疾人服务。 # q6 c5 l7 ~- A9 x; y0 D

# f2 G$ E. U( g& y5 q6 W第八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及其地方组织,代表残疾人的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团结教育残疾人,为残疾人服务。 , U8 C( w  }2 z4 e6 j4 y( Y

9 O( }* t# l; u( L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及其地方组织依照法律、法规、章程或者接受政府委托,开展残疾人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发展残疾人事业。 $ f0 Z( w* S1 j6 b

9 v  j: n9 d9 }: ]. J: u第九条 残疾人的扶养人必须对残疾人履行扶养义务。
( C; e  T; W. D+ K; ]3 R% E" Q# I% {% l8 i; g( k. @, z4 c
残疾人的监护人必须履行监护职责,尊重被监护人的意愿,维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 F( w+ j$ R! z; _+ U& D

! D+ j# ^+ Y) u4 W! B) W残疾人的亲属、监护人应当鼓励和帮助残疾人增强自立能力。 ( M  Q3 g+ I! G% j& P6 H

# T/ a4 _1 k7 o- O2 s3 z禁止对残疾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残疾人。
8 k0 P4 F* J& T: s  o5 {3 d0 ^, ~9 N! \0 ^" b/ h: p) j) w$ s0 r
第十条 国家鼓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0 Z3 I9 k8 j: T3 M, A: e
! C) s8 f! g7 ~6 x- v残疾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应尽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 I' b+ {8 f  K: ^; y3 a& q& H9 S8 B
$ N+ b2 z4 V1 i' U1 T第十一条 国家有计划地开展残疾预防工作,加强对残疾预防工作的领导,宣传、普及母婴保健和预防残疾的知识,建立健全出生缺陷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机制,针对遗传、疾病、药物、事故、灾害、环境污染和其他致残因素,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采取措施,预防残疾的发生,减轻残疾程度。
' f" t7 a* [. C' N$ ?, X7 R/ O$ B2 g7 D2 d  t% `0 a
国家建立健全残疾人统计调查制度,开展残疾人状况的统计调查和分析。
3 F2 d2 W8 m; b: ^1 F1 Q
( H, k# }$ M; D, Q% I) ^, H) V. J/ b第十二条 国家和社会对残疾军人、因公致残人员以及其他为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致残的人员实行特别保障,给予抚恤和优待。
4 I" _  `2 O7 v0 u
3 O3 o3 y0 r1 x  g( U4 B1 }( @  @第十三条 对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残疾人,对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为残疾人服务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3 b3 @) }* s. j# M4 K0 N( r, _/ v- R) E! i# v* t) A$ M' I7 F
第十四条 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 p9 C7 i; H& Q6 P% O  F0 K" s% N+ I/ M4 P6 P
; j# f2 B- _- ?+ C4 N9 r
/ K) x& {* B( b; m3 V
第二章 康 复
6 p. S0 h  |7 H0 _4 _* W1 X& R# D7 P/ Q! [
第十五条 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权利。
9 E. I6 i1 c4 L
  Y: p7 j1 J0 A& L, R2 }4 y" r* s* k$ h) o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为残疾人康复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并分阶段实施重点康复项目,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1 A4 e. ~$ I: `) N+ N

2 K1 [9 L! C( Q. t# E第十六条 康复工作应当从实际出发,将现代康复技术与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以社区康复为基础,康复机构为骨干,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优先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发展符合康复要求的科学技术,鼓励自主创新,加强康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 5 W6 C: O5 @: T, z( s4 \5 P

$ Q8 d& D2 Y: T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康复机构。 % Q* Z( M- N. y2 Y+ \

# f. P$ Q# N( [, ^. G# |7 r( \: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指导城乡社区服务组织、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残疾人组织、残疾人家庭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2 y, X1 L+ H1 Q$ x! I
& l, B0 ?& r( K6 A+ B
残疾人教育机构、福利性单位和其他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应当创造条件,开展康复训练活动。
& b0 q2 G# ~- d+ [, k$ c6 |4 H* ^- s7 `6 b" x
残疾人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有关工作人员、志愿工作者及亲属的帮助下,应当努力进行功能、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的训练。 8 W# z4 w" G. s) F5 Z
# k* z2 {+ z& G1 Q: u" q- q7 e8 y
第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在医疗机构设立康复医学科室,举办残疾人康复机构,开展康复医疗与训练、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科学研究等工作。 / n% Z9 j7 Q5 \* j* p# H$ U
3 R5 R% u' E- B( s1 I
第十九条 医学院校和其他有关院校应当有计划地开设康复课程,设置相关专业,培养各类康复专业人才。
3 f5 k) M! T5 @0 ]- W' z  y  S; [" ^$ R6 L
政府和社会采取多种形式对从事康复工作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向残疾人、残疾人亲属、有关工作人员和志愿工作者普及康复知识,传授康复方法。
# X4 q/ \" y  V% G' q  S
1 u2 n# g) D+ X& H, S! c第二十条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扶持残疾人康复器械、辅助器具的研制、生产、供应、维修服务。' e! U4 x8 `' v: a4 {. q. m' Z
6 z  v. V( T7 H, O- j  S7 D. m( x
) _' A- O9 E1 S4 `
第三章 教 育
9 k& J4 [. R3 k# R9 I% ]9 f* i/ ]8 V# c) _
第二十一条 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 H4 R9 P- {! k, G
/ q1 S3 c* F& q. C+ V0 ?' p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统一规划,加强领导,为残疾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 6 n. k% V; h  H1 u* B! Q9 x+ |

' y, O% B$ V( i, P0 s3 }# _政府、社会、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残疾儿童、少年就学存在的实际困难,帮助其完成义务教育。
* N; O# `3 J& g' o% a3 H+ e) c( A! a% c1 c
各级人民政府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并给予寄宿生活费等费用补助;对接受义务教育以外其他教育的残疾学生、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学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资助。
4 ?9 l5 W- h- b; W. W3 r
3 l; r7 E8 h4 g: K6 D  Z$ Y第二十二条 残疾人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保障义务教育,着重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
# ]$ h0 w( x4 }+ |; T- |# X+ w
' d9 q  G# n2 P% h5 T# f第二十三条 残疾人教育应当根据残疾人的身心特性和需要,按照下列要求实施: % P3 y+ z1 W4 g) V( w, ~

4 e) W  C+ Z5 `. D3 n5 K# o6 j! d2 Y(一)在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的同时,加强身心补偿和职业教育;
9 l$ m- \7 u3 J" K, t
% e# d6 ^: ?. y" j& Y5 P7 T- _(二)依据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特殊教育方式; ' v! s2 H# i9 }' F" N" p& g3 Y# u
) ^: ~7 D! z  |0 H/ k7 u! G3 B
(三)特殊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法、入学和在校年龄,可以有适度弹性。 8 q9 U0 ^, G; v# D5 G! n

: h! a2 _5 R; y% c4 B8 [8 g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残疾人的数量、分布状况和残疾类别等因素,合理设置残疾人教育机构,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捐资助学。 ' f4 _6 T" O6 f1 p1 m
) x* y7 U$ @% o/ w3 U
第二十五条 普通教育机构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教育,并为其学习提供便利和帮助。
; B0 J# H# I: s( r) R% D. A, g) c  B0 Y: q: o* Y: E
普通小学、初级中等学校,必须招收能适应其学习生活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普通高级中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要求的残疾考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拒绝招收的,当事人或者其亲属、监护人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有关部门应当责令该学校招收。
" i  O* L; G' N9 A  j  \1 s
3 Y& Y. J0 {1 U2 X3 }1 |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应当接收能适应其生活的残疾幼儿。 . r2 q/ N+ e: _# V
3 I" @- z& I5 N5 P4 o% g
第二十六条 残疾幼儿教育机构、普通幼儿教育机构附设的残疾儿童班、特殊教育机构的学前班、残疾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家庭,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
% ?- r, M1 B' b  P3 \* R- Z, D$ b5 M$ W8 T
初级中等以下特殊教育机构和普通教育机构附设的特殊教育班,对不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 Z. h% Y3 d  B

0 ?$ r" S" X# P高级中等以上特殊教育机构、普通教育机构附设的特殊教育班和残疾人职业教育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实施高级中等以上文化教育、职业教育。 ) t6 P& M; q$ R; e0 E2 `
- ~/ J1 P+ G9 g6 b( k& v
提供特殊教育的机构应当具备适合残疾人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
) W3 y; C: g5 x  u, p! X( V3 B! ^5 F, q7 O
第二十七条 政府有关部门、残疾人所在单位和有关社会组织应当对残疾人开展扫除文盲、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其他成人教育,鼓励残疾人自学成才。
9 W: z6 K" d6 U  F
% r1 r* S% x; L4 g第二十八条 国家有计划地举办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专业,在普通师范院校附设特殊教育班,培养、培训特殊教育师资。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课程或者讲授有关内容,使普通教师掌握必要的特殊教育知识。
5 U' `. d7 v' T: T5 V/ y! {" x: ^7 `2 H& a2 u4 k6 S. F- @
特殊教育教师和手语翻译,享受特殊教育津贴。
1 ^( n' b5 @! b. n" q/ x4 A, O# x7 E# v
第二十九条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扶持盲文、手语的研究和应用,特殊教育教材的编写和出版,特殊教育教学用具及其他辅助用品的研制、生产和供应。
; @  `4 A/ x. _5 |* D6 R' e! @. N3 o" E* L- D9 P% B

" Y$ p3 J% q7 H: b" l& x
3 ^2 ^* S* S' @第四章 劳动就业 1 u' p+ Y+ }. I8 T" e5 i* @0 ~

( S0 E7 l3 R1 Z$ A1 a% G第三十条 国家保障残疾人劳动的权利。
5 L0 @  U6 k2 W  _" I# n9 ~1 {- b+ Z$ N6 _6 s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残疾人劳动就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 _6 E0 l) z: O8 r! P" Q
! t1 `3 q9 \# d' E" ^第三十一条 残疾人劳动就业,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针,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使残疾人劳动就业逐步普及、稳定、合理。 4 B5 Y& y6 J2 k  k& ^- e" d# l9 m
- L6 u4 ~" G6 }& _
第三十二条 政府和社会举办残疾人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和其他福利性单位,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
  i9 A' X* x. m  o$ i& a6 h- q
" W. K, w7 o# Y第三十三条 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 ) S# x+ O( e3 M, \- y
, K4 c2 Z! {6 R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和岗位。达不到规定比例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保障残疾人就业义务。国家鼓励用人单位超过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8 W; P! C4 u. c0 {% l) x  N% r' P* V: _% G
残疾人就业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 n3 z' R" M: M$ [0 B6 I% K% _  t* t4 t
第三十四条 国家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
4 z0 O9 }# Z6 C3 H7 ?
9 F3 n) }, P( V  j* Z6 I1 d) z第三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应当组织和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和其他形式的生产劳动。
0 C) r4 m# z+ B; U, B( y
+ x( y0 ]+ s- a$ s: o( h( V第三十六条 国家对安排残疾人就业达到、超过规定比例或者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和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并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国家对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 2 G& e. k6 P* W& l% a7 R

* l; p; Q! @9 n1 @8 V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确定适合残疾人生产、经营的产品、项目,优先安排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并根据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的生产特点确定某些产品由其专产。 ( K; y7 O# D4 `1 G
5 |" g: D1 R( G  G  L" ^+ m
政府采购,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购买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的产品或者服务。
2 ?7 a$ i& Q* c1 D* N$ [
/ q) F6 {2 ]# ^3 t) W3 F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
: u9 U' B$ a1 k" u! ?- E7 Q* V# E2 @, ?( D' ^5 r' ^
对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优先核发营业执照。 0 C' G( }+ r8 w' w
" \9 z5 x* X3 N
对从事各类生产劳动的农村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在生产服务、技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购销和信贷等方面,给予帮助。   U- U3 T0 m9 [' N% h8 Q7 b' h4 X
5 j8 ?, q: J% r% @- q( J
第三十七条 政府有关部门设立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为残疾人免费提供就业服务。
) I" ~2 t- F1 p6 ?) G
/ x. Y1 J2 d  Z( _% @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应当组织开展免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为残疾人就业和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提供服务和帮助。 2 |# B4 m( z2 \) x

! \: Y- L6 \9 V, x第三十八条 国家保护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 l, [# L4 v' B+ U% R; W; m! e  F6 z) J7 |
在职工的招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生活福利、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人。
" A# g8 H2 R6 S) {# I* P) J! p. V  k: Z
残疾职工所在单位应当根据残疾职工的特点,提供适当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劳动场所、劳动设备和生活设施进行改造。
' v: U, _" r% }. i/ m: T* ~: \( w3 L
; Q* W2 ]! _2 G5 ^  A: G8 c国家采取措施,保障盲人保健和医疗按摩人员从业的合法权益。$ C  N7 k# @0 C( e0 }, l& R
8 Z1 S% M7 l  E, S' ?
第三十九条 残疾职工所在单位应当对残疾职工进行岗位技术培训,提高其劳动技能和技术水平。 . G2 w5 ^4 U: E$ d" b
1 z! ^& ]4 L2 C% ^3 N
第四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残疾人劳动。
" S0 \8 P/ q- X8 J* L( W$ Y1 N8 f% H3 e+ [- t- G/ R

$ ?+ Q5 C. C0 H0 x. J. r$ ~8 q2 X1 X
第五章 文化生活 * U! S$ J  J& ?/ `4 r

8 D9 \7 c4 R8 Y- ]第四十一条 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
. c0 u. a& I. o' y+ M4 F0 T/ p) W3 v) X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积极创造条件,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 h2 B: ]& B# J2 O- `: ~" H3 |) }2 Z

( \5 M2 Z: s$ l0 x; R6 u第四十二条 残疾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应当面向基层,融于社会公共文化生活,适应各类残疾人的不同特点和需要,使残疾人广泛参与。
  h3 W8 Z* |* C% U2 F% D
  H4 u. f: i( L8 L) a9 H第四十三条 政府和社会采取下列措施,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 P6 s4 h0 z' n5 @
8 Y2 v; _! Z( Z- }1 K: h
(一)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图书、网络等形式,及时宣传报道残疾人的工作、生活等情况,为残疾人服务;
. h- Q/ F- C" x! `( _% c  ~, J( `, \8 j" R: R* E4 d
(二)组织和扶持盲文读物、盲人有声读物及其他残疾人读物的编写和出版,根据盲人的实际需要,在公共图书馆设立盲文读物、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
- a8 P/ l9 O2 \7 H+ b% f' c& ~: M( S0 f4 y. S
(三)开办电视手语节目,开办残疾人专题广播栏目,推进电视栏目、影视作品加配字幕、解说; . c. l1 A/ K8 Q
8 w* f" M) z  V. P0 `- R2 P+ Z
(四)组织和扶持残疾人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举办特殊艺术演出和残疾人体育运动会,参加国际性比赛和交流;
* H, i- D+ B7 z! K$ K: n2 {" `6 B# U3 a  G+ q2 }0 e% X2 y* a
(五)文化、体育、娱乐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和照顾。有计划地兴办残疾人活动场所。 % x$ Y! D9 F, {( e/ f3 X( W
6 ^* G( B3 L# H, ~* T* G+ U
第四十四条 政府和社会鼓励、帮助残疾人从事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技术和其他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劳动。
$ k  i) y! ~0 a3 s/ [1 h( i2 h
8 r3 }# \, F* Q" q7 J% l第四十五条 政府和社会促进残疾人与其他公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宣传残疾人事业和扶助残疾人的事迹,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倡导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风尚。
6 e5 g& D: A. f. V
: ^1 G6 c# u; e2 T# q0 G& x
  n5 r: @( J/ f+ \0 g9 Q
6 X6 u' s9 q: m5 m' R" \5 j% \6 a7 V! `5 l2 _, u; g) y

2 ^4 B9 B# O6 N+ V0 Z' U# R+ d6 r, @第六章 社会保障- P5 n) T" ^# ~$ W

( e, E$ m) d! e( Z! E第四十六条 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各项社会保障的权利。
2 H) \2 M+ N- x, F" F2 [8 k/ d  `# x- [) k! s
政府和社会采取措施,完善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 2 L, F! C8 f5 E# t

4 T. s& J0 p3 D( m6 Z1 h! N$ a第四十七条 残疾人及其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5 |+ F- d* T# n

. l$ H1 \5 d6 y4 p+ `3 `残疾人所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残疾人家庭,应当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
$ R- n$ T0 @% O2 V# Q: j8 I2 u" p% Z0 Z8 Y! w; K" q8 R2 X
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8 n$ Z7 i% J1 W) D' B6 b: A2 U7 p* a* r3 ], ]
第四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通过多种渠道给予生活、教育、住房和其他社会救助。
. O' n/ |' \. m1 A! d& [
6 D& i3 X$ o. ~/ X9 b$ e7 u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后生活仍有特别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应当采取其他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
) W: c& {# U! v- i$ S- P! }7 ?4 O# P) D4 i! R
各级人民政府对贫困残疾人的基本医疗、康复服务、必要的辅助器具的配置和更换,应当按照规定给予救助。
" h1 K' V1 K6 N- t& p# `/ b1 T. l! `4 Y0 q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情况给予护理补贴。
. {5 C: X6 K& `" b  t3 F
8 u$ i+ x2 X% N4 O# t$ d4 v第四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无劳动能力、无扶养人或者扶养人不具有扶养能力、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按照规定予以供养。 ' ^% U  m0 J( [2 M& Y. b* e

' M, e$ _2 L  m9 Q- \国家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举办残疾人供养、托养机构。 ( h2 D, i3 {7 b* I4 E/ u# O- y
" B+ `% e$ s- \+ S# r
残疾人供养、托养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侮辱、虐待、遗弃残疾人。 + E$ y: o0 x7 B. [+ G3 Y$ m

5 ]) K  L: |( d2 I( n第五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便利和优惠。残疾人可以免费携带随身必备的辅助器具。
# R( k9 D9 O0 B9 T. V) Y# ^2 A/ Y. ~3 L7 ?0 I: u: F
盲人持有效证件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地铁、渡船等公共交通工具。盲人读物邮件免费寄递。 $ x% I" O- ^+ C+ C0 d
0 ?9 c0 Y; c$ d, K
国家鼓励和支持提供电信、广播电视服务的单位对盲人、听力残疾人、言语残疾人给予优惠。
' C- S- I  K8 i: \
( }3 I1 k. n$ \8 P. m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增加对残疾人的其他照顾和扶助。
, w2 C/ Z- W9 s% ^" M# v7 {" m3 v3 H' L. s$ E+ z
第五十一条 政府有关部门和残疾人组织应当建立和完善社会各界为残疾人捐助和服务的渠道,鼓励和支持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开展志愿者助残等公益活动。 ( X# z# Z. I9 F) c9 ~& ^4 b
4 \. c* Y0 ~# W$ V: o/ H
% j: K. A: f* |% T6 f8 T3 r
: u' d* [. X0 H! ?* t) j, ^! d# e
第七章 无障碍环境
5 {" l) b# Z' I' i6 n. M( `; s" u' N2 r" y; Y1 O6 M: W: F
第五十二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逐步完善无障碍设施,推进信息交流无障碍,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无障碍环境。 0 \& I$ B/ |: `( c+ J2 O% U

( v3 ^' x  ~, f9 ^& V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无障碍环境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加强监督管理。
3 J  Z6 k; M( H4 g- ^. e
5 q; {- G" v7 W7 M. h第五十三条 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应当符合残疾人的实际需要。 + l8 |" ]4 F! n0 g  _  K

2 r/ H  o+ t+ P7 Z$ D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物、道路、交通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 ( _" B3 R+ q$ e
* N. H0 F  {1 q8 E  {/ v" w9 G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规定,逐步推进已建成设施的改造,优先推进与残疾人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改造。 + \" w8 Y0 d6 i5 I& G' I0 J, j
& C5 y( H7 B, [
对无障碍设施应当及时维修和保护。
* ?3 L7 A. \) |3 a) O3 m2 e- ]7 K3 d1 `5 ?3 v, R0 E  ?
第五十四条 国家采取措施,为残疾人信息交流无障碍创造条件。 7 A3 B$ U3 s. E. @. E* Z) K

9 {1 c8 z7 Y+ K  P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为残疾人获取公共信息提供便利。   y* M4 w. T  m! \1 T* s- s

: p* U$ c$ K4 ?; V. L  o3 v国家和社会研制、开发适合残疾人使用的信息交流技术和产品。
' {5 }7 X( m+ n' R) c
# x" {/ Y. V/ N* i" D国家举办的各类升学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和任职考试,有盲人参加的,应当为盲人提供盲文试卷、电子试卷或者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予以协助。 . w# P( ^9 Q; @' i: A
' H1 ?- f2 L7 y+ p! U
第五十五条 公共服务机构和公共场所应当创造条件,为残疾人提供语音和文字提示、手语、盲文等信息交流服务,并提供优先服务和辅助性服务。 * V: E! c  z0 Z* M& l- @
! X1 c+ d. g5 P7 {# {# x5 g" o! \: E; I
公共交通工具应当逐步达到无障碍设施的要求。有条件的公共停车场应当为残疾人设置专用停车位。
9 Z* g2 i' g' t1 c" m+ h, I; M1 B) K& ]5 m
第五十六条 组织选举的部门应当为残疾人参加选举提供便利;有条件的,应当为盲人提供盲文选票。
" A3 e$ D  E2 q" K/ M6 M: }  `# v5 a5 H' ~6 g& d. t
第五十七条 国家鼓励和扶持无障碍辅助设备、无障碍交通工具的研制和开发。
9 G0 a$ b# Y8 P2 }9 z
) g, F. Z. i& R1 ^- E# a. S第五十八条 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 ?" E, ]1 Q& p) `+ n

6 p* F( H/ B/ d0 M. U6 ]( d! C5 t/ Z0 J- k

0 j, `. a# a2 `第八章 法律责任 ! u. }) s1 l& w% g5 c- V2 U

5 t7 `$ I% P/ v3 V第五十九条 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残疾人组织投诉,残疾人组织应当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有权要求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处。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应当依法查处,并予以答复。
& s( ?9 [* G) W% s" M5 ^
5 k8 r& Z. b9 v% `& q+ W9 [! C残疾人组织对残疾人通过诉讼维护其合法权益需要帮助的,应当给予支持。
# S% i2 J( Y+ P* j) c5 ~2 j9 P$ ^9 i" I7 X/ Z4 d! A
残疾人组织对侵害特定残疾人群体利益的行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4 O, v! t& D  F/ y- C* z" E5 |% _
8 h- r* `" N5 y8 R2 Z
第六十条 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G" Z5 O  i9 M
) ^2 e- q2 a. P9 T& p" q) l9 n  N" T
对有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确需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残疾人,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 e3 I( j! ~( b3 m
( G# f- y' y, y" `$ b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对侵害残疾人权益行为的申诉、控告、检举,推诿、拖延、压制不予查处,或者对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人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主管部门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并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 ]+ y8 d3 e0 I9 E" K, |( A) Z& p! G1 E) e
国家工作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对侵害残疾人权益的行为未及时制止或者未给予受害残疾人必要帮助,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 n% p$ u4 A4 `3 ~/ x- x

* q1 `0 h8 d5 [: H0 @& K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的,由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 J7 ^/ d' N6 }) P
' e/ ?3 g/ [3 g* W( `. H2 b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关教育机构拒不接收残疾学生入学,或者在国家规定的录取要求以外附加条件限制残疾学生就学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 T( i6 W; u5 n- k3 h& r" q: b% Z. W0 w# M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在职工的招用等方面歧视残疾人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残疾人劳动者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 v3 @0 }& i2 A5 s" P1 |; A9 V4 ?7 u" d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供养、托养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侮辱、虐待、遗弃残疾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4 d) X* K+ R1 S
, l# B% i  j2 }+ i$ t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物、道路、交通设施,不符合国家有关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或者对无障碍设施未进行及时维修和保护造成后果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 A, B! n" l7 v6 q0 S0 v

5 X6 \- M/ Z! c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侵害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处罚的,从其规定;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K( S  L3 Q" |4 {# x1 K9 q
# m" H6 O" }8 I7 Q
3 m' A& `! u5 |! R9 T0 r4 t

5 T$ Z; T9 u$ Q2 r+ r+ Q第九章 附 则
  l1 P8 l" O* b2 q8 N1 `
9 a5 N3 K1 a7 ?) \7 ?" P0 u第六十八条 本法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1 D/ `6 q5 u1 k* h
法14何珊 发表于 2014-11-23 16: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 E8 h4 C/ f* K8 b2 F: c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鼓励台湾同胞投资,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4 k8 V: }. a; @
第二条 台湾同胞投资适用本法;本法未规定的,国家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台湾同胞投资有规定的,依照该规定执行。
$ e6 e' _' T( U/ G/ k* _本法所称台湾同胞投资是指台湾地区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作为投资者在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投资。 % s% X( h( R: c4 [' _# H7 |5 X
第三条 国家依法保护台湾同胞投资者的投资、投资收益和其他合法权益。 - S' A9 w! Y  Q! l1 Y
台湾同胞投资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 }; n6 ]( T5 }" E, C3 G
第四条 国家对台湾同胞投资者的投资不实行国有化和征收;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台湾同胞投资者的投资可以依照法律程序实行征收,并给予相应的补偿。
1 E0 T& M. A* a; I2 l第五条 台湾同胞投资者投资的财产、工业产权、投资收益和其他合法权益,可以依法转让和继承。 8 T) z  S. `5 K; S: \5 Z, u1 }- e* O
第六条 台湾同胞投资者可以用可自由兑换货币、机器设备或者其他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等作为投资。
" g$ S) C6 @$ m/ f! }1 J台湾同胞投资者可以用投资获得的收益进行再投资。
" \2 y0 Z/ `9 {0 o+ w# E第七条 台湾同胞投资,可以举办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全部资本由台湾同胞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以下统称台湾同胞投资企业),也可以采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投资形式。 3 {7 d6 Z5 Z, F7 F, X/ A- w
举办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应当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 }# u% I9 H: S* ^第八条 设立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应当向国务院规定的部门或者国务院规定的地方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接到申请的审批机关应当自接到全部申请文件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   D: Q1 Q& f0 r2 f, U: q% M
设立台湾同胞投资企业的申请经批准后,申请人应当自接到批准证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依法向企业登记机关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
3 u, I! j* N9 r6 i: L7 w8 B第九条 台湾同胞投资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经审批机关批准的合同、章程进行经营管理活动,其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不受干涉。
; o0 P: T% C0 c/ U; |% J6 q& X第十条 在台湾同胞投资企业集中的地区,可以依法成立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8 P& C) X5 r4 m7 Q9 R, B, i第十一条 台湾同胞投资者依法获得的投资收益、其他合法收入和清算后的资金,可以依法汇回台湾或者汇往境外。 & E9 a. u  k9 j. e2 D0 l
第十二条 台湾同胞投资者可以委托亲友作为其投资的代理人。 ' G  L5 i7 ]8 E
第十三条 台湾同胞投资企业依照国务院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有关规定,享受优惠待遇。 6 r. _% v: L" U" _- p6 G' `# y
第十四条 台湾同胞投资者与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之间发生的与投资有关的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
+ r; F9 Y. k! B2 `2 _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的,或者经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
! ~6 }* }& t9 R  O/ ~9 \当事人未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未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W0 x, N% e" I  E3 Z( Z( _第十五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o2 `- I# e8 t3 X: h. F  R9 g% N: B

7 l5 F$ ~: Z( O% K7 \+ Z, B/ z4 p& i- ?) p8 t0 I  [" I- b
法14朱明旭 发表于 2014-11-23 16: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     (2004修订)
  O" b, Q' p! c第一章 总则2 t9 I: p" g/ J5 D7 A5 f
  第一条 为了规范拍卖行为,维护拍卖秩序,保护拍卖活动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
: x( H" N2 a7 B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拍卖企业进行的拍卖活动。
) R, ?" w+ Q! c3 p! j& K9 ^; ?  第三条 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1 V, v* ]% I) X; f! k, k6 B* @1 R
  第四条 拍卖活动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
" ~  g: a  J/ h  第五条 国务院负责管理拍卖业的部门对全国拍卖业实施监督管理。9 M; R% O1 h/ {# W  {+ W8 t7 W* R' b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拍卖业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拍卖业实施监督管理。
  \# u, |; a4 v0 y+ k% L第二章 拍卖标的
; ~5 x; o& }  G# k  第六条 拍卖标的应当是委托人所有或者依法可以处分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 e% K: p* d3 [" o2 ^# j/ A; w
  第七条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买卖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不得作为拍卖标的。: U: C9 T. L: Z' I9 s# b* r! n
  第八条 依照法律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需经审批才能转让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在拍卖前,应当依法办理审批手续。/ S% F7 r6 o7 c" X; K3 U
  委托拍卖的文物,在拍卖前,应当经拍卖人住所地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依法鉴定、许可。+ b# r5 Q' L+ u" h  T; m/ k
  第九条 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没收的物品,充抵税款、罚款的物品和其他物品,按照国务院规定应当委托拍卖的,由财产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 民政府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指定的拍卖人进行拍卖。拍卖由人民法院依法没收的物品,充抵罚金、罚款的物品以及无法返还的追回物品,适用前款规定。
' y& Z2 k2 |+ P) @/ Y3 h& y第三章 拍卖当事人
( Q" K: `7 @2 k: F' g$ U- z0 B  第一节 拍卖人
3 j5 ~5 Y: [: U% a' Y  第十条 拍卖人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从事拍卖活动的企业法人。! U  T9 Q9 ~( h8 M6 \5 j# L0 n
  第十一条 拍卖企业可以在设区的市设立。设立拍卖企业必须经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拍卖业的部门审核许可,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_0 I3 K/ Z4 @6 d9 n1 g% z0 w
  第十二条 设立拍卖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Y. m) b0 Q. \( E& m1 R8 h  (一)有一百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注册资本;! W; j. d& F8 y) K
  (二)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和章程;
  S( @/ W6 M6 B  (三)有与从事拍卖业务相适应的拍卖师和其他工作人员;6 d3 Z/ z! \  e) P
  (四)有符合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的拍卖业务规则;
/ u, z" p" h) a7 z7 T  (五)符合国务院有关拍卖业发展的规定;
7 Q  f+ c. @9 u( |+ K7 F, d. k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6 k" {' W9 M+ Y/ H0 C* h) h
  第十三条 拍卖企业经营文物拍卖的,应当有一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注册资本,有具有文物拍卖专业知识的人员。
5 U/ V* V. N6 S0 z  第十四条 拍卖活动应当由拍卖师主持。
: c2 S4 Z3 _3 V! ~  第十五条 拍卖师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A: v$ c  i6 d  C8 }9 S
  (一)具有高等院校专科以上学历和拍卖专业知识;# U, q- `& U" h, X6 W+ G% D2 S
  (二)在拍卖企业工作两年以上;
- O3 o1 s7 S5 Y' @' {  (三)品行良好。
  H8 q8 ?! w9 `) s. A  被开除公职或者吊销拍卖师资格证书未满五年的,或者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不得担任拍卖师。
/ P# V( n* A7 Y+ \7 L5 f! A# _  第十六条 拍卖师资格考核,由拍卖行业协会统一组织。经考核合格的,由拍卖行业协会发给拍卖师资格证书。7 h7 P$ w; N  l9 @3 Y  k
  第十七条 拍卖行业协会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法人,是拍卖业的自律性组织。拍卖行业协会依照本法并根据章程,对拍卖企业和拍卖师进行监督。
  ?. J3 T# V, x0 ^# k  R' g# p: O  第十八条 拍卖人有权要求委托人说明拍卖标的的来源和瑕疵。
# {# g( A  ?4 W8 u8 }4 F  拍卖人应当向竞买人说明拍卖标的的瑕疵。) m" x! r9 m/ N9 B+ T8 p3 U) m
  第十九条 拍卖人对委托人交付拍卖的物品负有保管义务。  R8 X6 {" s* o/ ^
  第二十条 拍卖人接受委托后,未经委托人同意,不得委托其他拍卖人拍卖。
& Q6 p! g9 _2 u9 \- @- a- F) l, w  第二十一条 委托人、买受人要求对其身份保密的,拍卖人应当为其保密。0 j8 [6 l3 \4 `7 x
  第二十二条 拍卖人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以竞买人的身份参与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并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竞买。
2 r+ c, Z5 x9 N  第二十三条 拍卖人不得在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中拍卖自己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 q" k/ B1 Q' c6 y! E/ o
  第二十四条 拍卖成交后,拍卖人应当按照约定向委托人交付拍卖标的的价款,并按照约定将拍卖标的移交给买受人。
; d8 ]' O6 n, r/ @  第二节 委托人: I. [$ i' y+ s" a5 i
  第二十五条 委托人是指委托拍卖人拍卖物品或者财产权利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 R! s' ~2 [( P) G! N
  第二十六条 委托人可以自行办理委托拍卖手续,也可以由其代理人代为办理委托拍卖手续。
$ p/ S4 x8 B) z: k) F' {  第二十七条 委托人应当向拍卖人说明拍卖标的的来源和瑕疵。
& i4 U  t& Q8 G  ^0 g* y2 G  第二十八条 委托人有权确定拍卖标的的保留价并要求拍卖人保密。
3 E: ~5 t  c0 k! g" C  拍卖国有资产,依照法律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需要评估的,应当经依法设立的评估机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拍卖标的的保留价。. L2 B# K0 }$ K2 D, s
  第二十九条 委托人在拍卖开始前可以撤回拍卖标的。委托人撤回拍卖标的的,应当向拍卖人支付约定的费用;未作约定的,应当向拍卖人支付为拍卖支出的合理费用。' G3 J; b2 N, l7 e; n
  第三十条 委托人不得参与竞买,也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竞买。/ k& a$ c6 Z! g2 K
  第三十一条 按照约定由委托人移交拍卖标的的,拍卖成交后,委托人应当将拍卖标的移交给买受人。0 d( {) d  A2 a
  第三节 竞买人
$ _, Y- ]* Z- v' N  第三十二条 竞买人是指参加竞购拍卖标的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 f% y# d, A9 @9 Y) n8 N; ?; c: o  第三十三条 法律、行政法规对拍卖标的的买卖条件有规定的,竞买人应当具备规定的条件。) Z3 t8 w5 Y9 w8 \' ^6 h8 T: `' e
  第三十四条 竞买人可以自行参加竞买,也可以委托其代理人参加竞买。$ I& G& Y: O! A, i/ A$ ^
  第三十五条 竞买人有权了解拍卖标的的瑕疵,有权查验拍卖标的和查阅有关拍卖资料。/ G7 V9 C4 c% t0 r. S: v
  第三十六条 竞买人一经应价,不得撤回,当其他竞买人有更高应价时,其应价即丧失约束力。
. C0 c4 z" P: Y) e  s) f0 R; l  第三十七条 竞买人之间、竞买人与拍卖人之间不得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
$ B" g* \" k: n  L, X# C! o2 a8 G  第四节 买受人/ w9 R% P( ?9 ]6 R6 a: [0 c
  第三十八条 买受人是指以最高应价购得拍卖标的的竞买人。- R9 l# s: \; z4 ^' i8 C: ?
  第三十九条 买受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拍卖标的的价款,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者由拍卖人征得委托人的同意,将拍卖标的再行 拍卖。拍卖标的再行拍卖的,原买受人应当支付第一次拍卖中本人及委托人应当支付的佣金。再行拍卖的价款低于原拍卖价款的,原买受人应当补足差额。
& I+ e4 k+ l( r9 A3 Z& m; z$ z  第四十条 买受人未能按照约定取得拍卖标的的,有权要求拍卖人或者委托人承担违约责任。买受人未按照约定受领拍卖标的的,应当支付由此产生的保管费用。
% L; T" `0 H" a- J" Q4 _第四章 拍卖程序0 M( `1 @" F! D+ Z
  第一节 拍卖委托
& U8 R  R) v: ?( f  第四十一条 委托人委托拍卖物品或者财产权利,应当提供身份证明和拍卖人要求提供的拍卖标的的所有权证明或者依法可以处分拍卖标的的证明及其他资料。
' O1 D( \: y* a( I- s, y$ U  第四十二条 拍卖人应当对委托人提供的有关文件、资料进行核实。拍卖人接受委托的,应当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委托拍卖合同。8 w: |, j# t  t% M/ i% B& c
  第四十三条 拍卖人认为需要对拍卖标的进行鉴定的,可以进行鉴定。" _/ c- r" @# F/ O' D, r
  鉴定结论与委托拍卖合同载明的拍卖标的状况不相符的,拍卖人有权要求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 y& C8 Z) b" d- `! G6 U  第四十四条 委托拍卖合同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N- O2 s( ?0 p
  (一)委托人、拍卖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
* d3 z! [# _$ l# }" X$ M9 |0 \  (二)拍卖标的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
3 U& a; T2 @1 d: s  (三)委托人提出的保留价;8 H  e% V; _: D& k' c- ]) ^: I% `! D
  (四)拍卖的时间、地点;: R) k, o7 W8 m$ Y+ C8 x
  (五)拍卖标的交付或者转移的时间、方式;3 o- D% @7 ^$ T% |3 B7 \
  (六)佣金及其支付的方式、期限;
. [/ Y& x1 v: ]5 c0 J9 c7 e  (七)价款的支付方式、期限;
0 G: S9 B/ L4 f: d6 q  (八)违约责任;
  }% b9 G% I" Z  f3 K0 W  (九)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u" [7 O6 l1 @. E! j7 \
  第二节 拍卖公告与展示
; Q+ U* X& J# z8 I" N* w  第四十五条 拍卖人应当于拍卖日七日前发布拍卖公告。' A3 ^- a( g6 E" X1 x5 g, Y9 s- F
  第四十六条 拍卖公告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_% J) j% W- |% x9 L
  (一)拍卖的时间、地点;5 i3 U- e+ {( Y2 t3 V' T& e5 C
  (二)拍卖标的;
2 z  p5 I% h9 V# J0 S  (三)拍卖标的展示时间、地点;
0 N+ k, u1 Q3 @8 K% i, G' m  (四)参与竞买应当办理的手续;% K! I+ Q, u0 @+ v
  (五)需要公告的其他事项。
* D/ l, R$ }4 [: [  第四十七条 拍卖公告应当通过报纸或者其他新闻媒介发布。
% Q1 X9 Z0 v% \8 j1 \8 e* m9 P  第四十八条 拍卖人应当在拍卖前展示拍卖标的,并提供查看拍卖标的的条件及有关资料。拍卖标的的展示时间不得少于两日。1 c9 Q" w3 J" j3 ]* Z, z0 P2 u
  第三节 拍卖的实施* O5 ~7 Y% D( G
  第四十九条 拍卖师应当于拍卖前宣布拍卖规则和注意事项。) X. d- Q4 o* S3 I
  第五十条 拍卖标的无保留价的,拍卖师应当在拍卖前予以说明。2 S/ u  M$ W+ \4 {
  拍卖标的有保留价的,竞买人的最高应价未达到保留价时,该应价不发生效力,拍卖师应当停止拍卖标的的拍卖。6 L7 j5 ?; P4 I0 B& G9 C: N6 f
  第五十一条 竞买人的最高应价经拍卖师落槌或者以其他公开表示买定的方式确认后,拍卖成交。7 @$ g- P; o9 r% a
  第五十二条 拍卖成交后,买受人和拍卖人应当签署成交确认书。
9 J9 g, o5 g7 d5 H0 a1 d  第五十三条 拍卖人进行拍卖时,应当制作拍卖笔录。拍卖笔录应当由拍卖师、记录人签名;拍卖成交的,还应当由买受人签名。
4 ^$ ~# ^3 G' p* Z4 _: J9 D* i' g) {" R& G  第五十四条 拍卖人应当妥善保管有关业务经营活动的完整账簿、拍卖笔录和其他有关资料。前款规定的账簿、拍卖笔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的保管期限,自委托拍卖合同终止之日起计算,不得少于五年。1 z  }+ b6 ?: O# ?' y# l  |
  第五十五条 拍卖标的需要依法办理证照变更、产权过户手续的,委托人、买受人应当持拍卖人出具的成交证明和有关材料,向有关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手续。
; a+ o- x$ _9 B" O  第四节 佣金
, T# `+ r0 r" S7 [* t; M  第五十六条 委托人、买受人可以与拍卖人约定佣金的比例。
; z5 q6 g. R7 @, B/ M1 Q$ t7 W  委托人、买受人与拍卖人对佣金比例未作约定,拍卖成交的,拍卖人可以向委托人、买受人各收取不超过拍卖成交价百分之五的佣金。收取佣金的比例按照同拍卖成交价成反比的原则确定。
7 }  ?6 k! _  l. F( N  k  拍卖未成交的,拍卖人可以向委托人收取约定的费用;未作约定的,可以向委托人收取为拍卖支出的合理费用。
+ U& Y7 W! V' R" ~5 I  第五十七条 拍卖本法第九条规定的物品成交的,拍卖人可以向买受人收取不超过拍卖成交价百分之五的佣金。收取佣金的比例按照同拍卖成交价成反比的原则确定。拍卖未成交的,适用本法第五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
  B) j; i* l9 r第五章 法律责任) C  ?2 v7 g% ?
  第五十八条 委托人违反本法第六条的规定,委托拍卖其没有所有权或者依法不得处分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拍卖人明知委托人对拍卖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没有所有权或者依法不得处分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8 N. c% A3 K2 b1 \+ X; F
  第五十九条 国家机关违反本法第九条的规定,将应当委托财产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或者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指定的拍卖人拍卖的物品擅自处理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给国家造成损失的,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C0 `# {) [( d5 K, @/ y+ w- q7 k
  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未经许可登记设立拍卖企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 j8 o; @8 I) U2 L, Z5 n5 J  第六十一条 拍卖人、委托人违反本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未说明拍卖标的的瑕疵,给买受人造成损害的,买受人有权向拍卖人要求赔 偿;属于委托人责任的,拍卖人有权向委托人追偿。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因拍卖标的存在瑕疵 未声明的,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4 q/ u  C1 `, m/ T5 w
  因拍卖标的存在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2 A6 c& K. _: w  第六十二条 拍卖人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参与竞买或者委托他人代为竞买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拍卖人给予警告,可以处拍卖佣金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6 i  A  t9 d% Z* E% e+ E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拍卖人在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中拍卖自己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拍卖所得。; b, @1 B2 T2 |& S( m. v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委托人参与竞买或者委托他人代为竞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对委托人处拍卖成交价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 q) M" X7 p" D5 c. q: ~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竞买人之间、竞买人与拍卖人之间恶意串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拍卖无效,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由工商 行政管理部门对参与恶意串通的竞买人处最高应价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对参与恶意串通的拍卖人处最高应价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8 T# {# Q/ H5 ^3 Z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四章第四节关于佣金比例的规定收取佣金的,拍卖人应当将超收部分返还委托人、买受人。物价管理部门可以对拍卖人处拍卖佣金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O7 j7 d& g0 r0 L) @5 K- v* {
第六章 附则- O2 z$ [  i1 ~8 a: ?4 W
  第六十七条 外国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委托拍卖或者参加竞买的,适用本法。! A0 q5 w, Y# T& y, h; R  z5 a
  第六十八条 本法施行前设立的拍卖企业,不具备本法规定的条件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本法规定的条件;逾期未达到本法规定的条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登记,收缴营业执照。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7 u1 _3 R, X& F  第六十九条 本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法14何珊 发表于 2014-11-23 16: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A) v" O7 I7 M0 {. x7 C" g
第一章 总 则* B6 I) q6 d/ B
第一条 为了加强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保证进出口商品的质量,维护对外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顺利发展,制定本法。' A& P, s! N7 e) C# z
第二条 国务院设立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以下简称国家商检部门),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国家商检部门设在各地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商检机构)管理所辖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
0 Y. J0 H# b+ i1 s0 f 第三条 商检机构和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指定的检验机构,依法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 Q* F" W7 w. o+ r+ g8 g& _4 }
第四条 国家商检部门根据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制定、调整并公布《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种类表》(以下简称《种类表》)。
% Z% I  `0 L5 @( X. t  M 第五条 列入《种类表》的进出口商品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出口商品,必须经过商检机构或者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 r+ @$ D; V, W/ a6 B! M
前款规定的进口商品未经检验的,不准销售、使用;前款规定的出口商品未经检验合格的,不准出口。
/ n# J" P# R4 l& ^  X" g$ S 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进出口商品,经收货人、发货人申请,国家商检部门审查批准,可以免予检验。" U* F. Y" g5 C. X& g0 X7 T
第六条 商检机构实施进出口商品检验的内容,包括商品的质量、规格、数量、重量、包装以及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 P7 H6 x( \8 k8 W1 I, H7 D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有强制性标准或者其他必须执行的检验标准的进出口商品,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检验标准检验;法律、行政法规未规定有强制性标准或者其他必须执行的检验标准的,依照对外贸易合同约定的检验标准检验。
. B5 t, x6 f4 | 第七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他检验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或者检验项目,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w1 q* T% h/ t  {# f; Y  i
第八条 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应当收集和向有关方面提供进出口商品检验方面的信息。
  K* S7 X/ E- v0 ^; ]0 S3 f- b! H. `& j: x4 }0 A% A
第二章 进口商品的检验
1 X; j: r  I( n! G+ _0 K$ ?! y 第九条 本法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的收货人,必须向卸货口岸或者到达站的商检机构办理进口商品登记。对列入《种类表》的进口商品,海关凭商检机构在报关单上加盖的印章验放。
. x5 @6 P* J% G5 d5 ~6 {2 C 第十条 本法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的收货人,应当在商检机构规定的地点和期限内,向商检机构报验。商检机构应当在对外贸易合同约定的索赔期限内检验完毕,并出具证明。+ _# x1 Y* v8 }+ _
第十一条 本法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以外的进口商品的收货人,发现进口商品质量不合格或者残损短缺,需要由商检机构出证索赔的,应当向商检机构申请检验出证。& D. I, V0 @5 m6 p7 R
第十二条 对重要的进口商品和大型的成套设备,收货人应当依据对外贸易合同约定在出口国装运前进行预检验、监造或者监装,主官部门应当加强监督;商检机构根据需要可以派出检验人员参加。1 Q! T2 q  v, E

' D7 w9 U5 V! J; N# [ 第三章 出口商品的检验
3 ?7 H+ I! T8 Y! n0 C 第十三条 本法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的发货人,应当在商检机构规定的地点和期限内,向商检机构报验。商检机构应当在不延误装运的期限内检验完毕,并出具证明。" L3 J) h" u9 L' b' G' b
对列入《种类表》的出口商品,海关凭商检机构签发的检验证书、放行单或者在报关单上加盖的印章验放。. _% Z4 N( V% Q. _
第十四条 经商检机构检验合格发给检验证书或者放行单的出口商品,应当在商检机构规定的期限内报运出口;超过期限的,应当重新报验。
8 j& o7 n  K/ [+ B; c) e/ |% B 第十五条 为出口危险货物生产包装容器的企业,必须申请商检机构进行包装容器的性能鉴定。生产出口危险货物的企业,必须申请商检机构进行包装容器的使用鉴定。使用未经鉴定合格的包装容器的危险货物,不准出口。5 k# m9 r/ V6 `. X7 K7 m
第十六条 对装运出口易腐烂变质食品的船舱和集装箱,承运人或者装箱单位必须在装货前申请检验。未经检验合格的,不准装运。( \2 X* D0 d& b' Z1 w
% s& e& M, f+ L) w" H
第四章 监督管理
+ l1 ?5 |; }" M; `1 l 第十七条 商检机构对本法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出口商品以外的进出口商品,可以抽查检验。出口商品经抽查检验不合格的,不准出口。  Z7 F* T# h7 X7 S, T
第十八条 商检机构根据检验工作的需要,可以向列入《种类表》的出口商品的生产企业派出检验人员,参与监督出口商品出厂前的质量检验工作。2 y! i8 @0 ^3 x7 e$ j
第十九条 商检机构可以根据国家商检部门同外国有关机构签订的协议或者接受外国有关机构的委托进行进出口商品质量认证工作,准许在认证合格的进出口商品上使用质量认证标志。/ }4 h( b# N+ a+ X: |
第二十条 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根据检验工作的需要,通过考核,认可符合条件的国内外检验机构承担委托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
! h* c4 j) E. g& ?( ^ 第二十一条 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对其指定或者认可的检验机构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进行监督,可以对其检验的商品抽查检验。
) Q- Z8 v3 \$ x1 J 第二十二条 国家根据需要,对重要的进出口商品及其生产企业实行质量许可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家商检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1 m5 d4 @( V7 W" f! A: ^% Y0 G0 q
第二十三条 商检机构根据需要,对检验合格的进出口商品,可以加施商检标志或者封识。
7 X  V& L  @# S( V/ r 第二十四条 进出口商品的报验人对商检机构作出的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原商检机构或者其上级商检机构以至国家商检部门申请复验,由受理复验的商检机构或者国家商检部门作出复验结论。( [5 q; v* d+ [: N
第二十五条 商检机构和其指定的检验机构以及经国家商检部门批准的其他检验机构,可以接受对外贸易关系人或者外国检验机构的委托,办理进出口商品鉴定业务。
4 x1 a9 W5 g9 K% w0 E# J: H4 h 进出口商品鉴定业务的范围包括:进出口商品的质量、数量、重量、包装鉴定,海损鉴定,集装箱检验,进口商品的残损鉴定,出口商品的装运技术条件鉴定、货载衡量、产地证明、价值证明以及其他业务。3 a1 S3 W% W0 k& J$ f; M4 f

& \' o8 Z$ z) [0 L8 G2 a  V 第五章 法律责任6 Y% }9 A7 Y) d$ i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对列入《种类表》的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或者使用的,对列入《种类表》的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的,由商检机构处以罚款;情节严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对直接责任人员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P8 V- t( k9 h+ A0 j3 Q$ z 违反本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对经商检机构抽查检验不合格的出口商品擅自出口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 G3 u5 m2 a- D 第二十七条 伪造、变造商检单证、印章、标志、封识、质量认证标志,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比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的,由商检机构处以罚款。
! g2 s# O4 A7 h# V6 G) \6 q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对商检机构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罚通知之日起三十天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商检机构或者其上级商检机构或者国家商检部门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三十天内,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起诉又拒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商检机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 K, ?% ^+ u* V- Q0 M0 i: \ 第二十九条 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指定的检验机构的检验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或者玩忽职守,延误检验出证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 Q( [: \  F& Q3 [$ X3 P* s+ u$ u! S4 _/ @* b  J0 @3 s) N
第六章 附 则3 K! ^" Y" I$ W) [' `  ^* G
第三十条 商检机构和其他检验机构依照本法的规定实施检验和办理鉴定业务,依照规定收费。收费办法由国家商检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8 M" Z% {, o2 ?" y3 a# J( W) n 第三十一条 国家商检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实施办法,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8 O4 P! u. L& G 第三十二条 本法自1989年8月1日起施行。1984年1月28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条例》同时废止。
8 Q5 v2 |0 b( Q% C5 S+ {! S: X4 N% V0 L' ?
附:刑法有关条文
% s- J% F# y0 Z* ] 第一百八十七条 国家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 @& Z( `8 V6 G) }; m
第一百六十七条 伪造、变造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8 q' i7 u0 e, I7 s& _  M/ Y+ x7 i
法14朱明旭 发表于 2014-11-23 16: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2013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 V" {0 Z+ d! Q# G# ]5 `9 r
第一条 为了加强商标管理,保护商标专用权,促使生产、经营者保证商品和服务质量,维护商标信誉,以保障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制定本法。
2 H; E$ q0 Q* i. D* t2 l+ H第二条 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标局主管全国商标注册和管理的工作。3 Y9 u  W$ M+ D( s* y, n. t
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商标评审委员会,负责处理商标争议事宜。# u7 {1 E* j1 {# f: @
第三条 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 p5 e# z+ |8 C本法所称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
& B0 e2 a3 F# ]7 v本法所称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
" Y2 h5 z5 X. e0 R% |" ^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的特殊事项,由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 a& ^* i! G, {0 X' E7 u6 R- Q/ f  ^第四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其商品或者服务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 j- P0 i5 A/ g) q, G
本法有关商品商标的规定,适用于服务商标。/ |2 u. U0 j/ S% [/ }) j6 c
第五条 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共同向商标局申请注册同一商标,共同享有和行使该商标专用权。
$ q4 v7 X7 b) i  n1 U第六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必须申请商标注册,未经核准注册的,不得在市场销售。
9 |. K% N9 X6 i+ }. c第七条 申请注册和使用商标,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 e( q+ R) {( h( E. ?4 g" r$ N商标使用人应当对其使用商标的商品质量负责。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商标管理,制止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6 K: f  g6 p1 U+ U第八条 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3 E8 T; k3 ^4 e( m: c2 n- {+ N+ G0 M% f( y
第九条 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0 X0 b) W7 D3 U* v  ~
商标注册人有权标明“注册商标”或者注册标记。$ `4 ?  x/ n. j" d: c$ h
第十条 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0 k" N" G9 H* _0 G8 R  B3 d(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国歌、军旗、军徽、军歌、勋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的名称、标志、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8 t( |. O1 `- u; ^5 M  t& F0 y( b(二)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
2 z5 _/ C! \9 H: U4 T(三)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织同意或者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2 s3 j- I* ]6 N; c
(四)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
, g0 {" e. \+ T; t/ ](五)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A! Z# A% B1 ~
(六)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j  Z( N/ O. D/ d
(七)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 j. a  D# [' N" V  X
(八)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 v) |+ w$ s; g7 B. x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4 V/ a! `( {1 W  u# n: F# c9 x
第十一条 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 S3 g, s9 T: T. k4 k! ?) O" R: g7 Z(一)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
% Z6 V9 _4 Q; p- j! q: w/ x& X* ?3 J(二)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 p( k1 W+ T) V' M' |% A! N
(三)其他缺乏显著特征的。) ?) u" [* A' q9 _; G4 t  T
前款所列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5 c! n2 V& H- \7 [
第十二条 以三维标志申请注册商标的,仅由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状或者使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不得注册。" A! b, T" v* z9 g
第十三条 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 S4 m; i8 Q( k& I
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 T/ d& u& M/ Y5 @2 y% I2 s9 d3 j; V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 k0 K& J$ Z5 Q0 g' j第十四条 驰名商标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作为处理涉及商标案件需要认定的事实进行认定。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 k3 C# Q* W. [- F6 o  h& h3 ~(一)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9 s7 b, z! A0 @0 N2 s
(二)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
4 E& D5 I9 U! W$ Y(三)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 X( j: d" ?) Y7 Z
(四)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
- j4 _* h7 l- n! i$ N(五)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
8 E2 H2 u9 Z/ u/ U1 w在商标注册审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商标违法案件过程中,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十三条规定主张权利的,商标局根据审查、处理案件的需要,可以对商标驰名情况作出认定。" w" y% Y; T& c$ b) |" G
在商标争议处理过程中,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十三条规定主张权利的,商标评审委员会根据处理案件的需要,可以对商标驰名情况作出认定。" L% d  r4 S0 E+ S
在商标民事、行政案件审理过程中,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十三条规定主张权利的,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人民法院根据审理案件的需要,可以对商标驰名情况作出认定。% t5 g# Y$ {, {* G( m7 K
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
. T1 G. ?  O0 v第十五条 未经授权,代理人或者代表人以自己的名义将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的商标进行注册,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提出异议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 n2 {8 z1 e9 t就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与他人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申请人与该他人具有前款规定以外的合同、业务往来关系或者其他关系而明知该他人商标存在,该他人提出异议的,不予注册。
8 H  v6 P3 Q$ S9 a/ I第十六条 商标中有商品的地理标志,而该商品并非来源于该标志所标示的地区,误导公众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但是,已经善意取得注册的继续有效。
2 e5 r# o2 G0 {9 @& D前款所称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0 L/ K0 T+ q* f5 F: J, s( z. r- J/ ~
第十七条 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的,应当按其所属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办理,或者按对等原则办理。
. C: `6 ]# X+ O+ |2 p7 {$ f第十八条 申请商标注册或者办理其他商标事宜,可以自行办理,也可以委托依法设立的商标代理机构办理。
" }4 S3 L# ]0 Z; ^) J( h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和办理其他商标事宜的,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商标代理机构办理。( C% ~' j! u$ y- h) O
第十九条 商标代理机构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办理商标注册申请或者其他商标事宜;对在代理过程中知悉的被代理人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s: y5 i/ i; X
委托人申请注册的商标可能存在本法规定不得注册情形的,商标代理机构应当明确告知委托人。
+ H( U" \1 H1 j7 I商标代理机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委托人申请注册的商标属于本法第十五条和第三十二条规定情形的,不得接受其委托。% W+ k7 b& _' b; o# F
商标代理机构除对其代理服务申请商标注册外,不得申请注册其他商标。
4 k( D% v5 v% j% [+ U. C; ~: _) A! F第二十条 商标代理行业组织应当按照章程规定,严格执行吸纳会员的条件,对违反行业自律规范的会员实行惩戒。商标代理行业组织对其吸纳的会员和对会员的惩戒情况,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 I/ g/ |9 b; M8 Y
第二十一条 商标国际注册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确立的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6 L% @2 L3 r' g, T; P1 z8 J* A
第二章 商标注册的申请
5 n* E& f8 i1 K' g2 f( r& Q! s第二十二条 商标注册申请人应当按规定的商品分类表填报使用商标的商品类别和商品名称,提出注册申请。2 W$ V1 E7 ?+ |5 G' x# L' b
商标注册申请人可以通过一份申请就多个类别的商品申请注册同一商标。" R" p- M7 ^5 b; g3 {3 |1 C% c' Y
商标注册申请等有关文件,可以以书面方式或者数据电文方式提出。
0 k, D, A) ], m. Z第二十三条 注册商标需要在核定使用范围之外的商品上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另行提出注册申请。
% Z* \+ s; n4 n" D第二十四条 注册商标需要改变其标志的,应当重新提出注册申请。* B- P; {3 ?" A* A  o; y
第二十五条 商标注册申请人自其商标在外国第一次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标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
, h+ f9 x- c2 L依照前款要求优先权的,应当在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时候提出书面声明,并且在三个月内提交第一次提出的商标注册申请文件的副本;未提出书面声明或者逾期未提交商标注册申请文件副本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8 Z# X$ \9 @7 s1 c第二十六条 商标在中国政府主办的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自该商品展出之日起六个月内,该商标的注册申请人可以享有优先权。$ h7 n% I# Z2 c. [2 D
依照前款要求优先权的,应当在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时候提出书面声明,并且在三个月内提交展出其商品的展览会名称、在展出商品上使用该商标的证据、展出日期等证明文件;未提出书面声明或者逾期未提交证明文件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 L( ?  t0 v4 l第二十七条 为申请商标注册所申报的事项和所提供的材料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5 j5 Y' Z' r: t' Y第三章 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核准
- K" L3 P5 n3 H- p3 `& x第二十八条 对申请注册的商标,商标局应当自收到商标注册申请文件之日起九个月内审查完毕,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予以初步审定公告。
2 f* ], X' a6 f第二十九条 在审查过程中,商标局认为商标注册申请内容需要说明或者修正的,可以要求申请人做出说明或者修正。申请人未做出说明或者修正的,不影响商标局做出审查决定。
2 N0 q8 V& y2 Q8 M2 U. @# ?第三十条 申请注册的商标,凡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或者同他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已经注册的或者初步审定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由商标局驳回申请,不予公告。
& J0 i; a! ?% M$ {" g" e: R  x第三十一条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公告。
2 r2 W- O: V* Z. o第三十二条 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n& z8 O  F& |, |  C. {1 c0 `
第三十三条 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三十条、第三十 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或者任何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公告期满无异议的,予以核准注册,发给商标注 册证,并予公告。; e2 u& }* M' F+ B8 T
第三十四条 对驳回申请、不予公告的商标,商标局应当书面通知商标注册申请人。商标注册申请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商标评 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做出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当事人对商标 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s' `5 m: ]' \" l0 _1 w
第三十五条 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提出异议的,商标局应当听取异议人和被异议人陈述事实和理由,经调查核实后,自公告期满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做出是否准予注册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异议人和被异议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 y5 p, m$ r# M3 I: C! w  P  n9 ?商标局做出准予注册决定的,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异议人不服的,可以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向商标评审委员会请求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 i1 }- {) A. Z+ K6 X
商标局做出不予注册决定,被异议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做出 复审决定,并书面通知异议人和被异议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被异议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 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异议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R* r7 T' }/ Z. J4 m
商标评审委员会在依照前款规定进行复审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在先权利的确定必须以人民法院正在审理或者行政机关正在处理的另一案件的结果为依据的,可以中止审查。中止原因消除后,应当恢复审查程序。
0 E; M# x1 O" C* c第三十六条 法定期限届满,当事人对商标局做出的驳回申请决定、不予注册决定不申请复审或者对商标评审委员会做出的复审决定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驳回申请决定、不予注册决定或者复审决定生效。
6 W4 `& C) q/ Q) m经审查异议不成立而准予注册的商标,商标注册申请人取得商标专用权的时间自初步审定公告三个月期满之日起计算。自该商标公告期满之日起至准予注册决定做 出前,对他人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该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的行为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该使用人的恶意给商标注册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赔偿。" ^9 M) c9 _: p6 Q4 j. g
第三十七条 对商标注册申请和商标复审申请应当及时进行审查。
, E; {3 V! B3 N  |$ }第三十八条 商标注册申请人或者注册人发现商标申请文件或者注册文件有明显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商标局依法在其职权范围内作出更正,并通知当事人。
. j- I1 r1 p# i1 j3 E- o* g2 r前款所称更正错误不涉及商标申请文件或者注册文件的实质性内容。3 y& Q1 g/ s1 \9 H9 f- f
第四章 注册商标的续展、变更、转让和使用许可- j) \. F! c  y2 O: O
第三十九条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
* c2 F( a4 k; `! `! Q第四十条 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商标注册人应当在期满前十二个月内按照规定办理续展手续;在此期间未能办理的,可以给予六个月的宽展期。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十年,自该商标上一届有效期满次日起计算。期满未办理续展手续的,注销其注册商标。- c0 x; P8 `1 i7 o) a' l' ]
商标局应当对续展注册的商标予以公告。7 h! f2 \4 \0 m' O2 c$ A
第四十一条 注册商标需要变更注册人的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应当提出变更申请。
% o5 t! J3 y0 C4 J9 M/ H第四十二条 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I$ }; G, }: U
转让注册商标的,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种商品上注册的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应当一并转让。
' [6 j7 c. v# I7 C2 |. x对容易导致混淆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转让,商标局不予核准,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 k, J5 g4 D' V1 ~2 l9 N' D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6 h8 t+ R5 Z: z- w
第四十三条 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被许可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6 b: F$ ]) @1 g' ~
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7 F3 Q" a1 G1 W
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许可人应当将其商标使用许可报商标局备案,由商标局公告。商标使用许可未经备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 k: m+ K: ?0 u+ ~, b7 T第五章 注册商标的无效宣告
% ?2 ^1 v" ~; G6 x第四十四条 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或者是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由商标局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6 V/ T) Q1 w/ y/ K" f" t
商标局做出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决定,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当事人对商标局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商标评 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做出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当事人对商标 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 r4 O4 |' A7 I. z0 t9 D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商 标 评审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应当书面通知有关当事人,并限期提出答辩。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做出维持注册商标或者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裁 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 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商标裁定程序的对方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 q! y. Z8 r% A/ c+ M, d第四十五条 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自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在先权 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对恶意注册的,驰名商标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时间限制。. c) s# Q  ^/ e5 R8 o& \" a
商标评审委员会收到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申请后,应当书面通知有关当事人,并限期提出答辩。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做出维持注册商 标或者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裁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定 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商标裁定程序的对方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J5 Y6 a. R8 b% Y
商标评审委员会在依照前款规定对无效宣告请求进行审查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在先权利的确定必须以人民法院正在审理或者行政机关正在处理的另一案件的结果为依据的,可以中止审查。中止原因消除后,应当恢复审查程序。  ]; C1 m/ K; O7 v' B, `  y$ J& o
第四十六条 法定期限届满,当事人对商标局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决定不申请复审或者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维持注册商标或者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裁定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商标局的决定或者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裁定生效。) Y: i# V6 H. L- r7 x- J5 B* f9 a
第四十七条 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宣告无效的注册商标,由商标局予以公告,该注册商标专用权视为自始即不存在。
1 n; J" ~% P' I, [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决定或者裁定,对宣告无效前人民法院做出并已执行的商标侵权案件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做出并已执行的商标侵权案件 的处理决定以及已经履行的商标转让或者使用许可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商标注册人的恶意给他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赔偿。
* R* o; g; J6 l& g/ R  D依照前款规定不返还商标侵权赔偿金、商标转让费、商标使用费,明显违反公平原则的,应当全部或者部分返还。) x# r2 R1 l  ~) k  m. M* m& D! [
第六章 商标使用的管理- i& z5 P0 @( b7 g1 l/ g' ^
第四十八条 本法所称商标的使用,是指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用于识别商品来源的行为。
1 n0 k5 C2 G2 O! H& g5 H第四十九条 商标注册人在使用注册商标的过程中,自行改变注册商标、注册人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期满不改正的,由商标局撤销其注册商标。
2 c! w' B9 b* j8 R注册商标成为其核定使用的商品的通用名称或者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商标局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做出决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s- P/ k9 d% z/ B4 X
第五十条 注册商标被撤销、被宣告无效或者期满不再续展的,自撤销、宣告无效或者注销之日起一年内,商标局对与该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注册申请,不予核准。# T. T9 P! n1 l: \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法第六条规定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申请注册,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 d1 Z9 ?; `4 ~$ k; j( O, D' \: Q第五十二条 将未注册商标冒充注册商标使用的,或者使用未注册商标违反本法第十条规定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制止,限期改正,并可以予以通报,违法经营额五万 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 y  b; i& L4 G6 M7 R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法第十四条第五款规定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罚款。( z& p$ J1 u& v* q% _% g

) Q7 z; s, Z4 N# D* e第五十四条 对商标局撤销或者不予撤销注册商标的决定,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做出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 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2 c. Q4 J' G% G, N8 r% A. m
# l, V2 }, y7 R0 j+ `3 Q- f7 x  h* l
第五十五条 法定期限届满,当事人对商标局做出的撤销注册商标的决定不申请复审或者对商标评审委员会做出的复审决定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撤销注册商标的决定、复审决定生效。
$ A* ?6 D# Y$ b1 P7 ]被撤销的注册商标,由商标局予以公告,该注册商标专用权自公告之日起终止。
1 d' F3 E8 b' B5 y6 O, c( b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 q4 _% M7 W5 b! \3 `第五十六条 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6 z" p8 }( [, S# C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5 s" u3 l6 [5 G- U/ y5 W# z(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Z4 S) A& l) t' H0 |" c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5 H% a( u) {9 C9 Q8 B6 [" h* S. v! m) U(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W* }0 j  c, `% }6 E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n! q* r9 P* d1 _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 d; D+ Y& R) `* ?( Y# L1 u- L(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1 N. O: a4 U) e0 U4 x* x(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O3 f8 L" [7 v: I9 M% X
第五十八条 将他人注册商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误导公众,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理。( m) F. h( r  ^: f5 g# ?
第五十九条 注册商标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或者含有的地名,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7 x: |7 J9 K0 n" I& `" G
三维标志注册商标中含有的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状或者使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
* e0 b1 `( S$ @4 u4 e商标注册人申请商标注册前,他人已经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先于商标注册人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该使用人在原使用范围内继续使用该商标,但可以要求其附加适当区别标识。
. X$ X, x$ u( I第六十条 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 m& W& \# A; N. p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 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 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 止销售。
* N+ S/ k0 P. Y: C$ Y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 法》 向人民法院起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z% {6 |& }: ^3 R
第六十一条 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9 _( k% I2 P" {# i; r第六十二条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违法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对涉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 S( O, V4 N) ~: q: v(一)询问有关当事人,调查与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有关的情况;6 C2 C, B' M! h! k( q- r: N& t
(二)查阅、复制当事人与侵权活动有关的合同、发票、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 U$ x- O) Q# o% ]4 Y6 N(三)对当事人涉嫌从事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活动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 ~& I9 s) e% ]3 }0 K# I(四)检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物品;对有证据证明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5 U# ^7 W; L& A) w" V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使前款规定的职权时,当事人应当予以协助、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 }, }. S9 S1 w7 ]. @2 O在查处商标侵权案件过程中,对商标权属存在争议或者权利人同时向人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中止案件的查处。中止原因消除后,应当恢复或者终结案件查处程序。5 _: E  o, h0 i; b% b
第六十三条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 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 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X5 L" r. B  r& z/ i# {
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7 D4 }5 x. q( v0 L  s; ^/ C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三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0 u" z  n1 U) I; H8 m) s. H第六十四条 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请求赔偿,被控侵权人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未使用注册商标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提供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该注册商标 的证据。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不能证明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过该注册商标,也不能证明因侵权行为受到其他损失的,被控侵权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l, d6 z7 [  H$ h/ ^
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3 I. N  i0 H+ N7 o5 B1 A" u, p
第六十五条 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依法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O! J& e/ _+ ]8 j4 _
第六十六条 为制止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4 ]* y8 Y7 @5 f0 ~. ~2 P
第六十七条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c1 Y  s8 R' B: r- _, T3 r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y! }/ C; K/ k8 L6 ^  G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F7 Q) ~. P& N" }第六十八条 商标代理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 V$ }' q) ?+ @0 b. T(一)办理商标事宜过程中,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法律文件、印章、签名的;
/ \; C7 x" D! v. z/ D8 N(二)以诋毁其他商标代理机构等手段招徕商标代理业务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扰乱商标代理市场秩序的;0 {4 t! d0 Z5 D0 S6 X# q
(三)违反本法第十九条第三款、第四款规定的。
, f* K. s% y. G4 G4 X商标代理机构有前款规定行为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记入信用档案;情节严重的,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并可以决定停止受理其办理商标代理业务,予以公告。
& K5 X5 D) L( I0 m商标代理机构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侵害委托人合法利益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并由商标代理行业组织按照章程规定予以惩戒。7 f- r8 Q- c7 e
第六十九条 从事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秉公执法,廉洁自律,忠于职守,文明服务。
4 y0 ~" K! o1 v4 I7 d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以及从事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从事商标代理业务和商品生产经营活动。
( @' f# k! y4 a第七十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对负责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h+ v6 g  z) [+ P8 {  x  c
第七十一条 从事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违法办理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事项,收受当事人财物,牟取不正当利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 _9 S8 ?- B& ]. L, \5 _; F- N( x第八章 附 则) x5 r: U0 ]& a& f7 `$ Y1 w
第七十二条 申请商标注册和办理其他商标事宜的,应当缴纳费用,具体收费标准另定。
% \7 A+ }5 X2 _  q9 y" A第七十三条 本法自1983年3月1日起施行。1963年4月10日国务院公布的《商标管理条例》同时废止;其他有关商标管理的规定,凡与本法抵触的,同时失效。
法14何珊 发表于 2014-11-23 16: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法]电力法
' `4 `/ a7 f5 X2 l. Y, R第一章总则& T, A; M" Y9 m8 V6 J

1 |  p+ K( @, D% R  第一条为了保障和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维护电力投  n& F2 D' N/ C' k0 |
资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电力安全运行,# f8 \) R/ @4 F6 ~, Q. C
制定本法。
+ w8 `, K3 Y  z& Y ) e  n3 t& I9 I) o$ J# N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电力建设、9 Y9 V0 a: O0 H( K, o$ M( x
生产、供应和使用活动。
* h% S% n* f) x1 i
  ?7 ~% g, y. `; k  第三条电力事业应当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h) `8 B8 w) N1 n ,适当超前发展。国家鼓励、引导国内外的经济组织和个
  Y% o9 ]/ J6 p. K; B 人依法投资开发电源,兴办电力生产企业。1 {1 o! w9 F7 m9 E  i& N

' E4 r9 H$ }! T/ u' X  电力事业投资,实行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 O$ f9 X. [+ J& [1 v, ?7 |
5 |2 q5 }5 J& Y1 b( g
  第四条电力设施受国家保护。6 J0 b% J! z$ }  ]

6 y$ W$ o' [7 h( o. W2 f; K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危害电力设施安全或者非法侵占- t) [3 a: Q9 F: ?& T5 M# W
、使用电能。
# E2 f: j2 m, [0 P! E1 M& Z 5 d$ j# M* j2 A2 c0 ?: R
  第五条电力建设、生产、供应和使用应当依法保护环, V$ `2 D1 f& S4 E# D' c7 {% `
境,采用新技术,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防治污染和其他公% l$ f: g" r, J5 b; q. x
害。# t& p9 v$ O9 z5 V7 S( r* T
" Z0 a" Y/ O8 i1 P6 r) S+ Y
  国家鼓励和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 A, s0 J4 @0 G  ]6 o8 F/ R+ W) B# T
4 V0 ]$ F/ P6 K6 n/ i
  第六条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电力事业的监督
% \, V1 I" A  D) G- i4 U. T 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电力事业- o' j$ ^; z7 b( w4 [7 b
的监督管理。* s0 c) I" p: c' B( @, p
% J) l( \% o& ~/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
: v: f7 k$ @1 a, Y/ u- l 域内的电力管理部门,负责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县级以3 t+ C! @4 q& S/ R" I
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电力事
% V5 t8 s% d' Q( R 业的监督管理。9 R! |9 W! q4 k/ E" P
( K2 w7 t  I; Q7 F% H
  第七条电力建设企业、电力生产企业、电网经营企业
. k( a+ }) w! O  `; z6 M 依法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接受电力管理部门的监
/ o5 ]* ]6 g+ k3 V  z 督。
3 s  c$ ]5 R% M4 W+ v4 z- n0 p' Q
) H& y8 o/ w( w2 J" R  U+ f/ k  第八条国家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 X4 V" X, H: w# h  e6 N
困地区发展电力事业。) L! f" ?6 c9 m5 Y3 N+ }

4 B+ I9 n( N+ v  第九条国家鼓励在电力建设、生产、供应和使用过程8 X0 V/ _2 ?6 |. G& r8 l
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对在研究、开发、
) z& P6 R+ d, y6 G/ `3 k0 K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等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单
) z5 t1 s4 V$ F% ^$ y 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w, W1 N: c# a: T

1 S3 V$ ]/ _7 p2 L  第二章电力建设
  S( }* y7 Z0 G/ L6 o % O8 W# w. q0 K; r9 W, f$ I
  第十条电力发展规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i6 F( Y9 X$ t; P% {% D" `
需要制定,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i* [5 `( L6 d1 ^

& j  r$ F/ \" x% R  电力发展规划,应当体现合理利用能源、电源与电网9 y, M: j8 [# R$ |4 O5 X
配套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 T6 Y4 {' g( y' D& A% |  Z

) S6 y7 I* y$ D* o# Y6 G7 x# b& m  第十一条城市电网的建设与改造规划,应当纳入城市* H' Q: k% D3 ]" S" V
总体规划。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规划,安排变电设施用
6 a$ @! x/ n% n 地、输电线路走廊和电缆通道。
$ K% G# P, h6 k: r" u
: G. ~6 {" A: L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占用变电设施用地、输电线' d. f6 Q1 k; L& w$ \+ m. E
路走廊和电缆通道。4 q) M8 g, ^/ C9 Z+ S# J- U+ T
+ a0 e; E* N- n/ |+ g* m
  第十二条国家通过制定有关政策,支持、促进电力建1 V+ m" H- \/ l& G4 \
设。
$ L. ?: u3 V5 F0 |- C ! C! T, U) b! ?% U" }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电力发展规划,因地制宜,采
7 ^0 s" q% [0 ^1 o( ^. Q% | 取多种措施开发电源,发展电力建设。
6 Q2 y+ X; A( U1 t! o
( O" k8 j' w, j! M- [  第十三条电力投资者对其投资形成的电力,享有法定
3 Q1 h+ V- w! E/ I$ l 权益。并网运行的,电力投资者有优先使用权;未并网的9 X! K+ @0 R' C$ x0 E
自备电厂,电力投资者自行支配使用。% A5 f/ S4 E6 M3 {( w2 l6 ]

0 X; f' }% H$ _! Z  第十四条电力建设项目应当符合电力发展规划,符合
1 d& S4 N3 \/ n' S 国家电力产业政策。
. f( w3 p# S5 V$ Y / D- n' j3 o% h9 \# |% ~' s! @
  电力建设项目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电力设备和技! e1 X. N4 [2 T9 o* V( [2 v
术。) J' k) M6 |, ?! U
4 L7 z; j; Y- y% `6 S3 |
  第十五条输变电工程、调度通信自动化工程等电网配* V* o3 q8 B3 @5 z- G
套工程和环境保护工程,应当与发电工程项目同时设计、# \9 P- K# R( S! d: K( e% v" e
同时建设、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
) B  U$ V  N* D/ X 3 A8 ]* X9 u/ a- N- o
  第十六条电力建设项目使用土地,应当依照有关法律
% C( Q+ E& F- N" W# [1 H 、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依法征用土地的,应当依法支付: D7 E1 x1 u3 o9 [( P
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做好迁移居民的安置工作。
) q" f, J; E  F/ ^+ L5 e
2 X5 y, i1 X: U$ y  电力建设应当贯彻切实保护耕地、节约利用土地的原
) Z8 ]* }+ c, @8 B 则。
3 J, P9 p( x4 m, J
  B/ {$ u; w* d/ @3 G, d. Q0 w) Q  地方人民政府对电力事业依法使用土地和迁移居民,2 a8 S/ e! \7 w- ~7 T$ y& N7 B* X; f1 t) ^
应当予以支持和协助。  N7 y6 `4 j9 Y/ k" P$ p8 y
# Z7 q' a4 C$ M8 u
  第十七条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电力企业为发电工程0 `. Q/ j- g/ v
建设勘探水源和依法取水、用水。电力企业应当节约用水
: F+ i: ~- O( K- v  l# l& C* ^/ h

# o0 F) U5 U6 l( f  d' c  第三章电力生产与电网管理
/ P. f) z( V' V0 P# l
  R7 |" }1 W* Z, d  b4 h  第十八条电力生产与电网运行应当遵循安全、优质、! J' e/ m' q. P8 r7 c1 p# {
经济的原则。. {  k2 m2 Z) S5 K. d* B! {  o

  }& m% p* U" r  z1 I  电网运行应当连续、稳定,保证供电可靠性。
, p, x1 d) F/ g; g0 y, u
7 j9 v; W" ]7 g" R  第十九条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5 f9 n+ Y+ U/ }0 b+ N2 u' [
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l0 x% Y) b8 \& x
4 V1 u1 G- T1 a1 p2 Q  电力企业应当对电力设施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保证
  r1 X% M" e( G 其正常运行。
# {% d$ `% q' q3 F
. l7 `  E- m" r' q  第二十条发电燃料供应企业、运输企业和电力生产企
8 x+ e$ D/ M8 V" n  ~6 E 业应当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供应、运输和接
2 c# I5 }) p7 `# j$ n4 t& M6 J 卸燃料。
/ Q; l7 N6 }2 c( w: [
, e& l+ n2 D: b  第二十一条电网运行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任何
+ J6 \8 P  Y/ n 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电网调度。1 z- T. S6 Z, k4 i' V! y

% U4 `! z6 W  a0 X: g  第二十二条国家提倡电力生产企业与电网、电网与电
& `7 q& @6 ^3 C% _( u- I 网并网运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电力生产企业要求将生: ]) g+ x9 ^" k6 R4 O
产的电力并网运行的,电网经营企业应当接受。% s6 t  M. G+ e5 }* ]

5 }; V( b5 F6 p  Q; f' k  并网运行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电力行业标准。
/ g  T, U+ N. {, Z. z : g6 |, l3 z) r; o' h# L
  并网双方应当按照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和平等互利、  X& Z+ \0 L8 X9 Y
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并网协议,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 R% C- m$ {# S; J" V ;并网双方达不成协议的,由省级以上电力管理部门协调
2 r+ r" \( j+ {7 l% y! f 决定。4 b+ A; _  X& I6 Y4 C% v, ^

) L3 w7 z& F  \# f2 p5 [- |6 ?  第二十三条电网调度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依照本法的1 W( ~1 p# H- G* A6 ^3 O3 ~
规定制定。
& c# V) ]$ H5 P2 S7 m0 N7 D
4 ^4 M) s2 O+ k0 h  第四章电力供应与使用
* G4 _1 H# q( Q' A* t. g
5 L5 z2 H( B. ^. A  第二十四条国家对电力供应和使用,实行安全用电、$ {% d* S6 X4 d
节约用电、计划用电的管理原则。/ q: c& l8 R' F# p

: y  e9 E) C- c2 X" A  电力供应与使用办法由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制定。" t1 f1 Q! A8 O1 H9 c( o
6 J7 E. u$ B& F/ [
  第二十五条供电企业在批准的供电营业区内向用户供
* R7 V% j( r* o7 B% | 电。7 O3 ], {* Y9 P' D) Z1 k

$ l) E1 a3 e2 h' c& V: R  供电营业区的划分,应当考虑电网的结构和供电合理1 [% t" A+ [* s+ @& d
性等因素。一个供电营业区内只设立一个供电营业机构。( e9 x1 v  w& C/ }

, g7 A7 ~& d1 {8 ^2 \  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供电营业区的设立、变
" j1 h( }  m9 v" h6 \+ }2 s% i 更,由供电企业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A8 o7 ]' _9 R/ Y# `
府电力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由省、自
  n$ K/ b: O0 W  m: _( Y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力管理部门发给《供电营业许可
/ m  P; D7 Y! W3 C. G/ N: l) d 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供电营业区的设立、变更
2 Q6 P6 M/ ?2 X5 b) O' e ,由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供电营业许可0 Y* a4 M; ?, h0 z
证》。供电营业机构持《供电营业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
. J. ?" D! F; u$ S3 D1 }; @ 理部门申请领取营业执照,方可营业。% K9 z0 O6 p2 o* v" o# N' a
+ C0 D5 ?3 w2 o8 Q  r) C) D
  第二十六条供电营业区内的供电营业机构,对本营业* l. V, u/ m6 X( i' p& j* N# c! a
区内的用户有按照国家规定供电的义务;不得违反国家规
9 K" u( X% W) p9 T. s 定对其营业区内申请用电的单位和个人拒绝供电。7 `& x2 |. F- R- V7 B" q

! `4 D$ Q8 y2 _# c- f5 [  申请新装用电、临时用电、增加用电容量、变更用电
, Y/ V4 X- U  o  p. I! l 和终止用电,应当依照规定的程序办理手续。
! Z* ~- B; ]; K; ?2 g9 q- D: i
) A, }: u7 G( ^1 _: |+ o% k  供电企业应当在其营业场所公告用电的程序、制度和  f# M" q' L/ {
收费标准,并提供用户须知资料。& f7 |! ~& G$ |; H7 W5 _

" N* d, |+ Z9 `' g# A! i  第二十七条电力供应与使用双方应当根据平等自愿、& E8 e' Z, L3 V0 e7 R2 T9 |2 u
协商一致的原则,按照国务院制定的电力供应与使用办法! _' {! o7 z8 @4 K* f# Z
签订供用电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 ]( W, m% i* q+ L: y7 M5 m: R
8 V* X( P4 c- t8 H, V  k0 A  第二十八条供电企业应当保证供给用户的供电质量符9 n* Y1 \. P  S8 G
合国家标准。对公用供电设施引起的供电质量问题,应当
1 w$ s) p) Z/ D, X) H4 |" k 及时处理。
9 d! Y0 M2 G2 s. E) a" I 8 l4 J* I6 p; a! ^, @. J2 b; i
  用户对供电质量有特殊要求的,供电企业应当根据其
  a# b8 R! Z) _# Z9 h; C- E 必要性和电网的可能,提供相应的电力。
; n. E; Q6 F5 h) y* r1 W6 } * n/ n  _  Z& z$ i) L# `8 ~& O
  第二十九条供电企业在发电、供电系统正常的情况下
( G' {+ B8 K2 m1 H, L7 w# O ,应当连续向用户供电,不得中断。因供电设施检修、依  ^8 Y; Q- ^4 K' G) J6 v
法限电或者用户违法用电等原因,需要中断供电时,供电( Z0 ~2 S6 Q  f& Y: N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事先通知用户。5 l0 }6 |' g' n- F# M

: w% L0 b  F  t  用户对供电企业中断供电有异议的,可以向电力管理
8 J( T, ]1 W. B0 G( L; t 部门投诉;受理投诉的电力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r* j# l  u6 d7 J( d0 a% T
+ w2 A( X& J4 U# g9 @2 ~
  第三十条因抢险救灾需要紧急供电时,供电企业必须
0 g, ^* ?. o+ [, O7 d6 `/ i8 M 尽速安排供电,所需供电工程费用和应付电费依照国家有: R! ^6 y9 B0 {" o! U
关规定执行。9 l# c* {8 P/ @6 C3 e% |' m; t

/ n' y7 l' |1 y- ^% F% i, Q  c  第三十一条用户应当安装用电计量装置。用户使用的
4 {6 V4 m+ e( }5 M0 ^ 电力电量,以计量检定机构依法认可的用电计量装置的记
6 T/ x0 A1 x& H  d; [7 i 录为准。) K! v; ^. @2 ?- x5 ^5 v7 @. ]

7 a1 u# Z1 F& v; [7 u! a  用户受电装置的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应当符' E' F$ c% v! I3 i
合国家标准或者电力行业标准。' A- ]5 [9 o1 [( ~! j9 B

" K% B& o: d8 t/ \% R. V  第三十二条用户用电不得危害供电、用电安全和扰乱
  \' g* {% M* U( y4 w! w( r 供电、用电秩序。
% a' D" Y" w0 }6 H! ?4 }) M% e   N/ O" A( ~" C. A2 O
  对危害供电、用电安全和扰乱供电、用电秩序的,供9 D% m1 W/ T) I7 B4 W$ x
电企业有权制止。
% k* x5 R8 T0 Q/ G4 s2 n4 i4 d# n
1 i! Y. D  H  m  a" C3 m, L; j  第三十三条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核准的电价和用电
- k# B( K4 h3 E* ?9 r5 H 计量装置的记录,向用户计收电费。
1 L5 H: i1 \  M$ P% t
4 ]0 F8 Z. \3 s  供电企业查电人员和抄表收费人员进入用户,进行用
. v6 k. n- C7 m- n; O9 E: r 电安全检查或者抄表收费时,应当出示有关证件。& W0 i7 J/ n4 L% [

1 \  F0 {9 [6 z5 x. ]5 G  用户应当按照国家核准的电价和用电计量装置的记录
. U, I/ H) h! H8 B; M ,按时交纳电费;对供电企业查电人员和抄表收费人员依
1 p4 ^, P3 W9 p3 o' ~4 A' L) U; d; ] 法履行职责,应当提供方便。
. C% r- d' {: ? * ?$ i+ J: k! e! d
  第三十四条供电企业和用户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2 M0 z& G7 X: g8 F0 A. |1 g, Z8 P 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和计划用电工作$ H, N- ]  B' R4 ~3 L+ k

4 ]! j  b9 _2 V: W) O( L# C; z - `& _& \  p' \- ^6 p- x7 P+ F
  第五章电价与电费4 D" M- t" w1 Q2 D

* u) _& J6 P9 ^7 a+ _* t  第三十五条本法所称电价,是指电力生产企业的上网
/ s% c5 u: B. B( o4 U 电价、电网间的互供电价、电网销售电价。7 V2 F8 a2 ]8 J1 ]

/ P: Q* k" }9 o  电价实行统一政策,统一定价原则,分级管理。
4 x, I7 s4 L) S4 |  \
% Q- G! d$ n; F0 i  第三十六条制定电价,应当合理补偿成本,合理确定9 S& B& i, H8 Z: w- h
收益,依法计入税金,坚持公平负担,促进电力建设。! v( N5 }! x% e5 t# r) p/ q

0 N/ a# d( H5 w. E# P# @9 P9 j+ z7 l  第三十七条上网电价实行同网同质同价。具体办法和
" Y+ c8 [* [. \9 v 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i4 |+ r; r# n/ R' D, e# s: r. I
. @) Z1 q% H( p6 M) P
  电力生产企业有特殊情况需另行制定上网电价的,具
9 \7 [; {5 H) i4 _: T 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0 j* n5 e$ f5 U5 c' e3 O# o
- L6 Q0 O3 V; [& T- E* i+ X% \  第三十八条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电网和省级电网内; ~) Q5 @& M% O: [3 d+ I, D
的上网电价,由电力生产企业和电网经营企业协商提出方
: N  E- l' n0 E! s6 ` 案,报国务院物价行政主管部门核准。2 ]0 C8 E0 {2 n
: [1 a" ~! ?4 x2 n) E6 U
  独立电网内的上网电价,由电力生产企业和电网经营
1 X% {$ y9 E2 {1 ?) I8 o 企业协商提出方案,报有管理权的物价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 U$ @" W' {, Z) c( q* k4 c6 U4 H( x) K1 N1 ^/ Z
  ~5 |% `2 H6 h5 A0 ^
  地方投资的电力生产企业所生产的电力,属于在省内+ w: i  r  p2 ]; m- O
各地区形成独立电网的或者自发自用的,其电价可以由省, d! b. m2 l' }* R2 d$ x: w" k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
  E5 ^2 }% N6 k6 v& X ( D5 d' b: w* F! ~- a$ G
  第三十九条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电网和独立电网之* J5 X; u, |3 \& y
间、省级电网和独立电网之间的互供电价,由双方协商提
* M0 \, l' E# N5 I0 r7 K 出方案,报国务院物价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核
6 u4 e1 p) Y" M- c4 q  f 准。
' g* B2 k& d4 [4 m
  d: P% D. T) o. q/ `0 S1 C' x+ y: z  独立电网与独立电网之间的互供电价,由双方协商提1 X0 p: Q. J6 h2 W/ n
出方案,报有管理权的物价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 |, n$ }7 e/ C/ u

# @+ Y2 I& j: d! _6 \- e* F# _2 I  第四十条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电网和省级电网的销
6 y! {: ^7 f6 }1 {3 E 售电价,由电网经营企业提出方案,报国务院物价行政主
; A9 q, `; X9 n% M+ i 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核准。
+ X- ~* Q  U8 t* @  y+ ]   b2 o- {) c2 J, g; ?$ l5 r
  独立电网的销售电价,由电网经营企业提出方案,报
' v& q8 H' D  f( t. r% M8 i1 N 有管理权的物价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h0 ?2 z' e& q3 `

6 H$ i* K5 v' W- X' d0 A. a  第四十一条国家实行分类电价和分时电价。分类标准
- G( M: @; s2 i- S) E& U 和分时办法由国务院确定。
4 m2 B1 [! [' Z  ?
# w6 b: v5 `1 O6 H; w$ [; V  对同一电网内的同一电压等级、同一用电类别的用户
/ w2 s) F5 G' O  X0 H% h ,执行相同的电价标准。
; H+ i& `( o7 R5 ]8 L. T/ e
. {4 k7 |# l; a- T* `$ G9 d  第四十二条用户用电增容收费标准,由国务院物价行' f& x4 ?2 u  `% }* H9 ~' S6 T4 U! p' W
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制定。
  X2 q2 E4 X1 I  ~! ]  p
9 X/ T0 M* d  K7 F8 G% i( a; g  第四十三条任何单位不得超越电价管理权限制定电价
" X# F% w9 h+ L- ~ 。供电企业不得擅自变更电价。
0 t2 {; s/ {! x" v
8 F7 Y2 C8 B  o" g3 _' [  第四十四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电费中加收其他费7 H$ S5 _5 J6 _, N/ z+ K7 |* o9 `
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按照规定执行。
6 _9 Y0 T8 X3 a: R# S2 W: w
- W- S  b3 `) R. i  V/ w* \- ~  地方集资办电在电费中加收费用的,由省、自治区、
. v% B( n9 ?0 y2 p3 g* O2 h 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办法。; }  O, R; j! U6 I. j4 J

- L# w6 w1 D( A0 `  禁止供电企业在收取电费时,代收其他费用。$ t8 @* ]3 F/ s# ?

' P0 E6 ]" [. S+ L, E  o6 {1 s  第四十五条电价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
' `+ f3 g" b, i7 g# u 定制定。
9 _& N' ?9 G6 _3 s
/ }1 b; x& F+ q, z1 a4 y  第六章农村电力建设和农业用电' F1 w3 j4 R9 V3 S* w  ?( l+ e
1 i9 U% n  h8 y  U+ G- g. R
  第四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农) O" K* L3 G) w' S: L, _& ^- p- U! |
村电气化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当地电力发展规划及国民/ F8 ~7 D( x  r. i  T4 L  L' j
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6 l. s6 v! R% @# ]" i) _/ ?
" Z, ~* \# u- ]( ?; X' t% ]# e
  第四十七条国家对农村电气化实行优惠政策,对少数9 l, z8 p+ U. W1 F; Z
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村电力建设给予重点
# v4 o3 w/ x" ~0 w5 h- O 扶持。4 B( f) O$ _1 x
% t$ B; B$ j: _6 I  Z3 [0 `
  第四十八条国家提倡农村开发水能资源,建设中、小( W1 S' o4 ]4 I- z3 u
型水电站,促进农村电气化。
' g& `0 L) K$ \
7 i1 X- H! ?! D+ g) Y. j5 \" M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9 R/ g; E6 n& e1 _! f( f7 C
物质能和其他能源进行农村电源建设,增加农村电力供应
  E( X$ |) p9 I. L3 C7 m! Q, {9 B  ^8 h7 `6 n
" _6 y/ w7 e2 Z" x' w! d
  第四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经济综合主管) W) x1 N9 J& l, A9 Z- M
部门在安排用电指标时,应当保证农业和农村用电的适当/ g) |, x' i! @) i" v9 l( Q1 x
比例,优先保证农村排涝、抗旱和农业季节性生产用电。
) @: ^5 A# l' H; S+ n
2 D" O. T3 w0 A* B7 T& {+ L  电力企业应当执行前款的用电安排,不得减少农业和+ A+ g+ J' K- S; `9 h0 y
农村用电指标。% a" z3 m! Z* p% ?/ |, {
  W$ j  w" a5 @0 i( d: a
  第五十条农业用电价格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确定。
& Q7 z8 A* Q+ [" r1 o; b 1 E& X0 D( F9 B& t, m8 y5 Z
  农民生活用电与当地城镇居民生活用电应当逐步实行3 W7 q  g9 x1 k
相同的电价。5 g4 w+ x0 @3 \+ T3 ~1 A2 E
3 ]! G7 ]! v0 o6 y( f2 X4 P
  第五十一条农业和农村用电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依照( T$ K8 i6 p' {3 ~2 D' _
本法的规定制定。
+ L4 r% E- A% \8 E 4 M& n% c, m* j* T2 z4 t$ E
  第七章电力设施保护
  h! _& D( C' u2 B& f( `5 ^" ] 0 m0 U, W! m9 n* \
  第五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发电设施、变电; c# s& K2 T6 g, o
设施和电力线路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h5 {: ]. |: ~* z: W% G
& D( g; Q- k" t  z# M, ^; W! f4 b
  在电力设施周围进行爆破及其他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 m1 J4 P3 f- _
全的作业的,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电力设施保护的规定,  i/ C! F" T' q7 |6 A
经批准并采取确保电力设施安全的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 w9 {$ r2 w5 [0 A& e

- p2 J5 I6 P2 `* C1 K & b7 R- b/ q$ N
  第五十三条电力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电力设/ f( L* q/ Y  _/ j; ~8 M& x
施保护的规定,对电力设施保护区设立标志。
  E7 X3 D( M9 b8 e0 b. N  f) g
7 ^( p1 m, m! w# M0 v9 q* Q'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 j' `! u0 m- O* ?2 d2 \
修建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不得种植, G2 O& L1 H+ A7 u( b
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植物,不得堆放可能危及电力设
& L& y# @0 C3 l8 I 施安全的物品。" c: m: _' n- N: J7 P/ z- }3 j7 p
; R3 M. a1 m! }; q- ^% O  m# h
  在依法划定电力设施保护区前已经种植的植物妨碍电
' J) t& Q3 T4 l9 H 力设施安全的,应当修剪或者砍伐。
2 P! Q0 j2 B, @% Z6 g, b4 h" B 8 \: g6 n- i+ [) u( r
  第五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需要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7 r+ `9 X& T; Z, }1 K: b1 D, m, V
施保护区内进行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作业时,应当经
# J5 d& }1 T  |- V3 n7 S 电力管理部门批准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8 o! d7 u+ K0 `) N# A) G

3 G4 }/ |* R. M* I  第五十五条电力设施与公用工程、绿化工程和其他工% F" T# N9 o. ]" `: z- S; x
程在新建、改建或者扩建中相互妨碍时,有关单位应当按  U. s+ K: v1 @/ H1 a
照国家有关规定协商,达成协议后方可施工。
3 q" p, h+ _# E) z8 O
" ~# R2 y- G. g  第八章监督检查! \& y& ]6 ]% I

$ p+ ?/ f, k2 I) C  第五十六条电力管理部门依法对电力企业和用户执行
* m/ Q2 a3 M7 z; e7 P: v( N: K 电力法律、行政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x* Q3 l: T3 I) Y- Y  t
( x! l. o& N) @
  第五十七条电力管理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配备电
' ^& f# P2 U" c3 f- a" J 力监督检查人员。
  C. \* r' M# I1 Z  R- s" W/ T& G  { 6 }3 [/ ~9 g# V/ O; \
  电力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公正廉洁,秉公执法,熟悉电/ p6 q0 g3 p" r. M1 N
力法律、法规,掌握有关电力专业技术。
" t6 w9 B  X: _  Y: C
, ]: v( @+ c: V3 ?) g  第五十八条电力监督检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时,有权/ y; }( b# r, v
向电力企业或者用户了解有关执行电力法律、行政法规的
: ~6 f# L5 \1 P. t2 G, u7 h: m3 w 情况,查阅有关资料,并有权进入现场进行检查。  ?- C" H: L% I; X! I

# D' j1 `! _6 ]: |  电力企业和用户对执行监督检查任务的电力监督检查
. K, e$ l- h! B 人员应当提供方便。
2 l' ^! M- m! Q; l2 k6 B$ l
+ ?( u5 v5 s3 C2 X. O( c  电力监督检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证件。- o& C# c) T& T& d! H

: }) o- s% b" }5 x! I  第九章法律责任: {* m( B# c" U- q5 \( E, F  N
& c; u7 i4 I" p5 H* h3 f) Y, i
  第五十九条电力企业或者用户违反供用电合同,给对
) s$ j& o) |/ r- S. y 方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F% O1 m8 k2 ^3 C
( R# B  a* d2 O: {! l3 e3 g: d7 `  电力企业违反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的
+ d) B, X; K& ^5 [6 d7 E 规定,未保证供电质量或者未事先通知用户中断供电,给  y: j6 X+ l' |+ h) W3 w, N& P
用户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Q# G) d, O0 V/ M , ~- P2 S) Z& ~+ e
  第六十条因电力运行事故给用户或者第三人造成损害
9 f: B1 C/ ^: @7 q0 Y1 a 的,电力企业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9 B7 N$ y" q5 v+ W; z$ T 6 g/ V- X# l6 w/ x
  电力运行事故由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电力企业不承
+ D) E7 r! C" m 担赔偿责任:  l% c+ Y2 Z1 d# I4 A8 k

* y3 w" v& D9 ^2 p% u  (一)不可抗力;! L$ ~/ t, H; ]  q0 n' y. V4 s

, @2 k1 a& G  e3 I. g& `( x, P  (二)用户自身的过错。2 W9 k' Q4 c7 c2 S8 w$ }

. k: }& y! p4 x  因用户或者第三人的过错给电力企业或者其他用户造. q! c; B$ ]8 O* z. J' X
成损害的,该用户或者第三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b! s' K+ c. ]$ E

2 Q0 q- \+ F2 z& e& V  第六十一条违反本法第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非法占" Z" a% k* ~$ K) j* S* M# N7 y7 A6 W
用变电设施用地、输电线路走廊或者电缆通道的,由县级. |5 |% O' X! i7 h0 T+ i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强制清
* e& @+ ?& f# d 除障碍。
8 H9 {) x( G, c$ {' `
7 \, K: P6 Q% I: D: G  第六十二条违反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电力建设项目不
4 E, f8 ~0 r+ ^" Z7 g 符合电力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停
; q) @$ ]& w/ x" I 止建设。; w5 [2 ?, K; v0 v
; A) O# H5 d# `5 x# y" b
  违反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电力建设项目使用国家明令# X: \* O- i: u! E9 Q
淘汰的电力设备和技术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使用" E; N+ l' ]/ t& N% j4 V
,没收国家明令淘汰的电力设备,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0 n- }) W/ i) O7 o' |$ W! K3 ?* _  S2 n, }0 B' I5 B4 L

, q+ z+ G% ^" E5 E1 p0 J3 \% N  第六十三条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未经许可,从
. w* V4 {# G# W3 ~& J* P 事供电或者变更供电营业区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 |6 f; [- m) e0 C ,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
& b- l; ]1 i( g) G4 Z
- G. c  v0 [, r1 q. N! N  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九条规定,
, O3 S0 p! w; j1 M 拒绝供电或者中断供电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
! ^/ M" V$ W( i4 |! w: j/ `4 C 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对有关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
/ ~4 q4 _( H& v6 R 予行政处分。
) m, j1 I8 f  W9 G* y: a/ Z 2 H# \$ Y7 s: ]0 G2 u% }: J
  第六十五条违反本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危害供电、用
) s& F+ D7 c* j6 B  u) _! ? 电安全或者扰乱供电、用电秩序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 Z7 A3 c* m4 o2 P! e  o* T* o* i
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或者拒绝改正的,可以中止供
- ^" E* `  F; j  }% S% ^; W' [0 @ 电,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 h5 m6 q) I# o& }' A) f
) }$ c% H2 l/ G9 P& `  第六十六条违反本法第三十三条、第四十三条、第四
1 {8 P) k. {5 U7 f0 A 十四条规定,未按照国家核准的电价和用电计量装置的记9 a% W; s+ ~6 a( K- L7 H
录向用户计收电费、超越权限制定电价或者在电费中加收
9 k- B8 |) K% |5 I/ G 其他费用的,由物价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返还违$ d' k: p/ y' G
法收取的费用,可以并处违法收取费用五倍以下的罚款;
4 U- Y% N7 Q0 ]+ F0 m- t$ @; F 情节严重的,对有关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
4 |2 G2 o8 e' {+ | 分。
) W$ x# {! x# j9 Z ) V0 l% R4 A: R: |. C3 z5 O0 Y) Z  N$ _
  第六十七条违反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减少农- }( }7 B2 Q( |) }; f: {' g
业和农村用电指标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2 p! A% [5 m0 p7 y6 o
重的,对有关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造. I6 i0 E4 Z" F6 {4 q9 Y, B! u
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7 a8 F' t1 W0 s

: }% D* g/ s: h' R1 w1 i  第六十八条违反本法第五十二条第二款和第五十四条
; F- n' S: r" r 规定,未经批准或者未采取安全措施在电力设施周围或者
, D: Y6 I3 F# a3 s2 e 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进行作业,危及电力设施0 J( a; P+ `+ _* E
安全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作业、恢复原状并赔偿) W8 C6 o" }8 Q; ?7 e" ]/ ?
损失。
8 ^! Y& W" c, ^ + h8 A7 I$ l# }5 ^( j5 Z+ W
  第六十九条违反本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在依法划定的
( Z' c- l7 s& d3 ]& l! A' { 电力设施保护区内修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种植植物、堆" j6 z0 z- }- {4 C6 t* s& m
放物品,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责令强制
: Y5 p0 I2 j$ I" \( G( v/ n 拆除、砍伐或者清除。
2 |& C' R/ o+ S9 z , v9 V+ l- O3 `
  第七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
+ L! P5 V* e9 V7 W$ m ,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9 C$ z8 _0 U/ D" Z/ c. U. U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 N8 b1 x* B$ \6 r

7 n/ @% c+ r6 q, q" d$ o( j2 z7 J  (一)阻碍电力建设或者电力设施抢修,致使电力建
; h: u9 l7 H; S0 P3 ^7 Z% t, g3 A 设或者电力设施抢修不能正常进行的;1 m" m3 q( {8 B+ i  t( y
4 i) {! f9 [, `7 ?
  (二)扰乱电力生产企业、变电所、电力调度机构和
. g! C! t2 s& U' [, f 供电企业的秩序,致使生产、工作和营业不能正常进行的
9 u: r% ^* w& C8 F" R/ E; k' W; u

; j# y- G& S# \- h- H9 P  (三)殴打、公然侮辱履行职务的查电人员或者抄表: x: d8 `9 [8 R
收费人员的;
9 y5 |" R3 P1 {9 W4 T / a' }( f9 o* v) |2 J1 |0 M/ F. \
  (四)拒绝、阻碍电力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 [9 U4 E$ o- Q. Z6 j) A6 ^
- k5 |1 S7 P% W
# \& e' K  s& i' K. E  第七十一条盗窃电能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
/ |4 r* }! K7 [9 t' s3 G 法行为,追缴电费并处应交电费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 O7 a* ~/ B  W- Q" I
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或者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 O$ p6 A' x% A6 l1 d* N. a0 m
定追究刑事责任。
. D; d- j6 t5 K/ p* v% j- c! d
2 q  R4 Z; g& B* z3 P  第七十二条盗窃电力设施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电力设1 Y2 |" l  v+ a; x4 Y& W3 M; D
施,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九条或者第一百9 P7 B1 H, U" e6 `$ O( K
一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x9 b9 N1 x% \" x

- a0 _# s( r& v  第七十三条电力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
- P$ b8 H: P& C2 {9 G, r 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 Q6 o" O6 a" z% {
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5 ~$ b, E9 `# d
; \7 _8 V. n$ K/ n3 k4 ?7 e  第七十四条电力企业职工违反规章制度、违章调度或2 t2 u; f! F) i' Z
者不服从调度指令,造成重大事故的,比照刑法第一百一4 o2 p$ I4 V3 u. @
十四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8 i+ P1 }0 z& O' ?
$ w. d- Z- K6 T  电力企业职工故意延误电力设施抢修或者抢险救灾供/ u0 D6 u3 F/ K+ ?: L" a
电,造成严重后果的,比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追
! }- @5 r- r  T- Q9 V1 H. W5 ~0 B 究刑事责任。) t! F  i1 w; R  z  t

( {6 _) U6 F0 k; Q) A5 A  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查电人员、抄表收费人员勒索$ k0 N$ w. E  e! n( G. K7 [; |( N
用户、以电谋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
& h- Y* I  G7 H# c$ q 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N/ G: A$ p7 _+ o5 L

( }( l- z8 l; W$ [$ F- \' n  第十章附则
  o3 ~1 l8 |: m" {/ P9 J6 H ' Q0 L& k% k2 t6 z6 Y& e
  第七十五条本法自1996年4月1日起施行。& s2 D9 C1 V/ `: e8 H. a
3 R  V1 b' i2 z6 H3 E2 Q
  附:
+ S& }, V/ U5 s  R! @" [+ k; A
/ F; t8 S, W- M: m, G  刑法有关条款
6 Q9 t( a. u, @; p
; o8 y' X" f* R. z  第一百零九条破坏电力、煤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
9 T; S  y, z8 O( X# s& d# I4 P ,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
* ], z2 O$ O6 ?( t. c6 m( F  D 以下有期徒刑。- J5 B, n$ p' B& v
8 D5 f1 ]2 Y0 `" c  _6 w0 x1 M
  第一百一十条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备、电力煤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b( L. Z1 ?/ \4 T: c% p2 }$ b
、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E) D' b! `6 T" }
2 r* e8 P# g3 S. `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7 I8 V/ q( Z# h( g" ?
1 _: F) w# F3 l( r( l7 @0 K  第一百一十四条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
8 a% L. v/ C" P9 X" w0 q 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 T: Y: M4 c* d
,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 E% y- O. J3 O4 K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
9 v. K6 g1 _0 ?8 x; z- H 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Z$ b, @0 K
  q2 ], d. s0 ]% Q2 e
  第一百五十一条盗窃、诈骗、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
) t" D8 j4 A9 w& ]% t7 | 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 d  N2 F5 J* ]) o) Q' o$ H1 m  u% |
, @4 \: P/ S' D
  第一百五十二条惯窃、惯骗或者盗窃、诈骗、抢夺公. I6 ]" [8 \; S. Q: t" [2 t/ O9 g
私财物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8 b2 E4 x+ Z; ~4 t2 |! U/ r
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 f9 d. X5 {2 K, n" k- n
处没收财产。
& [9 t  ~) e: @7 _5 o$ _. I
法14朱明旭 发表于 2014-11-23 16: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2014年修正)]第一章 总 则
: H' y1 r& Z! \. G0 \第一条 为了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p* \6 K1 t8 |1 I* i6 |$ w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股票、公司债券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交易,适用本法;本法未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6 h- Z1 s9 D) a" U) I0 {政府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的上市交易,适用本法;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V: J% g/ |/ l0 q3 U8 E6 r
证券衍生品种发行、交易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依照本法的原则规定。% B! c5 q! \* `. W) q9 B
第三条 证券的发行、交易活动,必须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7 z& m* \: m1 V/ i
第四条 证券发行、交易活动的当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应当遵守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6 N3 ~4 e/ w. m# H6 P+ S
第五条 证券的发行、交易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欺诈、内幕交易和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
  g  t# P0 R0 q4 n; ^第六条 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3 l* c$ n7 ~4 x, p; W: \5 E5 u. t8 v
第七条 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
3 y# n% Z! d( n6 c2 n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根据需要可以设立派出机构,按照授权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 m) k3 |6 I" l0 w" |9 u: f8 z  p第八条 在国家对证券发行、交易活动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的前提下,依法设立证券业协会,实行自律性管理。8 Y  i" W. A& E/ w2 q4 W
第九条 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对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进行审计监督。7 X! c1 R1 ~2 k+ \3 x# @
第二章 证券发行3 m, y9 x- Q; J1 M7 ^
第十条 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未经依法核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 S  T" b* |: }& F+ z1 U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开发行:! p2 X( O; Y! L* l0 m( a; m) I
(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
7 w3 `$ c. |8 r/ ?6 l) V; i(二)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的;( i1 z5 E' G" G3 |6 k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 b% {& s( k; l" D9 r
非公开发行证券,不得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
0 `$ [+ I; g" y第十一条 发行人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依法采取承销方式的,或者公开发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实行保荐制度的其他证券的,应当聘请具有保荐资格的机构担任保荐人。
" v8 @& M, ?' u' E0 V保荐人应当遵守业务规则和行业规范,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对发行人的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资料进行审慎核查,督导发行人规范运作。
4 l$ m9 n' S7 r+ N4 W% Z+ c: @5 }保荐人的资格及其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 R# D0 X, y2 B6 r
第十二条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募股申请和下列文件:/ }1 K/ U+ k2 o7 x+ w# t$ X
(一)公司章程;
& s+ a* H- S: r+ A(二)发起人协议;9 i4 X; D! p' u. @, ?
(三)发起人姓名或者名称,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数、出资种类及验资证明;& _# b$ J$ B, A5 k3 ~8 ~0 [
(四)招股说明书;/ E! @, N  [1 }6 L' P
(五)代收股款银行的名称及地址;/ l: \# W- [6 f( }8 I
(六)承销机构名称及有关的协议。
9 x- H# X# W/ b3 I9 g9 J依照本法规定聘请保荐人的,还应当报送保荐人出具的发行保荐书。
4 V/ P5 j1 ~# ]/ S2 b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还应当提交相应的批准文件。
6 b( ?, }% p' x  j" f" Y$ O' q" C第十三条 公司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 N8 H( P1 L9 Z(一)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
$ n/ o9 i0 x: N$ e9 A# @# W4 @/ [(二)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
; ?! H$ _$ v) W' V% n3 m(三)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 x5 y% S& Y8 A6 b* l4 s
(四)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R: q. Z: E: x. k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5 @: @& f) b% v( _( p4 `* s第十四条 公司公开发行新股,应当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募股申请和下列文件:* j- ?( M5 }5 t* y& `
(一)公司营业执照;
/ h- O" k8 E8 T& @1 I. Q" I(二)公司章程;, q- f' T% w+ M4 W' V, V! N& N
(三)股东大会决议;  f3 K& q+ R9 n+ K, z! n, Y" _
(四)招股说明书;
' g* i: r% k: F3 @  j(五)财务会计报告;, J& G6 h: J4 J4 ]9 ^6 F" [* S" P
(六)代收股款银行的名称及地址;- T- A- V$ i9 s3 N& P% V
(七)承销机构名称及有关的协议。; ~% }0 p! J! H0 b" d
依照本法规定聘请保荐人的,还应当报送保荐人出具的发行保荐书。
: f( ]- F  @- {/ P6 D$ c第十五条 公司对公开发行股票所募集资金,必须按照招股说明书所列资金用途使用。改变招股说明书所列资金用途,必须经股东大会作出决议。擅自改变用途而未作纠正的,或者未经股东大会认可的,不得公开发行新股。) \# S& \* I$ n1 e- p
第十六条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8 {# C3 Y; c# z+ E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三千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六千万元;
& q/ @2 }* u+ m" U1 F+ o; F# ~(二)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四十;8 J2 g; `- z3 S$ `
(三)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2 }  t8 F2 j7 z! W' k% W  u
(四)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 _1 |9 f) O6 N" Z) ~7 t(五)债券的利率不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 _) H1 A+ q+ j(六)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7 ^% C% p4 m) ~& D6 i) w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必须用于核准的用途,不得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 `* S7 o1 L( |9 p* d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除应当符合第一款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本法关于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 l5 c2 u0 }# U7 a第十七条 申请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向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者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下列文件:
3 A& t. U( o4 a' D(一)公司营业执照;. S" k) u) H& f. p' E% n
(二)公司章程;, ]# J9 `  b! l" F9 m
(三)公司债券募集办法;
' F9 B4 R* ~4 G+ [" q2 g(四)资产评估报告和验资报告;% S6 ^# V; n( r0 \2 }
(五)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者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文件。
# E, A( s* u" D  A依照本法规定聘请保荐人的,还应当报送保荐人出具的发行保荐书。8 d- s# A% }0 M/ f5 l- Q, l' Y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再次公开发行公司债券:
9 U, _! `1 r5 z+ i(一)前一次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尚未募足;+ E) p/ R1 m% u8 M6 P
(二)对已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或者其他债务有违约或者延迟支付本息的事实,仍处于继续状态;
* a+ g- n: ^% _; N) P- c7 x; J(三)违反本法规定,改变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所募资金的用途。
8 h% B6 b. C7 I; r" n7 O& ^第十九条 发行人依法申请核准发行证券所报送的申请文件的格式、报送方式,由依法负责核准的机构或者部门规定。
* I+ `% n9 O0 ~( k第二十条 发行人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报送的证券发行申请文件,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7 Y* D! A" K, v) X; J8 A2 v为证券发行出具有关文件的证券服务机构和人员,必须严格履行法定职责,保证其所出具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8 ^6 ~. B' M% G7 B第二十一条 发行人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在提交申请文件后,应当按照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预先披露有关申请文件。# s4 Q9 M+ G7 V8 \1 x. ]
第二十二条 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设发行审核委员会,依法审核股票发行申请。% |, X$ t" i% L& d9 j
发行审核委员会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专业人员和所聘请的该机构外的有关专家组成,以投票方式对股票发行申请进行表决,提出审核意见。' Z( i8 b" T; a% f% R0 t
发行审核委员会的具体组成办法、组成人员任期、工作程序,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
# Q, P! P4 }: |* U; j) }. T7 z5 K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定条件负责核准股票发行申请。核准程序应当公开,依法接受监督。5 |9 E4 U- F- [/ ~& r: X/ c0 F
参与审核和核准股票发行申请的人员,不得与发行申请人有利害关系,不得直接或者间接接受发行申请人的馈赠,不得持有所核准的发行申请的股票,不得私下与发行申请人进行接触。! P2 z& q: W0 ^: W: L6 i* ]
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对公司债券发行申请的核准,参照前两款的规定执行。0 v0 s" d' K" Q1 K- ?: D
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应当自受理证券发行申请文件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作出予以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决定,发行人根据要求补充、修改发行申请文件的时间不计算在内;不予核准的,应当说明理由。5 P+ J5 d2 p9 ?3 G  |  {
第二十五条 证券发行申请经核准,发行人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证券公开发行前,公告公开发行募集文件,并将该文件置备于指定场所供公众查阅。
) ~& H9 e: w* p, e* e发行证券的信息依法公开前,任何知情人不得公开或者泄露该信息。
' j, O( [  l$ g; ]% y1 C: @发行人不得在公告公开发行募集文件前发行证券。0 M- n. N$ L; Y6 N" K
第二十六条 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对已作出的核准证券发行的决定,发现不符合法定条件或者法定程序,尚未发行证券的,应当予以撤销,停止发行。 已经发行尚未上市的,撤销发行核准决定,发行人应当按照发行价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证券持有人;保荐人应当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 没有过错的除外;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有过错的,应当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责任。9 F# E9 t! u  w! E$ a! \
第二十七条 股票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行人自行负责;由此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 S+ I. V. R. E/ O8 @
第二十八条 发行人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证券,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证券公司承销的,发行人应当同证券公司签订承销协议。证券承销业务采取代销或者包销方式。) s6 K  ?) V+ [0 [0 \
证券代销是指证券公司代发行人发售证券,在承销期结束时,将未售出的证券全部退还给发行人的承销方式。
. ~. `. n! ]8 {5 I. y" r# l证券包销是指证券公司将发行人的证券按照协议全部购入或者在承销期结束时将售后剩余证券全部自行购入的承销方式。
! l0 b7 w& ?# R! r$ o4 V第二十九条 公开发行证券的发行人有权依法自主选择承销的证券公司。证券公司不得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招揽证券承销业务。5 h0 d0 }% f" ~- v. j0 i
第三十条 证券公司承销证券,应当同发行人签订代销或者包销协议,载明下列事项:
3 s* o% U& G! \. p/ M(一)当事人的名称、住所及法定代表人姓名;
7 N& |: L% k/ g( Q7 Z(二)代销、包销证券的种类、数量、金额及发行价格;* b* t( w. i3 g6 Z$ B( E
(三)代销、包销的期限及起止日期;
5 l' z  N8 v. c, V% P. E3 I(四)代销、包销的付款方式及日期;! ]+ u+ |9 I6 c+ c3 s) i; p! W7 X9 S
(五)代销、包销的费用和结算办法;
& q5 f0 f7 r$ Z' P- _: U(六)违约责任;
) ]+ |3 S  H2 g; _' Q; J, F0 X9 r(七)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事项。: G) ~$ j6 Q0 B) C
第三十一条 证券公司承销证券,应当对公开发行募集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核查;发现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不得进行销售活动;已经销售的,必须立即停止销售活动,并采取纠正措施。" Y0 D# O7 V8 E% h0 F, l! ^
第三十二条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证券票面总值超过人民币五千万元的,应当由承销团承销。承销团应当由主承销和参与承销的证券公司组成。' C3 v9 k8 {$ |, ?7 E
第三十三条 证券的代销、包销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九十日。
* ?, q1 w1 I$ c, l证券公司在代销、包销期内,对所代销、包销的证券应当保证先行出售给认购人,证券公司不得为本公司预留所代销的证券和预先购入并留存所包销的证券。8 \& z7 u8 ?, V( I( u. d8 D5 t  {- i
第三十四条 股票发行采取溢价发行的,其发行价格由发行人与承销的证券公司协商确定。
1 N' N6 p3 H. H第三十五条 股票发行采用代销方式,代销期限届满,向投资者出售的股票数量未达到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百分之七十的,为发行失败。发行人应当按照发行价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股票认购人。
$ ]$ I8 [( e: h第三十六条 公开发行股票,代销、包销期限届满,发行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将股票发行情况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 i# s9 i) [, ]3 G0 n2 Q8 T+ d第三章 证券交易4 {) O2 A- q+ H
第一节 一般规定
7 t" F; v) r0 c7 x; ^' O第三十七条 证券交易当事人依法买卖的证券,必须是依法发行并交付的证券。
- H8 h& q& u3 Y非依法发行的证券,不得买卖。6 R4 D1 [+ Y# y% z
第三十八条 依法发行的股票、公司债券及其他证券,法律对其转让期限有限制性规定的,在限定的期限内不得买卖。
0 G% ]- S3 o1 n: F- |" D第三十九条 依法公开发行的股票、公司债券及其他证券,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或者在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证券交易场所转让。
# ~# N7 F  A, C0 M7 e' x% u  X  b1 F第四十条 证券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应当采用公开的集中交易方式或者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方式。
0 W2 w. U+ d. O' |9 t. V+ ~第四十一条 证券交易当事人买卖的证券可以采用纸面形式或者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形式。
) J# s4 V) H- c% M3 v* q: L第四十二条 证券交易以现货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交易。! t6 B; w4 ?+ b9 S& i
第四十三条 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从业人员、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参与股票交易的其他人员,在任期或者法定限期内,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也不得收受他人赠送的股票。
5 e, |. @. j# E- g任何人在成为前款所列人员时,其原已持有的股票,必须依法转让。
. J# f8 u& v3 X& B2 n9 Z1 W/ V  Q- ]第四十四条 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必须依法为客户开立的账户保密。; F( w' q! Z7 y! o7 ^- ]
第四十五条 为股票发行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证券服务机构和人员,在该股票承销期内和期满后六个月内,不得买卖该种股票。
$ K9 x0 I! H6 X除前款规定外,为上市公司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证券服务机构和人员,自接受上市公司委托之日起至上述文件公开后五日内,不得买卖该种股票。
# K* i3 f1 \: }第四十六条 证券交易的收费必须合理,并公开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办法。
, ?9 |% S: _: K6 K证券交易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x; q6 E/ l3 q! I1 }, r$ T6 U- u4 a
第四十七条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由 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但是,证券公司因包销购入售后剩余股票而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卖出该股票不受六个月时间限 制。
# f# b' o; h3 v公司董事会不按照前款规定执行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在三十日内执行。公司董事会未在上述期限内执行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9 ?4 N0 `& i7 S
公司董事会不按照第一款的规定执行的,负有责任的董事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 H4 o$ R9 ~# Y第二节 证券上市( h4 g7 A5 K7 X
第四十八条 申请证券上市交易,应当向证券交易所提出申请,由证券交易所依法审核同意,并由双方签订上市协议。& Q5 ]) u: g3 s: a& S
证券交易所根据国务院授权的部门的决定安排政府债券上市交易。
  x4 o- p- \# t第四十九条 申请股票、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实行保荐制度的其他证券上市交易,应当聘请具有保荐资格的机构担任保荐人。: ]4 j6 u+ f/ u7 G4 x; P
本法第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适用于上市保荐人。
/ W- @+ h( h4 w. I- y' a第五十条 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b4 @3 T4 l1 Y5 _! B$ z
(一)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
1 N# o1 w, O0 W9 W& v/ Z/ K! I: F(二)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三千万元;3 x- @: q7 ?3 |% u
(三)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百分之十以上;
  K# b9 {5 ?6 B. }' E(四)公司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 o/ r, F9 U1 R证券交易所可以规定高于前款规定的上市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 [) Z1 p8 y2 b' l: @第五十一条 国家鼓励符合产业政策并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 K2 q' ^2 y( U* `第五十二条 申请股票上市交易,应当向证券交易所报送下列文件:
$ T+ Y( G& m4 x1 N6 _(一)上市报告书;& _6 j! D0 T0 a0 `; ^: a. H$ e
(二)申请股票上市的股东大会决议;& a# p9 d2 y; t7 J& v
(三)公司章程;
& ^& `8 ?, y$ a5 j: j6 |8 K' @" h(四)公司营业执照;
- }" j3 `; S4 M6 u/ H. P(五)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最近三年的财务会计报告;' }+ H8 Y, a$ ?. g' o
(六)法律意见书和上市保荐书;
2 Y) G6 f- a& x& p+ h& e3 F(七)最近一次的招股说明书;8 {4 B% d9 y' c& _6 j7 W& V
(八)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规定的其他文件。
# i& R4 w. Y7 X! b, ~( a7 s第五十三条 股票上市交易申请经证券交易所审核同意后,签订上市协议的公司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公告股票上市的有关文件,并将该文件置备于指定场所供公众查阅。
6 M/ y2 z8 K8 d8 \1 h+ }第五十四条 签订上市协议的公司除公告前条规定的文件外,还应当公告下列事项:6 R5 O' {( f0 m/ |
(一)股票获准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日期;
. Z, Z8 L5 y/ T5 M: @3 b' w(二)持有公司股份最多的前十名股东的名单和持股数额;" j. u$ N3 Z+ a) ]- X
(三)公司的实际控制人;6 ?. P( G& k" r) R0 `& l) G  h
(四)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姓名及其持有本公司股票和债券的情况。4 H, N7 Q1 ^6 W* W
第五十五条 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证券交易所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交易:: h9 J! n5 v0 M, z! g
(一)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
1 ~& @- r4 `1 M; x(二)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可能误导投资者;
1 v3 ?& D! R8 i(三)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 Y+ z/ Y" i0 P, p/ Y
(四)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8 I9 d+ v5 i- @- y% V5 P3 S
(五)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规定的其他情形。9 e* [2 c! K& F6 B! X6 a
第五十六条 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7 e4 g" M5 I1 P  {9 \(一)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在证券交易所规定的期限内仍不能达到上市条件;
3 `0 Q# `, q) y' {(二)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且拒绝纠正;* M( L+ I/ y' j* F3 Y3 S4 E
(三)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在其后一个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
& S) p3 M* m0 A+ j9 ?7 n(四)公司解散或者被宣告破产;
. F) o/ k+ U! n6 l0 W: t(五)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规定的其他情形。9 z3 j1 y) q+ X3 k' E6 ^
第五十七条 公司申请公司债券上市交易,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 R7 u5 @1 a$ l
(一)公司债券的期限为一年以上;+ r" T" [7 P$ ?
(二)公司债券实际发行额不少于人民币五千万元;
) n1 k/ N1 A7 h(三)公司申请债券上市时仍符合法定的公司债券发行条件。
9 a9 r6 ^) d) k6 S8 h第五十八条 申请公司债券上市交易,应当向证券交易所报送下列文件:1 h* e3 Z% D0 ~
(一)上市报告书;
& ^# K, z3 o* f' o7 H(二)申请公司债券上市的董事会决议;6 z5 u- ~$ e' [# p2 b' D
(三)公司章程;: _- S3 f0 \  P$ z8 ]3 J
(四)公司营业执照;
0 E( ~! R0 ?/ n: ~0 n- E3 S(五)公司债券募集办法;
: Q% P) V$ l/ z" G$ f, H/ ^& s(六)公司债券的实际发行数额;
! y: h9 m( p8 B4 Z/ K8 ^) r* X(七)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规定的其他文件。! V& L8 _5 r4 ?- G# G) k# q3 O
申请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上市交易,还应当报送保荐人出具的上市保荐书。
# c) Z! m  r: f# O% r2 k第五十九条 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申请经证券交易所审核同意后,签订上市协议的公司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公告公司债券上市文件及有关文件,并将其申请文件置备于指定场所供公众查阅。! C+ Q3 `. Z, R7 _: w+ J
第六十条 公司债券上市交易后,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证券交易所决定暂停其公司债券上市交易:
( e- ^/ m7 c/ P$ h8 X(一)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
4 I) }9 z3 i' }( \1 Z& i8 S(二)公司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不符合公司债券上市条件;2 _$ y' Y  D5 c
(三)发行公司债券所募集的资金不按照核准的用途使用;/ \6 b) r* e4 {/ k
(四)未按照公司债券募集办法履行义务;  r: N% J7 d; {% k# ^! b) G
(五)公司最近二年连续亏损。: P) ~! ?$ w/ {7 J4 M1 F
第六十一条 公司有前条第(一)项、第(四)项所列情形之一经查实后果严重的,或者有前条第(二)项、第(三)项、第(五)项所列情形之一,在限期内未能消除的,由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其公司债券上市交易。# @" D2 ~) p+ P6 O/ ]% _5 a
公司解散或者被宣告破产的,由证券交易所终止其公司债券上市交易。+ f9 |1 D7 ?3 M7 V/ R* H! Q
第六十二条 对证券交易所作出的不予上市、暂停上市、终止上市决定不服的,可以向证券交易所设立的复核机构申请复核。
# Q" l9 V5 ^1 B第三节 持续信息公开0 h: S$ ~0 j# c
第六十三条 发行人、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F8 c* c6 k3 b. s* h' W: q第六十四条 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依法公开发行股票,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依法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公告招股说明书、公司债券募集办法。依法公开发行新股或者公司债券的,还应当公告财务会计报告。! b4 Q2 O3 e* h+ \, {- t% v
第六十五条 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二个月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报送记载以下内容的中期报告,并予公告:& v: i6 j% g  |; m' j# Y
(一)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和经营情况;
' g7 w1 Q8 Y( I$ w: x(二)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事项;
8 ?" `7 ?0 k' D+ c# H  t% Q7 p(三)已发行的股票、公司债券变动情况;
' K4 |- A' z+ `; E9 f# h1 q* M  q(四)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重要事项;
* M: R8 d, z6 y2 f3 J; t. f(五)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事项。; }7 O  }; H4 g8 Z; x
第六十六条 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报送记载以下内容的年度报告,并予公告:
! X! F* U: m7 C1 d- w(一)公司概况;
) |' P$ ?1 v4 u* G. ]3 e2 I(二)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和经营情况;( v7 e5 o3 `, f
(三)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简介及其持股情况;. C4 N" R2 @# D' k( M* E/ S
(四)已发行的股票、公司债券情况,包括持有公司股份最多的前十名股东的名单和持股数额;/ l; k. B$ N) ^7 D1 n0 D
(五)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4 M; d  @9 u, r+ q3 n(六)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事项。
# E3 \5 `  w* c$ S, C第六十七条 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将有关该重大事件的情况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报送临时报告,并予公告,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5 b4 M9 x. m/ z
下列情况为前款所称重大事件:
  [) y3 o" {" D+ A7 h* q) F7 o( g& N(一)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的重大变化;# m" m# K' U, \4 d/ @
(二)公司的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的购置财产的决定;9 d& D! y; L9 J  L) n
(三)公司订立重要合同,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
  Y& P! e4 I" T0 Q6 X: g(四)公司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 {! V% N$ D( U! Y! F" u# o
(五)公司发生重大亏损或者重大损失;
- t& l+ H; |) |: a/ J# S* ^& F(六)公司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 e* X4 v! S( }2 _
(七)公司的董事、三分之一以上监事或者经理发生变动;! i2 k  ~/ C& u( d4 F
(八)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其持有股份或者控制公司的情况发生较大变化;
8 k8 v9 y! z  {$ w- A: q(九)公司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的决定;0 D  G3 v( `! V) L
(十)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被依法撤销或者宣告无效;. m, L0 T8 S5 Q5 y: E
(十一)公司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调查,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f6 \0 s$ ?0 K1 I, y5 d& E
(十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事项。
) O1 E- `' q+ q# K4 u5 Q/ t第六十八条 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对公司定期报告签署书面确认意见。! K+ E6 U9 S& ~: @9 |* f9 p% [
上市公司监事会应当对董事会编制的公司定期报告进行审核并提出书面审核意见。6 _5 C/ t, r% q+ v% i4 }( e" r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保证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 t- J& X, U% y第六十九条 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告的招股说明书、公司债券募集办法、财务会计报告、上市报告文件、年度报告、中期报告、临时报告以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有虚假记载、误 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发行人、上市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发行人、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任人员以及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应当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发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有过错的,应当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y: z1 o! I$ M/ A  n3 `/ O6 O! _+ E
第七十条 依法必须披露的信息,应当在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的媒体发布,同时将其置备于公司住所、证券交易所,供社会公众查阅。4 F) Q* Z6 h9 w9 A; h
第七十一条 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期报告、临时报告以及公告的情况进行监督,对上市公司分派或者配售新股的情况进行监督,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信息披露义务人的行为进行监督。
2 ]% o" M" y. Q! `5 G( I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及有关人员,对公司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作出的公告,在公告前不得泄露其内容。& ^4 S$ i& R! K. ^9 ?! N( E
第七十二条 证券交易所决定暂停或者终止证券上市交易的,应当及时公告,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 S; M6 }2 s; `第四节 禁止的交易行为
! g1 e5 d; v9 Z1 J1 R第七十三条 禁止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利用内幕信息从事证券交易活动。8 h: }0 X0 _8 R* Y
第七十四条 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包括:
) n% g$ ^: r% k(一)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W& A. f* t7 g9 D/ }' P3 X
(二)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J# ?: y0 r( t% `+ h8 `/ ~8 \, E
(三)发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_# [2 \- P- v1 Y
(四)由于所任公司职务可以获取公司有关内幕信息的人员;' U8 L3 K1 `9 X, B( {/ e
(五)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以及由于法定职责对证券的发行、交易进行管理的其他人员;8 F: k# v  N' o- N/ F! e" a! E
(六)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 I; j( T4 P; D0 r9 {/ b
(七)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人。3 u6 N: i. {4 b" Z
第七十五条 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为内幕信息。. M+ F! t0 w8 d! W; M
下列信息皆属内幕信息:
  W3 L1 B6 V) S5 M' Q(一)本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所列重大事件;2 c. s, ~  X" G: W& ?, m4 |# b! ^" a
(二)公司分配股利或者增资的计划;
1 h1 }9 u0 v" \1 S# B(三)公司股权结构的重大变化;2 W# z4 P0 a5 J: r
(四)公司债务担保的重大变更;
0 P7 ~$ Y4 M0 R( Z* g; ](五)公司营业用主要资产的抵押、出售或者报废一次超过该资产的百分之三十;3 J) O" D2 W, a$ ]* v3 ?; t1 F
(六)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可能依法承担重大损害赔偿责任;
" N# f( C$ @# g: P(七)上市公司收购的有关方案;, [; b8 _, Z" z7 `
(八)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认定的对证券交易价格有显著影响的其他重要信息。
. [' F4 R& n/ P, i. K第七十六条 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不得买卖该公司的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0 J6 S$ h0 x. {2 b6 h
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收购上市公司的股份,本法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f1 P/ N1 g3 q/ s9 X! H
内幕交易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8 G. H& h9 d0 v% d/ f& T! p第七十七条 禁止任何人以下列手段操纵证券市场:. [( E3 R1 I" a" r1 [. @0 {" ~9 ]
(一)单独或者通过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3 N  ~. D3 w' C) ^2 c! |) B9 I
(二)与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交易,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
: Q% W- I7 _, X3 E) [! p* R& E: p(三)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 T% u9 @4 E- E) C- O! A! J5 \
(四)以其他手段操纵证券市场。! @# _, _% U( a& ]
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D! f, x0 A+ ^8 n6 r' n+ o
第七十八条 禁止国家工作人员、传播媒介从业人员和有关人员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证券市场。5 G: W: J* F+ I! e" o" E9 h
禁止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证券业协会、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证券交易活动中作出虚假陈述或者信息误导。
- K3 }+ u5 @$ W, T) e各种传播媒介传播证券市场信息必须真实、客观,禁止误导。' b  f7 L1 u) ]9 T
第七十九条 禁止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从事下列损害客户利益的欺诈行为:9 T4 s. [7 S3 k% R
(一)违背客户的委托为其买卖证券;! M% E2 S3 Y/ z# X! K0 @8 i+ T- j" g
(二)不在规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
" k# f! F, `! N7 e% k- T(三)挪用客户所委托买卖的证券或者客户账户上的资金;
7 _; S6 i( z8 O* v(四)未经客户的委托,擅自为客户买卖证券,或者假借客户的名义买卖证券;
3 @/ T3 v) ?9 j) a8 G0 r7 P(五)为牟取佣金收入,诱使客户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买卖;
  S  ~% m& `7 o(六)利用传播媒介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提供、传播虚假或者误导投资者的信息;% `  u7 B+ {0 N+ A* B1 [& U% j8 a
(七)其他违背客户真实意思表示,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4 R* {& D* |' ]) m9 G
欺诈客户行为给客户造成损失的,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6 `, `8 E5 v# G1 U. i' W
第八十条 禁止法人非法利用他人账户从事证券交易;禁止法人出借自己或者他人的证券账户。: N" k0 u( A2 W; _
第八十一条 依法拓宽资金入市渠道,禁止资金违规流入股市。
  p1 c! p! ]9 T6 t% u. N( E( n4 e第八十二条 禁止任何人挪用公款买卖证券。
* E# {* n7 _! O第八十三条 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控股的企业买卖上市交易的股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O& W7 B! G* r0 C; \/ s$ w
第八十四条 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对证券交易中发现的禁止的交易行为,应当及时向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t5 _) b$ j' t4 M, t* I6 _
第四章 上市公司的收购' d. k" g! A, V3 }" R" P
第八十五条 投资者可以采取要约收购、协议收购及其他合法方式收购上市公司。" v; _; v$ c7 z3 j7 e
第八十六条 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百分之五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向 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9 T' u5 u2 c/ V. }8 Y) D' A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百分之五后,其所持该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百分之五,应当依照前款规定进行报告和公告。在报告期限内和作出报告、公告后二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 K0 S( W" N( G: l& H( D  ~7 y第八十七条 依照前条规定所作的书面报告和公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t& `  K. V# c5 K  A, D; D! M
(一)持股人的名称、住所;7 U+ f( k) _& t0 T
(二)持有的股票的名称、数额;
% T  h" s# _1 [" U8 ](三)持股达到法定比例或者持股增减变化达到法定比例的日期。
% D: k8 r0 [2 c5 d, T+ q4 K/ i8 P. L第八十八条 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百分之三十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
3 R* q2 J: D' `% Y4 ]5 F6 w收购上市公司部分股份的收购要约应当约定,被收购公司股东承诺出售的股份数额超过预定收购的股份数额的,收购人按比例进行收购。
: M% r8 `! D! s; {% X第八十九条 依照前条规定发出收购要约,收购人必须公告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并载明下列事项:% j" o$ l3 Y- P! Q
(一)收购人的名称、住所;
8 z" u8 r* ?+ S* H(二)收购人关于收购的决定;
* J! Z, \: l# G9 B6 N* i3 Y  g(三)被收购的上市公司名称;( g3 u- L2 Y: {
(四)收购目的;6 X/ G+ y% f0 R+ f. [
(五)收购股份的详细名称和预定收购的股份数额;/ H9 ?0 h+ t- D4 b+ g/ x; w
(六)收购期限、收购价格;
) A1 x6 U. N# H/ w2 R3 q' {4 U(七)收购所需资金额及资金保证;
0 @3 y& E9 D2 X! k2 g- j$ J6 {7 M. u* L(八)公告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时持有被收购公司股份数占该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总数的比例。5 R9 J% t" c+ a' [* H, A
第九十条 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并不得超过六十日。( r- L# }9 O# f) V8 c  ?
第九十一条 在收购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收购人需要变更收购要约的,必须及时公告,载明具体变更事项。* L6 F0 X9 y2 w' a
第九十二条 收购要约提出的各项收购条件,适用于被收购公司的所有股东。5 I9 Z) c1 U/ N5 ?# a5 _
第九十三条 采取要约收购方式的,收购人在收购期限内,不得卖出被收购公司的股票,也不得采取要约规定以外的形式和超出要约的条件买入被收购公司的股票。
4 {- M' c: @  c4 \第九十四条 采取协议收购方式的,收购人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同被收购公司的股东以协议方式进行股份转让。. S; e/ l4 `. C3 @
以协议方式收购上市公司时,达成协议后,收购人必须在三日内将该收购协议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并予公告。  A: k- e7 C5 O! f# z! y: T0 _
在公告前不得履行收购协议。/ h5 j3 l$ G, D. }
第九十五条 采取协议收购方式的,协议双方可以临时委托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保管协议转让的股票,并将资金存放于指定的银行。
: G9 f! X* [/ }! z2 i第九十六条 采取协议收购方式的,收购人收购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收购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百分之三十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但是,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免除发出要约的除外。& j5 U5 c: o2 W& s1 g, D) c
收购人依照前款规定以要约方式收购上市公司股份,应当遵守本法第八十九条至第九十三条的规定。6 c, b: a! r0 W$ q" j& T0 v3 a/ }% a( D
第九十七条 收购期限届满,被收购公司股权分布不符合上市条件的,该上市公司的股票应当由证券交易所依法终止上市交易;其余仍持有被收购公司股票的股东,有权向收购人以收购要约的同等条件出售其股票,收购人应当收购。
% Q- A0 e9 Z5 E' k& \* \0 i收购行为完成后,被收购公司不再具备股份有限公司条件的,应当依法变更企业形式。
$ P; P* d9 `1 J3 H# Y# I第九十八条 在上市公司收购中,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十二个月内不得转让。) H# _3 R5 l. @
第九十九条 收购行为完成后,收购人与被收购公司合并,并将该公司解散的,被解散公司的原有股票由收购人依法更换。
7 p% ?% D$ ^4 Z5 \第一百条 收购行为完成后,收购人应当在十五日内将收购情况报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并予公告。7 M4 x  q0 i5 U" J" I, j
第一百零一条 收购上市公司中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持有的股份,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8 C" D7 w: n5 `* L* l5 t- o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依照本法的原则制定上市公司收购的具体办法。
法14杨紫文 发表于 2014-11-23 16: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14年11月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一、将第一条修改为:“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g9 K, w9 }* m2 [0 c' Z0 i: }

, @9 Y- J7 v1 j) y7 l2 e8 d3 E二、第二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1 ]! w+ H+ S2 w! W) w % ?+ @9 t/ k! b% u: y5 c
三、增加一条,作为第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 k* N" p! w! m- F7 O6 Z) F4 k" o
) h5 ~# n: u/ E' [$ O“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R6 k2 d% A# f- c. y( }5 _

# u1 ~2 D, a$ c7 j* f) d3 ?; V“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 ], S0 z8 H1 ]; z' g% a8 Y( s2 S, k
9 z/ g. Q* F9 z! M7 W+ K四、将第十一条改为第十二条,将第一款修改为:“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0 C/ I# C. g9 P
$ d0 V' L: [8 h/ `, H4 z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Y* C( l+ ~/ J* s+ ?

+ K4 w4 z% w, c: Q. L& r& F“(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0 K7 [, M3 n' H8 z6 F/ F  o
; a6 D% K5 y& L* |“(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e- l( J; u' `* _! |! [

' _! K3 K/ k* L, A$ C!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 q8 p$ a7 J6 I( J8 y
/ h5 ~) f: A8 w; g/ ]5 p& M* D“(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9 F9 k4 G( B7 ?2 Q! ]4 e0 M
! G0 n" j4 v. {- n/ z; I' r8 y; M
“(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 g# m7 L# _& ]. l1 t
# r, w& t. M% \: a  s/ @“(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 e7 ~8 B3 p* _$ c, ^0 ^

) t1 i3 p6 L' h" I) s' v3 d“(八)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5 v9 L' {0 f1 r
0 z5 R) X( T, i) K0 Z
“(九)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g! Q3 `6 ]( X7 @7 }
, X6 K, K  J9 \9 {) p" Y
“(十)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 L5 H( ?  |/ ]; p/ y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x8 G) {: C3 \! ]8 z

$ G+ D5 B. X- c" i“(十二)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
  o& `! |3 B8 e8 D8 s
$ R& @" f1 I4 d五、将第十四条改为第十五条,修改为:“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 u" [% }9 C# S, I! N  {" ~ # b/ ^" Y6 ^  C7 N7 V  D
“(一)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 f1 d7 R* \: d' e , J4 s" k& u% O) J4 [. K+ E/ c! E
“(二)海关处理的案件;
& ^" t& W2 g5 F ) ?/ X& n% s- ~& P$ M3 I* R4 M
“(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 i3 t& l0 b; D% D& u6 S$ n
! v, ]# G# v% C7 s0 w“(四)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1 H! J4 k* J2 l+ {/ L3 n& `
( N) x2 _+ N7 L6 C六、将第十七条改为第十八条,修改为:“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 I3 s4 T1 `3 d" o* Q% }4 O
! U( D* M5 D  h“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2 r0 ]) U( @- u
/ g+ v0 F0 P; K1 }/ I$ O
七、将第二十条改为第二十一条,修改为:“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1 R8 Z7 i7 G. h' {* \$ H) j0 l

4 Q/ n9 n; T5 k9 i( _( t* F& v" h八、将第二十一条改为第二十二条,修改为:“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按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 {; Q) |4 O6 |! s# n0 E' l# A
  v( W# |% t* R/ E4 L3 d; Z
九、将第二十三条改为第二十四条,修改为:“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2 e7 L2 f2 q! h" j1 N9 S 0 T! B  |" w6 o2 a
“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或者指定管辖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决定。”- [$ l% [0 U- A3 j4 C

% U0 t3 [; `; ]十、将第二十四条改为第二十五条,将第一款修改为:“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
' p4 ]+ H6 V! l9 |5 N' u# @. T( z
法14杨紫文 发表于 2014-11-23 16: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将第二十五条改为第二十六条,将第二款修改为:“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 S& P. C) n  ]; p/ J # }, P- b: X9 g9 Z4 k9 _) s3 h
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L4 M" I( ~3 s9 o# H8 c" e* E

% y# F5 e+ M7 ]3 M1 |) g+ M将第四款改为第五款,修改为:“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1 `$ N7 J5 v) J3 i6 ~- @7 K& r

0 l! G' V6 c- o6 f% F) p将第五款改为第六款,修改为:“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o" e5 V' Q& y9 D* n
2 |6 c0 T# u9 w! P
十二、将第二十六条改为第二十七条,修改为:“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类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 I5 @1 t) V* x6 i * f$ O0 T  n) c& K# H! f3 {
十三、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八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应当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0 P" Y  @. g( J0 _" b0 a- P# r

; a% |: g$ r  U/ c5 d十四、将第二十七条改为第二十九条,修改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0 F( t7 d5 n% Y- ^- E! c
1 s( l- }5 q( s# v6 a8 b) w$ `& ]“人民法院判决第三人承担义务或者减损第三人权益的,第三人有权依法提起上诉。”
6 z% L* O4 G, i) {: h' v! b . d% W; E, f6 J* ^8 Y+ X( Z
十五、将第二十九条改为第三十一条,修改为:“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 Q  _' w% X; e6 j- |+ _' }8 A2 ]/ J , T/ k) m7 C& ]" \3 B5 G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X1 Y! c' I( }& `! l2 [( m
. f! t% [  ^# v( H- k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W$ Z; L: v; R( j9 W& n

$ x* y/ d# R8 G( L: d' Z  [. u“(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7 D: N# j+ M* F# P
1 K9 `2 w$ t) s; W0 D. J  W8 u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m4 o3 e: }$ v+ y

. N3 J/ S1 ]# k, ]5 B4 i# l十六、将第三十条改为第三十二条,修改为:“代理诉讼的律师,有权按照规定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有权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收集与本案有关的证据。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材料,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保密。
0 Y# T4 ?+ O1 ~0 I
' S. J* Y, ~' S* D“当事人和其他诉讼代理人有权按照规定查阅、复制本案庭审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
7 n8 |2 q6 W: O# J$ K ! X8 U8 e4 X+ ^; L0 T, e
十七、将第三十一条改为第三十三条,修改为:“证据包括:
$ y( i' e6 {" C; Q: j2 b: J 2 y. J$ Q# d8 d
“(一)书证;" b5 g, n+ o" a3 G
2 J  l9 n+ H4 _8 o# l) J/ W
“(二)物证;
# R1 r6 s% L9 M. e$ Y( O : Y3 |: b1 ^+ N5 l! w% r+ g
“(三)视听资料;
0 p. f& h  s6 S2 C2 A) v  B 5 w; f0 t0 h! S/ H& g/ k
“(四)电子数据;
; u4 Z, k4 L8 V) }( R3 k
8 M; e  m8 |; K8 o" P“(五)证人证言;: q" j( t7 Z6 h

( i/ a: I" U; L6 p9 t“(六)当事人的陈述;
2 K, |) O) {' a' z/ a : G" P. V! L! a6 r- G
“(七)鉴定意见;
4 o4 c+ |% }+ B7 S" K1 Z
' D& o& M+ A/ ]: M6 D“(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 G: K3 s, [3 K" W ! J$ E2 d) q9 o: x
“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i' P' G( U  L: W+ d
十八、将第三十二条改为第三十四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6 i9 M8 w, K0 ?& Y+ O

  W% u" U5 |* r; W9 N十九、将第三十三条改为第三十五条,修改为:“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
! t  A1 K# R1 }* V8 G
5 a! e0 Z% G% l+ w) v) T% E二十、增加三条,作为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3 i# S& [9 t" u) N3 i

+ \" O$ ?  A! m/ `0 i8 d" t“第三十六条 被告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已经收集了证据,但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延期提供。
2 U1 P# k1 J2 |7 ^ , L$ X! Z% [. n
“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了其在行政处理程序中没有提出的理由或者证据的,经人民法院准许,被告可以补充证据。) K5 D: C2 K: P

) i* V" C2 I& k; Y0 [8 G“第三十七条 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0 Z( O+ _8 l6 i& r, F
# B& ?+ y+ p; D$ h& |7 @2 n“第三十八条 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0 S/ C) A" a! s& |! a8 U5 w

1 z' ?  T& H0 \“(一)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
# B" M- W' Q, i2 m4 T' |) v
, J2 M: O! h* K! j" S& W“(二)原告因正当理由不能提供证据的。, ^0 h% p) s5 f! X/ m

2 E& j* R8 I4 E. E/ i. m* @3 d“在行政赔偿、补偿的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证据。因被告的原因导致原告无法举证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 b$ J( k, B8 F0 d
5 n0 A) k' c$ v二十一、将第三十四条改为两条,作为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修改为:
2 c3 f5 b/ K# e$ j . E- z2 f# E2 }1 y
“第三十九条 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1 [. b# H6 a7 k' v

: z5 ~- k$ t# a7 V1 @' \1 ~“第四十条 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但是,不得为证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调取被告作出行政行为时未收集的证据。”, _  n; s9 t* O# N+ t+ y( b9 o

9 J8 s7 N' j5 j* X二十二、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一条:“与本案有关的下列证据,原告或者第三人不能自行收集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
. f) |- i7 l' E
4 C3 `4 K/ X+ ^+ s- b; X“(一)由国家机关保存而须由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
& o# g' C  t) C+ c
2 T. a6 X# l$ g. H) m# i3 \8 \“(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 o! g3 Z* H: q! i5 _0 Q+ V
3 p7 B( B6 z. C# E
“(三)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证据。”
- I% D" K9 u2 f * C) o: O& j; M2 t
二十三、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三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0 P9 K) S. H5 x1 A3 F" z
# X7 X. a2 `$ Y+ {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对未采纳的证据应当在裁判文书中说明理由。: ^/ [/ X* G& E$ g9 H" U" |) y
4 V4 J; e$ G# l9 V3 L
“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7 e# G$ P8 m) }, G! X$ v

* }/ X+ u, H! d; |: n二十四、将第三十七条改为第四十四条,修改为:“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5 m. t7 @& d+ D- F! D7 q
, B& y( D/ R9 y9 v% g, v- Z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 j. |! K0 C' r
3 C& Y# P0 l( ?! J8 Y二十五、将第三十八条改为第四十五条,修改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K* R) ]: y& d/ t6 c% T. ?" L* t 5 h+ }* X+ m6 a* J
二十六、将第三十九条改为第四十六条,修改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 b3 `' Y) ~# s6 N) ^  }& ~8 A
8 j6 o$ z. }$ S( N#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u3 D' E. I" u! s1 [5 d 6 A. f$ _' p  `
二十七、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P7 I# y, J4 B, c9 \
0 ~; M/ L: D. `8 v0 _% Q  \4 t“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 h3 L) ^8 A/ N9 ^
! E& F/ Y$ }7 R: b4 |二十八、将第四十条改为第四十八条,修改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6 t0 X9 u0 b$ C
0 d: o3 C' m% m2 P% J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2 T% A0 S, h; B. _& R

8 U1 G, m/ _" C0 J1 E/ g, O二十九、将第四十一条改为第四十九条,将第一项修改为:“(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X+ h% }& @: m# q
& b' T3 s6 c+ I6 v8 r7 O
三十、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8 g% n- j9 ?1 `# g( u
1 }- E, p% O, p# W- D1 L* {! m9 M4 U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 I  Y& h8 s0 F三十一、将第四十二条改为两条,作为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修改为:
5 g% Q5 J, ]- U' s; G, u ! \; }. U: k# [1 P
“第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2 X5 F$ ]7 X  R$ P8 P ' ?) w& f5 x! ~$ d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1 V* _* m: }3 i4 I$ c: i
* O4 D7 |) c* [2 C' y
“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 @1 U' o; N6 S3 U9 C
/ w7 @5 }8 X/ _% P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5 K) Q1 ~' J; r) x5 L' @# _
1 M$ J' K7 b, Q“第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审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立案、审理。”
0 \) A, H0 e! q7 _ ; P1 F; n  G/ ~! O8 \% W0 A
三十二、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三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C" F& Q  C' o9 l' m4 g

6 V: i/ n& \/ K0 m6 Q  P“前款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含规章。”- ~5 A* X( y5 c: h- F+ o" I; Q$ ]
8 Z1 |( h, Q" F; H$ a
三十三、将第七章分为五节,增加节名,规定:“第一节 一般规定”,内容为第五十四条至第六十六条;“第二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内容为第六十七条至第八十一条;“第三节 简易程序”,内容为第八十二条至第八十四条;“第四节 第二审程序”,内容为第八十五条至第八十九条;“第五节 审判监督程序”,内容为第九十条至第九十三条。8 w; `$ @: m) ^( L2 H

! N3 l! s- X- @4 X& Q" r' _4 W三十四、将第四十三条改为第六十七条,将第一款修改为:“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 [/ b3 l7 J' t7 z5 a2 N6 j 4 M, z$ z* |8 w; k$ Y$ Q4 Q
三十五、将第四十四条改为第五十六条,修改为:“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停止执行:/ q$ ?/ C1 Z# ^' F
5 {: I' t0 Y1 c: K# N# I3 H8 j3 j5 L
“(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Y7 S$ }% W! a  H) E! n% a

# Y/ L8 _1 ^0 L7 f3 k2 L! ~“(二)原告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 c+ O" \" i, C: z3 P6 X # b  e5 S6 Q( n- n* r( f
“(三)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7 k6 [- n  G2 l( T % q# t$ w! F+ e$ S, c3 _
“(四)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4 J; x$ v' g* r0 S6 N   p0 h! t. r0 b5 H$ {: z% @
“当事人对停止执行或者不停止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e2 C; ~5 N& d9 ~( T
9 t: ^$ C9 o4 s三十六、将第四十五条改为第五十四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7 Z" Z  M7 Y, z/ X

! O5 G* {" w( N) T$ G三十七、将第四十七条改为第五十五条,将第四款修改为:“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当事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 r" z- G. C2 G  O + F: Y& }. Z: N" L
三十八、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七条:“人民法院对起诉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工伤、医疗社会保险金的案件,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原告生活的,可以根据原告的申请,裁定先予执行。4 b' \4 t$ `1 D' Q7 _( Y
# [% g% J% l$ c, r2 }
“当事人对先予执行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 b5 }. @( b8 k三十九、将第四十八条改为第五十八条,修改为:“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照撤诉处理;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 ]: p3 q6 f/ R' u9 a
" Z' D/ P5 U  ~- s% U$ k1 U6 l四十、将第四十九条改为第五十九条,修改为:“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T6 J7 f/ w/ I  H; X/ ^
: E( U' p9 f, z2 X( G
“(一)有义务协助调查、执行的人,对人民法院的协助调查决定、协助执行通知书,无故推拖、拒绝或者妨碍调查、执行的;6 S5 t% K4 q0 Q, q+ Z* X1 X2 ]
; J: ~" o, E" `/ F3 T' i/ v
“(二)伪造、隐藏、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3 U1 l3 \1 b4 T2 ~" Q, V5 k7 W  a % D% g( C5 z* I, _! O
“(三)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或者威胁、阻止证人作证的;
; J2 k2 Z6 T8 T6 v. b" z  ^ 3 G5 N) H; F( p. k( |
“(四)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的;
9 w; A8 s: f0 j+ i; s0 `
: y. l- r: ?! M5 W1 p- ?/ ~' P“(五)以欺骗、胁迫等非法手段使原告撤诉的;
8 A. P+ _, i7 s/ r8 Q# u ; W8 B4 [, x1 Y0 x. X6 p1 X' ]( T
“(六)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或者以哄闹、冲击法庭等方法扰乱人民法院工作秩序的;
: I% T1 ^; u. m6 G% d# X ) ]& R3 m! K. e* x6 p  f
“(七)对人民法院审判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诉讼参与人、协助调查和执行的人员恐吓、侮辱、诽谤、诬陷、殴打、围攻或者打击报复的。
8 X7 x" ]: D* a; @ . ~' D- D4 p# V2 P. O0 J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规定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 W, T: Y  @: p+ V

3 }7 i( ]( A& `5 Y“罚款、拘留须经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 @2 R7 {; I0 x4 H  |* B
" H) K& r# ~# Q  W  G四十一、将第五十条改为第六十条,修改为:“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 a, f4 s; I0 y' s: J( h

- \( H. ~4 E3 ^3 i1 M, J6 m“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B! K5 G; d' C

4 z. H6 U) U! g* S( @四十二、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一条:“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7 y) t( A" C7 f; @: Z- n
2 K$ ?  j) K% ]' S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M4 R) T& R; t: h+ G* s: h' O
- D  I5 d$ r2 Y: u
四十三、将第五十三条改为第六十三条第三款,修改为:“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规章。”( d; B9 [: c2 t. c! B: c' `  Z
- n2 i* T8 L( G2 {$ a6 l
四十四、增加两条,作为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
. _9 \! F2 B8 S: B- O( ` * p1 |8 P; K- i( _% Q+ X' Q8 u  b
“第六十四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经审查认为本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不作为认定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并向制定机关提出处理建议。" t& q  f; Q: v( \& f  Z) m: M; ?
3 E2 m0 b& j* F2 F( o/ ~7 C
“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公开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供公众查阅,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
1 T8 W/ }7 Q+ ?$ Q' a% f 1 j9 J& k% N1 x- M
四十五、将第五十四条改为四条,作为第六十九条、第七十条、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七条,修改为:# ^3 ?7 g8 U; M0 @6 t8 a

' l2 j6 h7 m  J8 p“第六十九条 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2 Q2 f, |* ~3 X  ?/ D

# k  A5 c4 ?4 _  l“第七十条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 X6 u0 s0 {& P8 _9 w- C
3 `. I* a5 H: e“(一)主要证据不足的;
4 {) z9 T; @7 x0 G( b
; F; {9 a1 L. [( A; Q* g+ k“(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 \. a% K1 C0 z$ ]. D* K; l# Z   K+ ]5 Y: Z+ i' ^7 Z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t* d' u* X+ [0 k0 v

( Q  P9 x7 Z6 D- f) X“(四)超越职权的;
: R, T+ e8 c8 A
' l+ c  O$ T# e! E“(五)滥用职权的;) a/ t3 Q6 K/ d2 z

- F' t4 H+ Q. I! u, c" o6 h; x0 v2 v“(六)明显不当的。
& O; s% Q1 V) E+ a
4 ]4 z& I( i6 P“第七十二条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e' d. p& r. L! h' @: |" }0 L
) I3 {3 Q! T7 I  b0 g. ]5 H
“第七十七条 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5 P, K, X% O& L  y7 k! N

( m# u" P  H9 s1 N  j8 L3 O“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不得加重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损原告的权益。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且诉讼请求相反的除外。”
, q/ F8 Z$ @* R( a1 s8 Q
  Y5 m! V9 M+ j四十六、增加七条,作为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第七十六条、第七十八条、第七十九条、第八十条:
* z3 I8 a; F/ P: R
法14杨紫文 发表于 2014-11-23 16: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三条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依法负有给付义务的,判决被告履行给付义务。1 H! `9 T) {: o9 V' x5 O
, n$ X. m& {8 b/ b
“第七十四条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 V: ?* y; M8 Z# ]! l; Y' q' n
- \2 A' T+ l% b. Z8 }7 ~' H
“(一)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M  F' o# r+ C! W% }- b

. T5 K7 V+ h, T6 g# }" T“(二)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
) N6 n) z+ I2 j- q  O5 A( u7 k , f+ {. B; K9 t: d( u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不需要撤销或者判决履行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
' N9 q& q! x6 |9 b9 \( V! H
, ?6 ?7 E& J$ }3 B; Q' f  d2 K- b“(一)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  O* k1 m6 k% d3 Q! I& Q2 M
+ Y, ^0 }  z1 j  {& b& W
“(二)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
4 [0 ]/ ^6 a6 D: K& f( U; W
  L+ Z! N. N3 |3 F& S2 ~, U, i“(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履行没有意义的。/ [& M; {  B% M! {% p' _: k) @5 q

% x# B! Y* Y) A- b“第七十五条 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9 f1 P8 c1 n1 q" p+ J* i, u
7 b5 i# [3 n: _: K% \) @: |+ e5 ?0 m
“第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或者无效的,可以同时判决责令被告采取补救措施;给原告造成损失的,依法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 w$ `9 s+ g8 u3 a, W2 ]6 C% X! B3 T* ?2 n
/ C9 f/ ]& k6 G) Y# d$ T  K
“第七十八条 被告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本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的协议的,人民法院判决被告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责任。
( T! l5 q. l2 |9 i! d
! D! i4 k* b6 }" m* C“被告变更、解除本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的协议合法,但未依法给予补偿的,人民法院判决给予补偿。
2 `" N4 D1 f# E6 h* m
! ~1 ?6 e9 r# y5 Y6 |! [  F“第七十九条 复议机关与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对复议决定和原行政行为一并作出裁判。& G- A  L) G8 P- |7 `, }  g; z

4 s& p1 V" N. z“第八十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4 v1 b/ G0 z$ ]0 \. A- V) d* w
" l% j' s- Y2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0 X; `: C  N/ @6 Q. g
1 X1 e8 @1 }, G“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
# H% e6 {$ E* W, n
! R& h( f5 A, ?3 K4 I* }四十七、将第五十六条改为第六十六条,修改为:“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认为行政机关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违法违纪的,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监察机关、该行政机关或者其上一级行政机关;认为有犯罪行为的,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检察机关。7 _  h5 z# Y8 `+ u; m) s3 b/ r
8 ]0 o( P! P" B# s( A4 J5 n- p
“人民法院对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将被告拒不到庭或者中途退庭的情况予以公告,并可以向监察机关或者被告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依法给予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处分的司法建议。”
7 a, w+ b+ v  S " M5 g  Q! p7 ^
四十八、将第五十七条改为第八十一条,修改为:“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x( O7 J4 ?' x

; k/ i! b* ?/ g, [: A四十九、增加三条,作为第八十二条、第八十三条、第八十四条:+ T) z4 V. a( z! r9 s. X4 p) k
3 p% X. P/ |, d( W  X, K
“第八十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5 K: v# l& E7 r$ C) d& [
( b  j* |2 m5 w0 ]& x
“(一)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
: _  V# z+ ~8 Q$ v1 n
) b8 q$ }+ {8 o8 P' {* J“(二)案件涉及款额二千元以下的;
' `% ]) d% }+ G/ e4 g9 B! I2 d + t6 D# N2 D+ r5 _5 }* b
“(三)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
* N! ]7 V. O0 ]# K4 c: b! ^+ I2 h7 P
/ O6 W% f3 ~  _( R' f& w“除前款规定以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v; z1 s& N+ p3 c! I

) N" @: N- M& f3 x, ]/ r“发回重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6 `& ^, r' u, t- x& @
$ D" }+ e! h. w4 T/ C
“第八十三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 d+ i( ~; J! R. _ . l; n* ]6 a6 Y. z, Q* I: {; n$ t
“第八十四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 y/ V% Q1 [* A" r% w

% x( L: x) r7 [# K" U& A" D" O五十、将第五十九条改为第八十六条,修改为:“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不开庭审理。”  P) P/ y; H. Z% A
2 s' o0 M  ]( |- p4 G- m) l
五十一、增加一条,作为第八十七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对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和被诉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
# r1 m- G. D! ?- j0 H% J# f
: y/ E: f6 i8 g2 C! y. k五十二、将第六十条改为第八十八条,修改为:“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5 n2 j. l* ?  V& K& z; A

/ L8 P8 j. O9 C3 G0 Y2 A- v- i五十三、将第六十一条改为第八十九条,修改为:“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 b" Z$ B4 @& G1 o0 V* w% F 9 f5 ]" t1 E" C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或者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p( _8 {  C8 [
% |9 |2 y% F: y9 ^) A* ^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5 l! I; G  i# i) u( @
+ L# \! w' a* m+ w7 _4 E, M“(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 @7 V. t6 n, f. A
) D2 }4 T0 ], M/ m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 ^# e- e+ N& Z2 o3 F% i2 f 1 T8 a# y1 \( {9 A( V& @8 w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P9 F, ?* W  X4 S4 X, K4 A) W4 [4 V
) I9 V3 m" s# }. A  {- ?, ]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改变原审判决的,应当同时对被诉行政行为作出判决。”3 M# _5 m/ y# ^' N1 ]% W6 e

5 _: J8 [- U; ]5 C# K五十四、将第六十二条改为第九十条,修改为:“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
) Y/ ^/ g9 u( I& |( S$ h+ k' u; |
, P3 c6 Z( U5 e+ E( }% D. y! y% d五十五、增加一条,作为第九十一条:“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 T+ o# y8 Y4 c- d8 ^
9 y( M9 ^/ B' |" p. h4 x1 [0 L“(一)不予立案或者驳回起诉确有错误的;
% W8 o+ [2 Y7 x+ R) { : ^  }, C; s- d0 }% _+ z
“(二)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 \6 ~. G. D" L
6 a1 N6 n/ s" @5 G1 G“(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未经质证或者系伪造的;# o! [; B' W+ b# Y/ `$ S* z1 \6 ]3 H
( M$ V$ d1 H3 x2 y
“(四)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L6 C0 S! o$ l) z+ G+ L8 r

* ]- R* T8 @9 I6 d0 u! B6 `. f: K“(五)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A4 A/ i. S' n( @9 u
4 }4 v- n; b6 O0 W6 Q
“(六)原判决、裁定遗漏诉讼请求的;
2 i. a* M! M. V! B8 q) [
& f: c% S7 ~; F$ x' V% @“(七)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7 R7 u  q9 e, N9 ~% ~# P2 W
8 Q* n; v2 p1 B“(八)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 \! r4 s, R$ U+ \0 l. c
* q# `" G6 ?& j, E' L  I. S五十六、将第六十三条改为第九十二条,修改为:“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或者发现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书内容违法,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5 e( ^' @: E" h) b) ?4 J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或者发现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书内容违法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 R1 X5 Y+ B- b% ^( E

4 C; k4 E$ t$ \6 D/ T五十七、将第六十四条改为第九十三条,修改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 {2 B* E6 A- L3 Y
# w5 Y7 J! T( K& t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0 _, w; l, S% X; C' c

9 m4 k- u8 y8 b4 C# H+ C. R“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0 D& _0 I& l$ F  _8 K# t
; ^) Y" I; F# `4 G6 s( z* L
五十八、将第六十五条改为三条,作为第九十四条、第九十五条、第九十六条,修改为:
) @4 x- G% m' I, s
+ n/ Y$ ~9 c% Z6 K! u1 _: w! n“第九十四条 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
$ P$ m. R) Y) s% @5 d3 q. ^ ! }- |  [' o  p1 I
“第九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由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
: \. z2 M' a; j9 S; J
- ^+ B- [( t) P2 X5 F& S9 ~“第九十六条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 \" }3 L. t3 [9 M* t
; t" n6 V8 ^" m% P8 w- C; {“(一)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款额,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 {' a4 h6 L1 o) j9 w
  n% }+ i% ?" K- H9 r0 V
“(二)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按日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0 \9 V2 F: U5 b; T& X7 w
3 M4 Q* p# k" ?, u: m
“(三)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
8 o, q& V6 l1 U; z) l5 x1 } 9 ?, v% P5 \; L% n
“(四)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 N% r3 G' `7 O8 q
' _  V2 y; e- g7 S/ l
“(五)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 W. X# G! F, ]9 D4 a7 @- `- c

" y5 u& }# x# P/ K, v6 y五十九、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零一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关于期间、送达、财产保全、开庭审理、调解、中止诉讼、终结诉讼、简易程序、执行等,以及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受理、审理、裁判、执行的监督,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5 T1 b+ A* m; C; m  I+ ] - \: H& z" q3 k7 j1 S9 J9 k
六十、将本法相关条文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修改为“行政行为”。6 {# v6 N6 r% R! d3 m4 ~' b0 j

( N, u- }" |0 O0 G( u' W: U六十一、将第四十六条改为第六十八条,第五十五条改为第七十一条。删去第三十五条、第九章的章名、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第六十九条、第七十二条。% f* C5 h; S5 O( X4 k7 T
法14王岩- 发表于 2014-11-23 16: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
3 j( \: H/ T0 ~# |9 C核心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十六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14年11月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2014年11月1日
7 f4 e0 O6 i. k! w$ R; Z$ x5 B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Z5 ?# J; _$ k# v4 m9 u% Q
  目录
- e5 @4 c1 z) ?- T: f  第一章 总则+ T6 z& u, s% m% ~& {
  第二章 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的职权
; G+ ]6 ?6 g$ m  第三章 公民和组织的义务和权利% v6 d3 U, W& q4 i; Y) W7 Y' _
  第四章 法律责任9 Q" a* _" x5 p/ j2 p! ^7 c( ^% g
  第五章 附则) c: y. d* z4 O, [
  第一章 总则9 Z9 r( z  b; a! u3 \5 l& p4 R9 y8 D# U
  第一条 为了防范、制止和惩治间谍行为,维护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D# D2 _; d6 a3 r+ x! g/ ]
  第二条 反间谍工作坚持中央统一领导,坚持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相结合、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积极防御、依法惩治的原则。
7 Q  }  H# Q) ^! `0 {! K  第三条 国家安全机关是反间谍工作的主管机关。
5 Y& {  {/ X  d: O' M) T$ T  公安、保密行政管理等其他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加强协调,依法做好有关工作。, [: U5 L6 S3 w# G  p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B/ ]1 E4 C9 T* ^$ U. q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及各企业事业组织,都有防范、制止间谍行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s! ~3 l8 |: J
  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动员、组织人民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 V5 _% G1 h1 @: O! T& k$ ^% ~
  第五条 反间谍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7 o$ M% ]& _) H9 t7 X  第六条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 K; V. l$ [% p' l/ M  第七条 国家对支持、协助反间谍工作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保护,对有重大贡献的给予奖励。
6 p- w2 ~8 }" d1 r  第二章 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的职权" E, V' R! P! D8 |
  第八条 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依法行使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职权。
& q- a2 T, _# p  第九条 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时,依照规定出示相应证件,有权查验中国公民或者境外人员的身份证明,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询问有关情况。
1 t5 C; g+ T# w* p# F; Z  第十条 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时,依照规定出示相应证件,可以进入有关场所、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批准,出示相应证件,可以进入限制进入的有关地区、场所、单位,查阅或者调取有关的档案、资料、物品。, i" u4 R+ h, \: I  u  v* e
  第十一条 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在依法执行紧急任务的情况下,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
6 [" K$ S9 U9 I6 Q1 W  国家安全机关因反间谍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或者依法征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必要时,可以设置相关工作场所和设备、设施,任务完成后应当及时归还或者恢复原状,并依照规定支付相应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补偿。  b$ T; ]2 e$ t+ J! u4 Z* ^' D
  第十二条 国家安全机关因侦察间谍行为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 p" ^0 B+ S. K& \  第十三条 国家安全机关因反间谍工作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验有关组织和个人的电子通信工具、器材等设备、设施。查验中发现存在危害国家安全情形的,国家安全机关应当责令其整改;拒绝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可以予以查封、扣押。
# N8 l* X5 q3 F$ p! J& P' i  对依照前款规定查封、扣押的设备、设施,在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形消除后,国家安全机关应当及时解除查封、扣押。6 E" e6 I( y& g' _2 `' O9 N6 {8 t
  第十四条 国家安全机关因反间谍工作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以提请海关、边防等检查机关对有关人员和资料、器材免检。有关检查机关应当予以协助。' M) |- b% t: o
  第十五条 国家安全机关对用于间谍行为的工具和其他财物,以及用于资助间谍行为的资金、场所、物资,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国家安全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依法查封、扣押、冻结。! D  W5 d2 c  \1 B+ X3 O
  第十六条 国家安全机关根据反间谍工作需要,可以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反间谍技术防范标准,指导有关部门落实反间谍技术防范措施,对存在隐患的部门,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进行反间谍技术防范检查和检测。
9 y- `5 I! {# h: {  第十七条 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严格依法办事,不得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不得侵犯组织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 E. ]" v0 b+ |* U1 W+ u  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反间谍工作职责获取的组织和个人的信息、材料,只能用于反间谍工作。对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应当保密。
( E2 ^$ Y- i! ~7 c  第十八条 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2 Z. x% G9 \) ^/ L2 j* S- O8 t/ E
  第三章 公民和组织的义务和权利
) R8 k4 E" P! p6 ?" s6 S  第十九条 机关、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动员、组织本单位的人员防范、制止间谍行为。
% X- o6 f9 T! f, G1 z4 Z( Z  第二十条 公民和组织应当为反间谍工作提供便利或者其他协助。8 b/ l- P8 l: u4 @7 v* ^6 d
  因协助反间谍工作,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国家安全机关请求予以保护。国家安全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依法采取保护措施。
" @" R1 O2 B7 F1 [2 p  第二十一条 公民和组织发现间谍行为,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向公安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组织报告的,相关国家机关、组织应当立即移送国家安全机关处理。
' q$ ?7 X6 m& v4 v+ ^& \  第二十二条 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间谍行为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不得拒绝。
9 o7 n. |" Q3 ~! i  第二十三条 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 j4 z' }6 R$ e4 }/ k/ c' Y
  第二十四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
/ L- `" Z% d+ u: f" @# O8 u1 I  第二十五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专用间谍器材。专用间谍器材由国务院国家安全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确认。
1 t0 Y% u' p, q  第二十六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对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和其他违法行为,都有权向上级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检举、控告。受理检举、控告的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查清事实,负责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告知检举人、控告人。4 b* I0 H4 Z3 n% ?' V, X4 m5 {; x
  对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工作或者依法检举、控告的个人和组织,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l# B4 ?/ u$ x6 a( g
  第四章 法律责任7 {! l* P+ g5 ]0 z) ~
  第二十七条 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间谍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1 N; F% E7 n( s/ H  实施间谍行为,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给予奖励。  m% P$ \/ @, T0 ?
  第二十八条 在境外受胁迫或者受诱骗参加敌对组织、间谍组织,从事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及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机构如实说明情况,或者入境后直接或者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不予追究。- D) q% u$ _" P0 q. h
  第二十九条 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予以处分,或者由国家安全机关处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S5 X7 D8 H; V5 {  第三十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任务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9 [3 u/ C5 A$ @' A3 t% p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由国家安全机关处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
% M, X2 j# X7 P- R  第三十一条 泄露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的,由国家安全机关处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9 B  F# f% s' G/ T- E& O
  第三十二条 对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以及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国家安全机关可以依法对其人身、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对其非法持有的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以及非法持有、使用的专用间谍器材予以没收。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国家安全机关予以警告或者处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
! V* Y  O6 F8 K* M& h5 D4 v  第三十三条 隐藏、转移、变卖、损毁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的,或者明知是间谍活动的涉案财物而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由国家安全机关追回。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e" L) T5 q$ t! q2 f5 R; S7 P
  第三十四条 境外人员违反本法的,可以限期离境或者驱逐出境。8 O! R. D# `6 R& a: f( d# \  G' s
  第三十五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作出决定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A  ], h1 y. i% m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安全机关对依照本法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应当妥善保管,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 G- d# v+ d" J; ~: I) h  (一)涉嫌犯罪的,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处理;
& M+ ~7 }. q, K6 [+ B  (二)尚不构成犯罪,有违法事实的,对依法应当没收的予以没收,依法应当销毁的予以销毁;) o7 ~; m; z2 s- \6 L
  (三)没有违法事实的,或者与案件无关的,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并及时返还相关财物;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 I5 S. E7 G+ |. V  u6 \% M1 G
  国家安全机关没收的财物,一律上缴国库。4 O6 d7 g6 ]* z7 {* U/ ^
  第三十七条 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或者有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违反规定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 j" m; t8 p2 y0 l0 `* I' S" q  第五章 附则! @  B; h# T& P+ s
  第三十八条 本法所称间谍行为,是指下列行为:8 p, k! ~. K  U. V# K, a
  (一)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外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
9 @; z. q' ^' _  x0 @  (二)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9 Z* k) R$ U1 Z; ?
  (三)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以外的其他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窃取、刺探、收买或者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或者策动、引诱、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活动;( }1 F0 S, S2 [2 L/ }8 G0 E* e) p
  (四)为敌人指示攻击目标的;* S$ S: j+ S8 M% u) N0 b- a
  (五)进行其他间谍活动的。( G( T: a2 P  A6 R
  第三十九条 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履行防范、制止和惩治间谍行为以外的其他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职责,适用本法的有关规定。0 B2 h' e/ [$ p- v
  第四十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同时废止。
0 N* h7 Q8 ~- |3 X% _+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
( f0 f6 ~- W: c* ?! I, ?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3 M. t$ C& I9 c$ h/ @" |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
  g6 H( F) c: m( f- a! @$ F5 N  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 G- l8 {+ l& g( U' ]2 c+ j
! W/ p0 M/ I4 l9 o ! m" e& u6 H" `5 u$ I9 f6 o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
1 g# w  E7 {( ~) g核心提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全文! ?/ _& P' E5 {; A# {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 q* x% J8 }. v# u! j' R% g  近代以来,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数的英雄献出了生命,烈士的功勋彪炳史册,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为了弘扬烈士精神,缅怀烈士功绩,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 j1 r, A# f! }
  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 j) z. s$ d5 U. |2 b
法14王岩- 发表于 2014-11-23 16: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5 S1 d2 M% O+ V' K, X7 M; A& Q2 \0 G
核心提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
) u4 O' N" N8 V7 @$ b: y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4 a, Y% a8 B7 a* Q' G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2014年7月15日提交的《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2017年行政长官及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是否需要修改的报告》,并在审议中充分考虑了香港社会的有关意见和建议。
" D$ i; Q- j; z6 d  会议指出,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及有关普选问题的决定》规定,201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的选举可以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在行政长官实行普选前的适当时候,行政长官须按照香港基本法的有关规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条和附件二第三条的解释》,就行政长官产生办法的修改问题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报告,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2013年12月4日至2014年5月3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就2017年行政长官产生办法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公众咨询。咨询过程中,香港社会普遍希望2017年实现行政长官由普选产生,并就行政长官普选办法必须符合香港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行政长官必须由爱国爱港人士担任等重要原则形成了广泛共识。对于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办法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香港社会提出了各种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就2017年行政长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修改问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报告。会议认为,行政长官的报告符合香港基本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条和附件二第三条的解释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的要求,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公众咨询的情况,是一个积极、负责、务实的报告。; w4 y" x" b" D- C: Q
  会议认为,实行行政长官普选,是香港民主发展的历史性进步,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关系到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关系到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必须审慎、稳步推进。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源于香港基本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即“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而规定,最终达至由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后普选产生的目标。”制定行政长官普选办法,必须严格遵循香港基本法有关规定,符合“一国两制”的原则,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兼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体现均衡参与,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循序渐进地发展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鉴于香港社会对如何落实香港基本法有关行政长官普选的规定存在较大争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正确实施香港基本法和决定行政长官产生办法负有宪制责任,有必要就行政长官普选办法的一些核心问题作出规定,以促进香港社会凝聚共识,依法顺利实现行政长官普选。
7 u7 J# r8 D. s) \  会议认为,按照香港基本法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既要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也要对中央人民政府负责,必须坚持行政长官由爱国爱港人士担任的原则。这是“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基本要求,是行政长官的法律地位和重要职责所决定的,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客观需要。行政长官普选办法必须为此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9 L& |% W5 P7 J- E  会议认为,2012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立法会产生办法经过修改后,已经向扩大民主的方向迈出了重大步伐。香港基本法附件二规定的现行立法会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不作修改,2016年第六届立法会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继续适用现行规定,符合循序渐进地发展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的原则,符合香港社会的多数意见,也有利于香港社会各界集中精力优先处理行政长官普选问题,从而为行政长官实行普选后实现立法会全部议员由普选产生的目标创造条件。. b! u* ^  H0 J
  鉴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条和附件二第三条的解释》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及有关普选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决定如下:
) k; p4 m# s: H! T. e  一、从2017年开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可以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3 ]" A, o8 b4 C% l& p  |1 G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时:+ C" m, V5 s) k# {4 m: }: u+ F
  (一)须组成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的人数、构成和委员产生办法按照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的人数、构成和委员产生办法而规定。2 Y1 r; w- o% }8 r2 c7 p/ e
  (二)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产生二至三名行政长官候选人。每名候选人均须获得提名委员会全体委员半数以上的支持。4 A- z' b5 k3 o& k( X, x
  (三)香港特别行政区合资格选民均有行政长官选举权,依法从行政长官候选人中选出一名行政长官人选。$ x% b& ~8 r1 p3 Z/ L' R6 \9 `) B6 J
  (四)行政长官人选经普选产生后,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 T2 g( y. u. R- N  三、行政长官普选的具体办法依照法定程序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予以规定。修改法案及其修正案应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根据香港基本法和本决定的规定,向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提出,经立法会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行政长官同意,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I' V6 ?$ o6 U# _; j: X
  四、如行政长官普选的具体办法未能经法定程序获得通过,行政长官的选举继续适用上一任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  c$ V# m" E/ s0 Z' R- y9 \8 g- J, `
  五、香港基本法附件二关于立法会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的现行规定不作修改,2016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立法会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继续适用第五届立法会产生办法和法案、议案表决程序。在行政长官由普选产生以后,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选举可以实行全部议员由普选产生的办法。在立法会实行普选前的适当时候,由普选产生的行政长官按照香港基本法的有关规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条和附件二第三条的解释》,就立法会产生办法的修改问题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报告,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
2 u: S% N8 {/ U  会议强调,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政策,严格按照香港基本法办事,稳步推进2017年行政长官由普选产生,是中央的一贯立场。希望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社会各界依照香港基本法和本决定的规定,共同努力,达至行政长官由普选产生的目标。
4 f( e2 L# G; }: {. c: V/ h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9 d! H- v: Q# c$ m' ^" E. s4 K9 j
  (1981年6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2 c: o, c5 `! }- H, P3 Q; h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几个法律以来,各地、各部门不断提出一些法律问题要求解释。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某些法律条文的理解不一致,也影响了法律的正确实施。为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必须加强立法和法律解释工作。现对法律解释问题决定如下:. h! ~6 ^8 u. B1 {; [
  一、凡关于法律、法令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解释或用法令加以规定。
# J. F# i* V) u0 E9 Y% _9 d  二、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凡属于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如果有原则性的分歧,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或决定。6 O" y) R. b! m- U5 |6 u
  三、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令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国务院及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2 L* Y* M( O* x9 ^) I* J
  四、凡属于地方性法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制定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解释或作出规定。凡属于地方性法规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p7 {3 L& ~) s6 [2 ^
  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社会主义法制的严重破坏和毒害,有些人的法制观念比较薄弱。同时,对法制的宣传教育还做得很不够,许多人对法律还很不熟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各级国家机关、各人民团体,都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和问题,并利用典型案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有关的法律规定,逐步普及法律的基本知识,进一步肃清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流毒,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安、检察、法院等司法工作人员,认真遵守和正确执行法律,依法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纠纷,同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一切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 z1 V6 V6 V$ y  z
  全国人大常委会
/ ^/ W5 i, P8 j) ~: U$ S+1 , e7 q1 i9 m, C! C" p3 F
7 U% n* W6 l4 F& M# s) k  l6 C; _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的决定
! f$ Y& x" t# `6 e( @核心提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的决定
! R' w+ j0 m: t7 H  (2014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7 P$ D1 l: O- e  k* K$ z- S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作如下修改:$ \1 y6 ?- A3 w3 y% ^7 _
  一、将第二条修改为:“本法所称军事设施,是指国家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下列建筑、场地和设备:
2 r6 [8 J! [( H  X6 ]  “(一)指挥机关,地面和地下的指挥工程、作战工程;
; `+ n2 y5 ?% @* G* i- M- Z  “(二)军用机场、港口、码头;
9 S/ q3 M4 }! }$ K1 n- _) `! J  “(三)营区、训练场、试验场;9 {5 Y' N/ A) J
  “(四)军用洞库、仓库;) b2 ^# H' j) v( `' O, a
  “(五)军用通信、侦察、导航、观测台站,测量、导航、助航标志;. c, E; t7 p+ T) [$ U  W
  “(六)军用公路、铁路专用线,军用通信、输电线路,军用输油、输水管道;3 x8 q+ m' O# ~
  “(七)边防、海防管控设施;- t& I8 f8 |2 r$ Y
  “(八)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军事设施。
: F8 ?  o) y2 w* t, u  l3 m  “前款规定的军事设施,包括军队为执行任务必需设置的临时设施。”& w) o9 t; F- J0 N3 f2 I
  二、将第三条第二款、第三款修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在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军事设施保护工作。军区司令机关主管辖区内的军事设施保护工作。' v, h7 L1 Q* S6 I6 _( ^; P
  “设有军事设施的地方,有关军事机关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军地军事设施保护协调机制,相互配合,监督、检查军事设施的保护工作。”
, H6 R! O7 d  Q+ l. e& u- F4 V3 e: T  三、增加一条,作为第五条:“国家统筹兼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军事设施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军事设施保护相协调。”4 \4 c- ]/ ^" }+ ^1 o+ _/ }0 Q
  四、将第六条改为第三十九条,修改为:“军用机场、港口、码头实行军民合用的,需经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或者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授权的机关批准。”
& i; Q. H  q6 i( E% Y  五、增加一条,作为第七条:“国家对在军事设施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公民,给予表彰、奖励。”
& C5 r3 |/ U8 r/ l' E  @  六、将第七条改为第八条,修改为:“国家根据军事设施的性质、作用、安全保密的需要和使用效能的要求,划定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
/ z7 G7 |' |9 }* G; D7 }. N  “本法所称军事禁区,是指设有重要军事设施或者军事设施具有重大危险因素,需要国家采取特殊措施加以重点保护,依照法定程序和标准划定的军事区域。0 J, Z7 J1 P  o2 M' ~) [; s
  “本法所称军事管理区,是指设有较重要军事设施或者军事设施具有较大危险因素,需要国家采取特殊措施加以保护,依照法定程序和标准划定的军事区域。”1 ~6 S6 D( ?% _. b; i# b
  七、将第八条改为第九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应当按照规定设置标志牌。标志牌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设置。”
2 i! P- X! p! e& Q1 w! n  八、将第九条改为第十条,删去第二款。9 S# P: j6 D/ w2 |8 v
  九、将第十三条改为第二十九条,修改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安排可能影响军事设施保护的建设项目,应当兼顾军事设施保护的需要,并征求有关军事机关的意见。安排建设项目或者开辟旅游景点,应当避开军事设施。确实不能避开,需要将军事设施拆除、迁建或者改作民用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区级军事机关商定,并报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或者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授权的机关批准。”3 v/ T1 n" ~& L& d3 {9 H8 x
  十、将第十五条修改为:“禁止陆地、水域军事禁区管理单位以外的人员、车辆、船舶进入军事禁区,禁止对军事禁区进行摄影、摄像、录音、勘察、测量、描绘和记述,禁止航空器在军事禁区上空进行低空飞行。但是,经军区级以上军事机关批准的除外。( u9 S" R0 ^# W3 I& u
  “禁止航空器进入空中军事禁区,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批准的除外。" j  A7 s1 w9 B/ t7 b3 c7 l4 z
  “使用军事禁区的摄影、摄像、录音、勘察、测量、描绘和记述资料,应当经军区级以上军事机关批准。”
; R0 @* ]/ t" Q: E7 p9 A4 t  十一、增加一条,作为第十六条:“在水域军事禁区内,禁止建造、设置非军事设施,禁止从事水产养殖、捕捞以及其他妨碍军用舰船行动、危害军事设施安全保密和使用效能的活动。”
$ j/ y& c- N/ s0 b$ O/ }. f2 w  十二、将第十六条改为第十七条,修改为:“在陆地军事禁区内采取的防护措施不足以保证军事设施安全保密和使用效能,或者陆地军事禁区内的军事设施具有重大危险因素的,军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军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共同划定陆地军事禁区范围的同时,可以在禁区外围共同划定安全控制范围,并在其外沿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安全警戒标志的设置地点由军事禁区管理单位和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共同确定。”3 f; f4 T0 G' a
  十三、将第十九条改为第二十条,修改为:“军事管理区管理单位以外的人员、车辆、船舶进入军事管理区,或者对军事管理区进行摄影、摄像、录音、勘察、测量、描绘和记述,必须经过军事管理区管理单位批准。”( f$ v& q, s# k: p
  十四、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一条:“在水域军事管理区内,禁止从事水产养殖;未经军区级以上军事机关批准,不得建造、设置非军事设施;从事捕捞或者其他活动,不得影响军用舰船的战备、训练、执勤等行动。”/ w% Q8 J% v- Z1 G( m4 c* U
  十五、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五条:“没有划入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的作战工程外围应当划定安全保护范围。作战工程的安全保护范围,应当根据作战工程性质、地形和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情况,由军级以上主管军事机关提出方案,报军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共同划定,或者报军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划定。”
2 `+ L6 d8 E7 Q1 L9 e1 e  十六、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六条:“在军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禁止修建超出机场净空标准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不得从事影响飞行安全和机场助航设施使用效能的活动。”0 m0 q( G* i" G  @
  十七、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七条:“在军用无线电固定设施电磁环境保护范围内,禁止建造、设置影响军用无线电固定设施使用效能的设备和电磁障碍物体,不得从事影响军用无线电固定设施电磁环境的活动。
- H7 s- ]& W+ E& Y* {! \0 {  “军用无线电固定设施电磁环境的保护措施,由军地无线电管理机构按照国家无线电管理相关规定和标准共同确定。1 o6 k" I8 A5 S* d4 J1 _) b5 W
  “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内无线电固定设施电磁环境的保护,适用前两款规定。”% z5 Q  t- h9 j$ E* M$ Z, \& _5 k
  十八、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八条:“未经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或者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授权的机关批准,不得拆除、移动边防、海防管控设施,不得在边防、海防管控设施上搭建、设置民用设施。在边防、海防管控设施周边安排建设项目,不得危害边防、海防管控设施安全和使用效能。”1 n+ ^5 A! q6 h& a
  十九、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条:“军队编制军事设施建设规划、组织军事设施项目建设,应当考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城乡规划的总体要求,并进行安全环境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城乡规划的,应当征求地方人民政府的意见,尽量避开地方经济建设热点区域和民用设施密集区域。确实不能避开,需要将生产、生活设施拆除或者迁建的,应当依法进行。”$ I. l6 @0 v; W' x# c" g* C
  二十、将第二十三条改为第三十一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军事设施管理单位对军事设施的重要部位应当采取安全监控和技术防范措施。”
( [/ B" j! f7 f7 {) O" [! ^  二十一、将第二十五条改为第三十三条,修改为:“军事设施管理单位应当认真执行有关保护军事设施的规章制度,建立军事设施档案,对军事设施进行检查、维护。2 ~7 W+ E( _, V- \; Z/ i2 \
  “军事设施管理单位不得将军事设施用于非军事目的,但因执行抢险救灾等紧急任务的除外。”! q. K# a% C' Q- H) \3 t
  二十二、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四条:“军事设施管理单位应当了解掌握军事设施周边建设项目等情况,发现可能危害军事设施安全和使用效能的,应当及时向军事设施保护主管机关和当地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 y: S; ]. b1 P% Z: e" S  二十三、将第二十八条改为第三十七条,修改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公民加强国防和军事设施保护教育,增强国防观念,保护军事设施,保守军事设施秘密,制止破坏、危害军事设施的行为。”6 E! ~* _9 u3 m6 F4 t1 j8 N
  二十四、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条:“军事设施因军事任务调整、周边环境变化和自然损毁等原因,失去使用效能并无需恢复重建的,军事设施管理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及时报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或者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授权的机关批准,予以拆除或者改作民用。
9 ?  a4 _. _/ [9 {2 D  z  R1 D( G- u( F  “军队执行任务结束后,应当及时将设立的临时设施拆除。”% O2 g3 Q7 [! r9 j9 T
  二十五、将第三十条第一款改为第四十一条,修改为:“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军事设施管理单位的执勤人员应当予以制止:& ?& c  [7 w- R+ O
  “(一)非法进入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的;
( _0 c5 y' L4 [& }" |+ m8 p& T  “(二)对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非法进行摄影、摄像、录音、勘察、测量、描绘和记述的;
& l4 U! O: V' w) n, ?2 p$ V  “(三)进行破坏、危害军事设施的活动的。”9 `6 j& r/ y  [% I  a2 m
  二十六、将第三十条第二款改为第四十二条,修改为:“有本法第四十一条所列情形之一,不听制止的,军事设施管理单位的执勤人员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9 m  b4 y1 k! p/ U  “(一)强制带离非法进入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的人员,对违法情节严重的人员予以扣留并立即移送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3 q0 N# F: @) ^! ~+ R, Q
  “(二)立即制止信息传输等行为,扣押用于实施违法行为的器材、工具或者其他物品,并移送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
" Y7 p; X  c( {  “(三)在紧急情况下,清除严重危害军事设施安全和使用效能的障碍物;) K. F) q6 n% z6 Y) t) u: d; {, w
  “(四)在危及军事设施安全或者执勤人员生命安全等紧急情况下使用武器。7 p* Y' b- G) ~! p0 i2 H6 q
  “现役军人、军队文职人员和军队其他人员有本法第四十一条所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军队有关规定处理。”
( M/ Y3 b& D, L& _" F2 d  二十七、将第三十一条改为第四十六条,修改为:“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8 }* E) X$ B+ m) q8 Q$ {1 S
  “(一)破坏军事设施的;
! R4 w" `4 {* D6 A0 t+ N- \/ y  “(二)盗窃、抢夺、抢劫军事设施的装备、物资、器材的;3 }6 j- Z2 I" x
  “(三)泄露军事设施秘密的,或者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设施秘密的;
1 k. ]! f4 }. A) s6 T) b  “(四)破坏军用无线电固定设施电磁环境,干扰军用无线电通讯,情节严重的;: a! U( N- W# s5 m4 X/ r5 X5 \# g
  “(五)其他扰乱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管理秩序和危害军事设施安全的行为,情节严重的。”" H5 G* u9 }8 @, s9 ~" C5 b0 _- o
  二十八、将第三十二条改为第四十三条,修改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处罚规定:: c. I0 `8 U. }, Q3 s( f, j5 }& x
  “(一)非法进入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不听制止的;0 v5 O; C$ I$ o9 V# t* x8 y
  “(二)在军事禁区外围安全控制范围内,或者在没有划入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的军事设施一定距离内,进行危害军事设施安全和使用效能的活动,不听制止的;
: f/ H# G' ]1 P: C  “(三)在军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进行影响飞行安全和机场助航设施使用效能的活动,不听制止的;
3 T1 O" a- f5 L& {  “(四)对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非法进行摄影、摄像、录音、勘察、测量、描绘和记述,不听制止的;
" @2 e0 Y; r0 t8 i  “(五)其他扰乱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管理秩序和危害军事设施安全的行为,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1 j* e) `1 M# q% \2 u3 F$ D$ |; R
  二十九、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四条:“违反国家规定,故意干扰军用无线电设施正常工作的,或者对军用无线电设施产生有害干扰,拒不按照有关主管部门的要求改正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处罚。”6 k7 q/ Q. Q) s  W; {/ G  a: h4 |9 R
  三十、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五条:“毁坏边防、海防管控设施以及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的围墙、铁丝网、界线标志或者其他军事设施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 k1 h  ^% F/ H) C2 C. m" S# W  三十一、删去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
7 G5 f, g$ Q1 A, @5 Q8 H' r6 l  三十二、将第三十五条改为第四十七条,修改为:“现役军人、军队文职人员和军队其他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按照军队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m& I+ W8 g  o  h$ G9 F
  “(一)有本法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规定行为的;* |/ {' F" h0 h" j1 ?2 i
  “(二)擅自将军事设施用于非军事目的,或者有其他滥用职权行为的;( Q) o! K0 q3 D4 j% q5 r- d
  “(三)擅离职守或者玩忽职守的。”2 I1 {4 n  g6 T# Q& j% q% B
  三十三、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八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军事设施保护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给予处分。”& H$ J  t; P% y; |; ?
  三十四、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军事设施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R0 S9 a9 L( ]3 a; L; }& }
  三十五、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所属军事设施的保护,适用本法。”8 H1 n7 ?  g* P3 F* M' k' X
  三十六、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一条:“国防科技工业重要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试验、存储等设施的保护,参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具体办法和设施目录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d$ V3 w) z' P) i1 _* J. n
  本决定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
6 n$ [0 y0 P. k+ D; e9 r1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并对条款顺序作相应调整,重新公布。8 l1 |# M& k$ L% _1 I) H% l6 [
法14王岩- 发表于 2014-11-23 16: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
3 ?. g4 |5 y; i. `. U6 m核心提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8 J1 ~6 q! y4 I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T( n3 J5 ]4 O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人民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和民族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国务院先后将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署投降书的次日即9月3日设定为“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为了牢记历史,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
. h) q6 M8 ~! U2 a; K$ O  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 d, g) T/ U8 \% _" `# R' x) X
2014—2018年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规划
6 @9 A/ }; H# I$ k核心提示:2014—2018年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规划全文
. w, V7 O  S6 B9 }  基层检察院是检察机关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为巩固基层检察院建设成果,提升基层检察院建设水平,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十二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基层建设实际,制定本规划。3 Y% C* d; H% G; z
  一、基层检察院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X  V! R; {1 V1 w$ F5 S% t
  1.指导思想) M& n# g& ~6 e+ o! ?/ e& o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三大建设”总任务,牢牢把握“三个强化”总要求,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司法改革为动力,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标准化、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管理科学化信息化、保障现代化实用化建设,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着力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开创基层检察院建设新局面,为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服务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8 W# v, e) e. k( f, Y$ ~
  2.发展目标# z' n* }* l9 i
  紧扣法律监督职能的全面正确履行,努力实现:5 a" L0 A3 m$ \9 J, L
  ——执法规范化标准化明显进步。执法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执法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健全,执法操作规程更加明确,执法办案工作更加精细,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切实增强。- t! |; r) e' p4 x( D% _
  ——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明显提升。符合检察工作规律和基层队伍实际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完整体系有效建立,队伍专业素质能力大幅提升,职业发展制度机制不断完善。6 u. m$ G5 F+ N& T& c, g7 `1 \
  ——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明显增强。检察业务、队伍、政务管理体系更加健全,检察信息技术应用全面普及,检察工作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益持续提升。
1 N9 _+ a" G6 e  ——保障现代化实用化明显推进。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有效落实,“两房”建设继续深化,科技装备适度超前、突出实用,厉行节约、量力而行,基层检务保障更加务实、有力。
, K: i" m  x4 t7 `& b  二、基层检察院建设的主要任务
! w; _9 e+ Q  W  (一)坚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2 U, O0 z( \- P1 _7 h; x8 x
  3.强化科学理论武装。健全落实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建立思想动态定期分析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加强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指导实践,增强政治定力,增进“三个自信”。组织开展理论素养提升年系列活动,促进基层检察人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学真信真用。
0 ~( G6 L" F! Y/ z) T( n3 K( f  4.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突出问题。建立经常性征求群众意见制度,健全人民群众评判检察工作机制。广泛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活动,组织检察人员走基层接地气,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推进综合服务平台、民生服务窗口建设,完善联合接访、下访巡访等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
4 R% o$ ]2 Y& t1 R5 o- z  5.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坚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着力点,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主动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健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体系,及时调整和深化服务工作措施,采取派驻检察室、建立联系点等有效形式,打造共建协作平台,延伸法律监督触角,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实际成效作为检验基层检察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尺。# V/ k) y) v  c1 c0 R
  6.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业务部门和办案组基层党组织设置,实现检察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着眼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清醒认识“四大风险”、“四大考验”,坚持中心组学习、民主评议党员、“三会一课”等制度,建立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长效机制,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教育广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党性原则,自觉抵制西方错误政治观点、法学观点。5 r$ ^1 F5 \- W& h$ J) ?% {
  (二)坚持以深化规范执法为主线,全面加强检察业务建设
/ v9 B. @. V9 r  k. U2 N  7.强化正确执法理念教育。坚持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把“六观”、“六个有机统一”、“四个必须”、“六个并重”等作为基层检察人员日常学习重点内容和教育培训必修课程,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始终用正确的执法理念指引和规范基层执法办案活动。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4 `8 C8 \+ O) e! u; |6 X  8.加大执法办案工作力度。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中心,因地制宜突出工作重点,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自觉融入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不断完善人权司法保障机制,全面履行打击刑事犯罪、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诉讼监督等职责,确保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完善落实检察长、副检察长带头办案制度,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检察长、副检察长应当亲自指挥侦查、讯问和出庭支持公诉。# @" n* c" Q2 X' ?6 s. F9 l
  9.加强检察业务集中管理。全面推进案件管理机制改革,健全检察业务管理制度,完善案件集中管理模式,细化执法办案流程,明确执法办案标准,严格执法办案监管,实现对执法办案全过程的集约化、动态化管理,从源头上解决随意执法、粗放执法问题。组织开展规范执法强化年系列活动,推动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全面贯彻落实。
$ a7 z5 Q' M0 `0 @  10.健全检察业务考评机制。坚持结果考评与过程管理、定期考评与动态指导、综合考评与个案评查相结合,形成多手段全方位的执法办案考评体系。完善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加强执法办案监督制约。建立案件质量常态化评查机制,全面对照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法规,重点围绕办案时限、执法程序、证据采信、文书制作和涉案财物处理等,定期进行集中评查,促进执法规范化。: \3 `% `9 N5 i+ i( }% ~
  11.深入推进检务公开工作。细化执法办案公开的内容、对象、时机、方式和要求,健全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除法律规定需要保密的以外,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办案过程和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一律向社会公开。坚持和完善检察开放日、案件公开审查、人民监督员等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法律监督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4 Q: }! \; o! R6 Q$ }/ V# f& A
  (三)坚持以提高整体素质为关键,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6 h5 D( l! y) X6 Y' U/ `/ r2 e  12.建设强有力领导班子。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政治轮训制度,积极参加新知识、新技能学习培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到2018年,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中法律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到三分之二以上。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各项规定,完善和落实党组会、检察委员会、检察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断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建设信念坚定、敢于担当、勤政务实、清正廉洁的坚强领导集体。4 ^7 q( p! f7 b3 I$ o, s
  13.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坚持以专业化建设为导向,以岗位素能标准为依据,分类开展任职资格、岗位技能、综合知识等专项培训,定期开展公诉论辩、侦讯模拟、疑案研讨等岗位练兵,搭建网络学习平台,树立终身学习观念,重点加强新进人员的岗前培训和职业伦理教育,全面提升专业素质能力。基层检察人员接受业务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2天。到2018年,基层检察院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到90%左右。
0 w* [! }7 s7 t) T. {  14.建构职业化管理体系。落实职业化建设目标任务,实施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严格检察职业准入制度,统筹人员招录补充办法。健全基层优秀人才、少数民族干部跨地区、跨层级选派挂职、交流锻炼工作机制,拓宽基层检察人员职业发展渠道。完善检察职业保障属地措施,出台有利于稳定队伍的创新举措。完善办案组织模式,优化检察资源配置和内设机构的设置,切实解决基层专业人才缺乏、办案力量不足问题。努力把基层检察院空编率控制在2%以下。
% i4 `- S8 l) R1 J$ p. n  15.实施检察人才重点工程。全面落实检察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以高层次专门人才铸才、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引才、素质提升优才、基层检察院聚才、西部和贫困地区检察院扶才、青年检察官育才等六大重点工程为抓手,带动检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发展。西部和贫困地区基层检察院每年定向培养和引进专门人才1000名。组织开展人才建设重点工程落实年系列活动,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按时保质逐项落实。
+ S8 L" j- Z& O2 J  (四)坚持以强化科技应用为重点,切实加强检务保障建设
# C7 P7 v9 {2 M3 e2 q, p. c  16.运行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组织开展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全员培训,加强运行维护、安全保密等管理制度建设,为统一业务应用系统运行奠定坚实基础。落实“统一入轨、统一管理、统一应用、统一改进”要求,实现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业务网上审批、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确保“全员、全面、全程、规范”应用。
/ q9 Z& l3 l6 t* H6 p) `  17.加强基层业务装备配备。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认真落实基本业务装备配备指导标准。以提高侦查工作科技含量为重点,加强侦查指挥、证据收集、安全防范、检验鉴定等装备建设,完善执法办案科技手段和设施体系,加快执法办案科技装备更新升级。加强执法值勤用车配备,满足基层办案工作需要。( z7 ?; M. N3 ~, _  }5 v# ^  W
  18.落实科技建设重点任务。以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为重点实施电子检务工程,建设网上举报、远程视频讯问、案卷材料传输及视频接访等系统,建成检察专线网、局域网等基础网络,实现基层检察工作数字化目标。完善检察技术融入执法办案工作机制,促进技术取证、技术鉴定、技术审查等检察技术手段有效利用。组织开展技术信息应用年系列活动,提升技术信息应用水平,建设一批科技强检示范院。
% a1 q+ i0 C& g2 W- V  19.推进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检察经费保障,落实“十二五”政法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一步推进基层“两房”建设。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基建项目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基建项目内部核准制度,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积极化解“两房”建设债务,坚决防止产生新的债务问题。
. l7 e! U' p1 _" _  (五)坚持以铸造职业精神为核心,深入加强检察文化建设8 L1 f; C2 I/ T0 f% {, U( U6 n  e
  20.提升检察文化建设层次。全面落实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决定,建立健全基层检察文化建设内容体系和框架结构,坚持把铸造检察职业精神作为检察文化建设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检察文化的引领、渗透、融合、凝聚作用,不断提升检察人员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增强文化建设阵地意识,加强涉检网络舆情应对,唱响思想文化主旋律。组织开展富有检察特色的活动,推广文化建设先进经验,聚合基层检察文化建设正能量。: x$ K0 Y+ L1 D9 c
  21.深化检察职业道德培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创新文化建设载体,繁荣文艺作品创造,推动落实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职业行为基本规范。完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监督制约、激励惩戒长效机制,改进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方法,丰富职业道德实践养成路径,培育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良好职业风范。
) X1 g3 {0 P: j) l  22.营造机关和谐人文环境。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按照庄重规范、因地制宜要求,建设好陈列室、荣誉室等检史教育场所。注重思想引导、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解决检察人员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困难,不断增强基层检察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f! X$ F& ?6 {/ e/ Y( E; A
  (六)坚持以塑造良好形象为主旨,持续加强纪律作风建设) G' c. R0 ~7 R
  23.强化自身反腐倡廉建设。创新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形式,推进廉政教育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深化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持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筑牢公正廉洁执法制度防线。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坚决查处检察人员违纪违法案件。
4 Q8 Z# ?" G. H2 B( a3 h, W5 p) Q  24.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规定。严明党的政治纪律,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肃检察工作纪律,严格执行上级检察机关的决策部署和决定要求,坚决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确保检令畅通。加强纪律执行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各项禁令规定,坚决查禁违反纪律行为,真正做到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
: p  U: S; e* F' q7 Z$ V# r  25.切实转变机关作风。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和高检院实施办法,进一步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持执法为民,深入解决特权思想、霸道作风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慵懒散奢、冷硬横推等执法和工作陋习。厉行勤俭节约,坚决防止和纠正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等现象。组织开展执法作风转变年系列活动,进一步树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3 Z4 Y+ G, h6 s% I. v0 V( x* |, e
  三、基层检察院建设的保障措施& q$ L5 K) O/ G; j9 N
  26.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落实高检院统筹、省级院主导、市级院主抓、基层院主责的上下联动工作格局,努力形成检察长牵头抓总、政工部门组织协调、其他部门分工负责的齐抓共管工作局面。高检院将加强检察改革顶层设计,推动出台相关体制、机制和制度难题解决方案。省、市两级院既要坚持宏观领导,又要抓好具体指导,着重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下功夫。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着力加强基层院建设。6 a6 x: B) o$ z0 M" K
  27.完善工作机制。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业务部门对口指导、基层院结对共建制度。建立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蹲点调研制度、制定政策文件征求基层意见办法。完善先进院动态管理、落后院攻坚帮扶、基层建设抽样评估、难点问题有效解决工作机制。改进考核表彰工作,减少检查评比活动,切实减轻基层检察院负担。高检院每年对3—5个省份的基层检察院进行抽样评估。
! U+ d7 x+ w4 F0 H0 ]5 Z3 i  28.坚持分类指导。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情况分类研究,增强上级检察机关指导基层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服务基层意识,加大对偏远落后地区人财物扶持力度,促进政策和资源要素向西部、基层倾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支援西藏、新疆总体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检察机关人才智力、检察业务、资金项目援藏援疆工作,推动基层检察院建设协调发展。
- u! h* t& `* j7 f  29.强化督导落实。坚持把制度执行力作为评价干部和实绩考评的重要内容,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完善基层检察院建设任务分解、督察落实等制度,健全基层检察院建设绩效管理规范,建立年度工作要点、重大决策落实情况通报制度,切实把基层检察院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认真实施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报告制度,省、市两级检察院每年底向上一级检察院专题报告基层检察院建设情况。8 e1 B# [. M4 C0 O# M) F. m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
2 r! B, l* Y( `0 X+ I& r5 ^: U" x
) K. D7 y5 |0 W$ h) t! O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已于1992年5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 现予发布施行。
6 h, K2 _8 i" t4 t, f6 B& a/ l  公安部部长  陶驷驹- E6 r, P( U, I
  1992年6月16日5 a; f2 Z8 o" y

) z, L/ X7 g) s# X) I  (根据《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 W4 _2 E# n  U8 K5 h
# O7 p3 M  t9 s! ]; y; h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
/ y; i! Z' ]9 Z) w3 _! a  目  录
" k  y8 ?+ v4 v0 Z' z- k" \  第一章 总 则/ A; q5 `, @% H4 v8 D( R3 l
  第二章 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
' {0 R) i( N) ^/ Q  第三章 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
* u: S% z4 ]7 \: x* {2 j  第四章 法律责任; [6 k8 a8 Q  Y/ M
  第五章 附 则5 I# h  e* k0 h! J: e
  o+ f0 {0 q* j1 \  l
  第一章 总 则* z5 b- q/ ]# R" x. l6 [0 u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以下简称《集会游行示威法 》),制定本条例。
/ f) n  P, b# f) m$ d, ^. \9 c( w9 U* c  第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保障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保障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不受任何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非法手段进行扰乱、冲击和破坏。9 n( [. i+ o' I
  第三条 《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条所称露天公共场所是指公众可以自由出入的或者凭票可以进入的室外公共场所,不包括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管理的内部露天场所;公共道路是指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内部的专用道路以外的道路和水路。! G, p! h3 Q) y" \- e4 M, S
  第四条 文娱、体育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传统的民间习俗活动,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p5 C; D" V& ]$ ?9 w
  第五条 《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五条所称武器是指各种枪支、弹药以及其他可用于伤害人身的器械;管制刀具是指匕首、三棱刀、弹簧刀以及其他依法管制的刀具;爆炸物是指具有爆发力和破坏性能,瞬间可以造成人员伤亡、物品毁损的一切爆炸物品。前款所列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在集会、游行、示威中不得携带,也不得运往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地。+ \$ a. [5 y' ?
  第六条 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举行不需要申请的活动,应当维护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5 F6 {3 c& ?% L  ~( w* V& n& v' j9 T9 {
  第七条 集会、游行、示威由举行地的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主管。游行、示威路线在同一直辖市、省辖市、自治区辖市或者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派出机关所在地区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由该市公安局或者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公安处主管;在同一省、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经过两个以上省辖市、自治区辖市或者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派出机关所在地区的,由所在省、自治区公安厅主管;经过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由公安部主管,或者由公安部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主管。
( [& n$ N3 _& A8 V/ b. m, j  第二章 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 f. z/ N; V4 C  e
  第八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有负责人。下列人员不得担任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一)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二)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三)正在被劳动教养的;(四)正在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
; t+ k) k( G, i  K, c& |6 |  第九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由其负责人向本条 例第七条 规定的主管公安机关亲自递交书面申请;不是由负责人亲自递交书面申请的,主管公安机关不予受理。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在递交书面申请时,应当出示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并如实填写申请登记表。1 S. \9 ?! n" _: ^9 y' u2 g
  第十条 主管公安机关接到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书后,应当及时审查,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许可或者不许可的书面决定;决定书应当载明许可的内容,或者不许可的理由。决定书应当在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日的二日前送达其负责人,由负责人在送达通知书上签字。负责人拒绝签收的,送达人应当邀请其所在地基层组织的代表或者其他人作为见证人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通知书上写明拒收的事由和日期,由见证人、送达人签名,将决定书留在负责人的住处,即视为已经送达。事前约定送达的具体时间、地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不在约定的时间、地点等候而无法送达的,视为自行撤销申请;主管公安机关未按约定的时间、地点送达的,视为许可。" g0 l8 \+ @$ g: ~
  第十一条 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要求解决具体问题的,主管公安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书之日起二日内将《协商解决具体问题通知书》分别送交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有关机关或者单位,必要时可以同时送交有关机关或者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机关或者单位和申请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的《协商解决具体问题通知书》的次日起二日内进行协商。达成协议的,协议书经双方负责人签字后,由有关机关或者单位及时送交主管公安机关;未达成协议或者自接到《协商解决具体问题通知书》的次日起二日内未进行协商,申请人坚持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有关机关或者单位应当及时通知主管公安机关,主管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条 例第十条 规定的程序及时作出许可或者不许可的决定。主管公安机关通知协商解决具体问题的一方或者双方在外地的,《协商解决具体问题通知书》、双方协商达成的协议书或者未达成协议的通知,送交的开始日和在路途上的时间不计算在法定期间内。) ]! |. N& c: m' H* p$ S4 R9 A
  第十二条 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公民不得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本条 所称居住地,是指公民常住户口所在地或者向暂住地户口登记机关办理了暂住登记并持续居住半年以上的地方。
% D$ z3 ~/ t6 E  第十三条 主管公安机关接到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书后,在决定许可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变更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时间、地点、路线,并及时通知其负责人:
, }# ^% i% A, [0 Q7 D  (一)举行时间在交通高峰期,可能造成交通较长时间严重堵塞的;  `. {# |* X  U) T0 I6 d0 r
  (二)举行地或者行经路线正在施工,不能通行的;! c6 n# q) b6 S0 t7 ~, y, g0 Y1 i
  (三)举行地为渡口、铁路道口或者是毗邻国(边)境的;- e, c. K. }' k0 V! r
  (四)所使用的机动车辆不符合道路养护规定的;# ^2 k" T( Z( G9 U/ z$ s
  (五)在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同一时间、地点有重大国事活动的;4 B( Z) u, Y9 f, V  `( P
  (六)在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同一时间、地点、路线已经许可他人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公安机关在决定许可时,认为需要变更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时间、地点、路线的,应当在许可决定书中写明。在决定许可后,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地点、经过的路段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治安灾害事故,尚在进行抢险救灾,举行日前不能恢复正常秩序的,主管公安机关可以变更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时间、地点、路线,但是应当将《集会游行示威事项变更决定书》于申请举行之日前送达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 B7 j6 U" |1 d# X$ [5 h
  第十四条 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对主管公安机关不许可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不许可决定书之日起三日内向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人民政府应当自接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三日内作出维持或者撤销主管公安机关原决定的复议决定,并将《集会游行示威复议决定书》送达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同时将副本送作出原决定的主管公安机关。人民政府作出的复议决定,主管公安机关和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必须执行。$ g2 S; l* I3 F1 S1 b: K4 G
  第十五条 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在提出申请后接到主管公安机关的通知前,撤回申请的,应当及时到受理申请的主管公安机关办理撤回手续。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接到主管公安机关许可的通知或者人民政府许可的复议决定后,决定不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应当在原定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时间前到原受理的主管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政府交回许可决定书或者复议决定书。* \! r. }5 T6 W/ i& V: T
  第十六条 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名义组织或者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的,其负责人在递交申请书时,必须同时递交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负责人签署并加盖公章的证明文件。
$ Y: }) P' J# I) y5 j2 Z5 [5 I+ K. L! f# x  第三章 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
" X# u9 a" p- y  第十七条 对依法举行的集会,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派出人民警察维持秩序,保障集会的顺利举行。对依法举行的游行、示威,负责维持秩序的人民警察应当在主管公安机关许可举行游行、示威的路线或者地点疏导交通,防止他人扰乱、破坏游行、示威秩序,必要时还可以临时变通执行交通规则的有关规定,保障游行、示威的顺利进行。2 E) O  N9 k5 s5 Y9 [+ g8 V1 R
  第十八条 负责维持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的人民警察,由主管公安机关指派的现场负责人统一指挥。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应当同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保持联系。' P3 s, `! f' o$ c
  第十九条 游行队伍在行进中遇有前方路段临时发生自然灾害事故、交通事故及其他治安灾害事故,或者游行队伍之间、游行队伍与围观群众之间发生严重冲突和混乱,以及突然发生其他不可预料的情况,致使游行队伍不能按照许可的路线行进时,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有权临时决定改变游行队伍的行进路线。& G8 l: N/ Q0 w% I# X& H
  第二十条 主管公安机关临时设置的警戒线,应当有明显的标志,必要时还可以设置障碍物。" j, b: v9 w4 M/ G$ j! `8 F# v
  第二十一条 《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十三条所列不得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场所的周边距离,是指自上述场所的建筑物周边向外扩展的距离;有围墙或者栅栏的,从围墙或者栅栏的周边开始计算。不得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场所具体周边距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并予以公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不得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场所具体周边距离,应当有利于保护上述场所的安全和秩序,同时便于合法的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
' e5 T5 J4 v+ `  F  第二十二条 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必须负责维持集会、游行、示威的秩序,遇有其他人加入集会、游行、示威队伍的,应当进行劝阻;对不听劝阻的,应当立即报告现场维持秩序的人民警察。人民警察接到报告后,应当予以制止。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指定协助人民警察维持秩序的人员所佩戴的标志,应当在举行日前将式样报主管公安机关备案。* D# ?. N2 L9 ~. I, t$ p& q
  第二十三条 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对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或者在集会、游行、示威进行中出现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情况的,人民警察有权立即予以制止。对不听制止,需要命令解散的,应当通过广播、喊话等明确方式告知在场人员在限定时间内按照指定通道离开现场。对在限定时间内拒不离去的,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有权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命令使用警械或者采用其他警用手段强行驱散;对继续滞留现场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5 D' t" C3 n0 c  m3 j2 i
  第四章 法律责任+ v: d6 ^8 e* C$ I
  第二十四条 拒绝、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维持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职务,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I4 C+ E& w/ K
  违反本条例第五条的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 Y/ ?3 W; ?* j* Z/ g& {  第二十五条 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的规定,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由举行地主管公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办理。第二十六条 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三十三条 的规定予以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讯问;需要强行遣回原地的,由行为地的主管公安机关制作《强行遣送决定书》,并派人民警察执行。负责执行的人民警察应当将被遣送人送回其居住地,连同《强行遣送决定书》交给被遣送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由居住地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9 t3 B9 v' U9 p2 F  D  第二十七条 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十八条、第三十条以及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对当事人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程序,由行为地公安机关决定和执行。被处罚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对上一级公安机关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Q8 I9 h# f- a+ I3 }  第二十八条 对于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被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不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可以令其具结悔过后释放;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办理。
+ Y: T% d* W; }  第二十九条 在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过程中,破坏公私财物或者侵害他人身体造成伤亡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t4 U8 M: k- a9 e1 @/ j  第五章 附则# a: S, m6 u6 z+ m) N  v( ]
  第三十条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举行集会、游行、示威,适用本条例的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要求参加中国公民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的,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在申请书中应当载明;未经主管公安机关批准,不得参加。
0 A, |' V! m4 I2 S' |+ {+ k. L& o% w  第三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集会游行示威法》制定的实施办法适用于本行政区域;与本条 例相抵触的,以本条例为准。/ ^, f/ r1 R) L, g% h$ i/ ~
  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公安部负责解释。
, j- G( f+ x6 q3 k6 M  第三十三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 ^, m6 D% E6 p5 ^4 D  ?+1
2 S; S  p- n1 n+ M
3 [- y( a. q  x1 Q, `$ E" E9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5 u: f! `8 E( W  (1991年3月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1991年3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1号公布 自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5 N7 @  T( x! U# G& k  D* j. ~4 Y0 g; E4 X
  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徽的尊严,正确使用国徽,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 ~8 }( g) @* ~0 S) _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0 _2 w4 f% j0 T/ ?3 m$ D/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按照一九五0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制作说明》制作。
2 ~4 f8 [- M: Y: r+ |' s4 {5 a" ~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 p& H! ?# d' U  一切组织和公民,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徽。) K$ |$ _) f; ?6 B
  第四条 下列机构应当悬挂国徽:4 J# @8 i: N% Q' k- C) y  S8 \  A, l9 @
  (一)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B* z  `8 |1 V3 v2 Y2 H, i  (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
* u, m1 \$ j- |5 ~  T* X+ ?  (三)中央军事委员会;
3 b4 M+ l( u# x9 c  (四)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
8 R, C2 B5 Q, h% O( [  (五)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
+ c# z: Q& Q$ A( J; a! b  (六)外交部;$ p: j- G2 B5 T4 F! F8 y
  (七)国家驻外使馆、领馆和其他外交代表机构。
# K' h0 i0 n0 @+ L% O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可以悬挂国徽,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规定。9 l& M% Q5 S# p; N; C
  国徽应当悬挂在机关正门上方正中处。
! |. N6 i5 ]6 Y- f$ Y3 a  第五条 下列场所应当悬挂国徽:' ?; `5 o/ a4 r/ q. a5 y
  (一)北京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
! e6 u8 K. }9 \) Y& v  (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厅;3 w/ [* f! S1 ]% P, k
  (三)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庭;
/ Y) M, S+ b9 [1 l- L, s! H( h  (四)出境入境口岸的适当场所。
( N% u/ k! g7 Q- o. W  第六条 下列机构的印章应当刻有国徽图案:& H9 T+ Y& m' p/ m9 }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E! H5 H% X1 U& h8 t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工作委员会,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办公厅以及国务院规定应当使用刻有国徽图案印章的办事机构,中央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以及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应当使用刻有国徽图案印章的其他机构;
& Y8 t: v1 T2 Z* k  (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专门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检察院;
8 W1 a: P  t5 n5 Q0 K& z% C  (四)国家驻外使馆、领馆和其他外交代表机构。
# [/ w  g( L' B% D) T! x  第七条 下列文书、出版物等应当印有国徽国案:# L; S8 h% X) h# M* u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国务院颁发的荣誉证书、任命书、外交文书;0 h% Q9 \" ^& a- l- X7 \*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以职务名义对外使用的信封、信签、请柬等;1 x$ j# m: v. Z8 w7 p7 s. I/ g  [3 @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国务院公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的封面;
3 z; T  W- |5 O+ u3 M  (四)国家出版的法律、法规正式版本的封面。9 u5 Y3 r3 v/ X: \+ J
  第八条 外事活动和国家驻外使馆、领馆以及其他外交代表机构对外使用国徽图案的办法,由外交部规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d& E" l7 ~! M: C4 ]* Q  H
  第九条 在本法规定的范围以外需要悬挂国徽或者使用国徽图案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或者国务院办公厅会同有关主管部门规定。" E  @6 a8 h* l) J1 B9 D
  第十条 国徽及其图案不得用于:
: \* u5 {0 A6 G( B+ v  (一)商标、广告;
& P0 c- ^* \3 ?" R# N  (二)日常生活的陈设布置;
) P* U$ {: W$ ~4 F  (三)私人庆吊活动;
4 K  Y# i9 l3 W% w0 w  (四)国务院办公厅规定不得使用国徽及其图案的其他场合。
7 E/ C* b  E/ Z/ @* F5 l5 o" B  第十一条 不得悬挂破损、污损或者不合规格的国徽。/ q* z* l  U+ V( {* X
  第十二条 悬挂的国徽由国家指定的企业统一制作,其直径的通用尺度为下列三种:(一)一百厘米;(二)八十厘米;(三)六十厘米。
$ `0 p' [3 K4 M1 E7 Y3 B1 n  在特定场所需要悬挂非通用尺度国徽的,报国务院办公厅批准。2 d2 D- S# t2 w- R' S5 E9 r; E
  第十三条 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P: a4 I- Q+ n7 t& ~5 S) G8 A4 ~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对国徽的使用,实施监督管理。
0 ^2 [1 t- U' e4 V6 Q  第十五条 本法自一九九一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y* `& X2 X( e$ K

8 q( t* X4 z. m; F( |; j) S6 A( b7 Q  附件一:
. g. F& d& ^9 E" a* o. C" |: [: O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 B" l) ~# g, v" r/ Z& W: g
  (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 p$ S1 A/ g0 j3 h   7 |' l. j; D) Z. X, \7 M: Z
  说明: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8 J& |: A* |- T# {  n9 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制作说明
3 E/ C3 m; b4 ^! g$ J, {/ P9 k& Q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公布): }5 o5 M0 M1 T
  一、两把麦稻组成正圆形的环。齿轮安在下方麦稻秆的交叉点上。齿轮的中心交结着红绶。红绶向左右绾住麦稻而下垂,把齿轮分成上下两部。
/ p9 u8 C" Y+ ^  \8 f+ u6 y  二、从图案正中垂直画一直线,其左右两部分,完全对称。
7 T1 A6 i5 q/ q4 c+ D  三、图案各部分之地位、尺寸,可根据方格墨线图之比例,放大或缩小。
8 r. I' T8 r: v/ o8 z0 P  四、如制作浮雕,其各部位之高低,可根据断面图之比例放大或缩小。
4 c8 g( h# H* G$ p. \; p  五、国徽之涂色为金红二色:麦稻、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之底子及垂绶为红色;红为正红(同于国旗),金为大赤金(淡色而有光泽之金)。) E8 z0 Q$ y2 F  t
  
' R( V% U' B9 W! E. s" F+ p- 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方格墨线图
- `6 L) X4 y  h, }' b& @   . y$ |1 n8 B- D3 |1 x" M* C2 V8 c8 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纵断面图 2 f6 X- R; ]) e$ e) d& Q6 {5 T
1 g- y( H7 y/ k. S5 W
法14李晓君 发表于 2014-11-23 17: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5 h/ R# T  o6 s
<行政法》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
) K0 q4 _( `& b5 i$ v# R2 a0 ?- ?第一章 总则8 r: D: }/ Z. \1 H3 w1 E

3 r" c! m) S: u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加强预算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外事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 ?* c+ Z0 q- s1 x9 C6 Z2 H
: I& K$ A9 w1 q- r' o+ e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党政军机关、人大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因公组派临时代表团组的省部级以下(含省部级)出国人员(以下简称出国人员)。5 }6 S% q: y) ~# _+ }

* x/ v% B, g# a+ \$ h: I1 x  第三条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因公组派临时出国团组应当坚持强化预算约束、优化经费结构、厉行勤俭节约、讲求务实高效的原则,严格控制因公临时出国规模,规范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 e/ Q3 c; o3 \' P" O5 z
  v2 {# G; i8 g  y/ i
第二章 预算管理和计划管理
" p7 V+ \' g( U8 n1 d , k) b! R/ A' F) K, [: D
  第四条 因公临时出国经费应当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并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 C7 C# r9 C, E' k
0 D, h6 _9 K& K4 d- T+ S8 [! N
  (一)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的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总额,科学合理地安排因公临时出国经费预算。
) U: x& [* i9 N2 M# }7 a ! X' k, s( d! Y9 ]: l: A
  (二)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加强预算硬约束,认真贯彻落实厉行节约的要求,在核定的年度因公临时出国经费预算内,务实高效、精简节约地安排因公临时出国活动,不得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出访团组。确有特殊需要的,按规定程序报批。
3 r  O' z( e. |
0 u* N+ t1 C1 r( m" c  第五条 出访团组实行计划审批管理,并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9 T1 h6 {$ ~! D& m 6 v8 K5 N& L# I* Q0 K
  (一)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应当认真贯彻中央有关外事管理规定,科学制订年度因公临时出国计划,认真履行因公临时出国计划报批制度,严格控制因公临时出国团组人数、国家数和在外停留天数,正确执行限量管理规定。组团单位和派出单位要明确责任,谁派出、谁负责。5 j8 o/ I" T7 V+ ~2 h

; y8 o7 }, J3 R/ q  (二)因公临时出国应当坚持因事定人的原则,不得因人找事,不得安排照顾性和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出访,不得安排考察性出访。/ c: ^) F; b1 {  O! L

* l6 i5 Q0 r+ I# U  L' f  (三)各级外事部门应当加强因公临时出国计划的审核审批管理,严格把关,对违反规定、不适合成行的团组予以调整或者取消。驻外使馆答复国内因公临时出国征求意见时,应当严格履行把关职责。- Z; h! R; ]8 h. n7 Y
+ I8 @0 t; s1 H) i
  第六条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出国经费的支付,应当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A6 z& U3 U" n- Y0 h, k, R& Z
( y- G. a  a) F8 @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标准,不得擅自突破,严禁接受或变相接受企事业单位资助,严禁向同级机关、下级机关、下属单位、企业、驻外机构等摊派或转嫁出访费用。
% P- c( h7 c. g$ w% c
5 ?$ E3 P4 N2 J+ ?8 I  第七条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建立因公临时出国计划与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出访团组应当事先填报《因公临时出国任务和预算审批意见表》(见附1),由单位外事和财务部门分别出具审签意见,明确审核责任。出国任务、出国经费预算未通过审核的,不得安排出访团组。6 m- ]. F: [: K8 v

3 B( `$ p4 J/ B% ]6 m( ~第三章 经费管理1 Z  ?' q' |. t

% s' E% @8 f* a" |; Y* }- E0 p  第八条 因公临时出国经费包括: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公杂费和其他费用。
$ n9 H) y5 S, n) m 8 d5 |# E0 Z" W9 g+ V4 f- U* [
  国际旅费,是指出境口岸至入境口岸旅费。$ `0 G; v  q. Z0 X0 l) E

2 T# ]. l& L& d1 K3 k( T  国外城市间交通费,是指为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发生的,在出访国家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费用。
9 ?5 H- Z' C+ G6 _! u
  H& M2 Y8 l7 ?/ i9 d  住宿费是指出国人员在国外发生的住宿费用。( {* D! F; O  O2 j: \1 x
0 q, i% O" }5 [2 A7 H' G; b
  伙食费是指出国人员在国外期间的日常伙食费用。
7 K1 H4 ^/ A7 C : l9 V9 c% S; o* o/ k
  公杂费是指出国人员在国外期间的市内交通、邮电、办公用品、必要的小费等费用。
; l' ]8 J; t+ ^6 o7 c: _4 z / a% Q) y* C* ~/ r" H2 F' |/ T( ]
  其他费用主要是指出国签证费用、必需的保险费用、防疫费用、国际会议注册费用等。
1 O4 |8 |# y& X( ~ 9 b& i& x6 ]$ g* ^5 E2 D* v4 [6 [
  第九条 国际旅费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 H+ \- x& l# Q; V- k: W/ v
+ |- a" j. A  Q+ q) s5 O  (一)选择经济合理的路线。出国人员应当优先选择由我国航空公司运营的国际航线,由于航班衔接等原因确需选择外国航空公司航线的,应当事先报经单位外事和财务部门审批同意。不得以任何理由绕道旅行,或以过境名义变相增加出访国家和时间。
: ?6 N! ^) `2 l/ W9 T7 P
- U) v% W  w( D+ x! P) I  (二)按照经济适用的原则,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选择优惠票价,并尽可能购买往返机票。6 p5 J4 o# m5 k3 N# k# t, v
( h5 s3 d) R' T7 X9 N
  (三)因公临时出国购买机票,须经本单位外事和财务部门审批同意。机票款由本单位通过公务卡、银行转账方式支付,不得以现金支付。单位财务部门应当根据《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等有效票据注明的金额予以报销。
4 D+ S, H- v9 f1 L
; z4 D7 T& F: R7 q  (四)出国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安排交通工具,不得乘坐民航包机或私人、企业和外国航空公司包机。
- |6 n  |. s2 B$ o! \
# q! I" y4 ^- r0 A0 \  (五)省部级人员可以乘坐飞机头等舱、轮船一等舱、火车高级软卧或全列软席列车的商务座;司局级人员可以乘坐飞机公务舱、轮船二等舱、火车软卧或全列软席列车的一等座;其他人员均乘坐飞机经济舱、轮船三等舱、火车硬卧或全列软席列车的二等座。所乘交通工具舱位等级划分与以上不一致的,可乘坐同等水平的舱位。所乘交通工具未设置上述规定中本级别人员可乘坐舱位等级的,应乘坐低一等级舱位。上述人员发生的国际旅费据实报销。! X' O* k0 }  q* v+ X5 s

, c# o  R2 q0 Z% U6 q6 E% ?  (六)出国人员乘坐国际列车,国内段按国内差旅费的有关规定执行;国外段超过6小时以上的按自然(日历)天数计算,每人每天补助12美元。& U) u" ?0 I$ E2 t
5 X1 Z) d- y  I4 h  ]6 T  d+ R
  第十条 出国人员根据出访任务需要在一个国家城市间往来,应当事先在出国计划中列明,并报本单位外事和财务部门批准。未列入出国计划、未经本单位外事和财务部门批准的,不得在国外城市间往来。出国人员的旅程必须按照批准的计划执行,其城市间交通费凭有效原始票据据实报销。+ L0 d! K) Y: D

& c: a8 q% r/ E/ M, u  第十一条 住宿费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B4 F. k& q2 L4 x
+ s, i# r, K# }" Q( e3 ~. F
  (一)出国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安排住宿,省部级人员可安排普通套房,住宿费据实报销;厅局级及以下人员安排标准间,在规定的住宿费标准之内予以报销。
9 p8 L2 y4 h: ?9 [6 c: X" @/ M 4 O: [6 {- t6 P$ e  J' C9 e
  (二)参加国际会议等的出国人员,原则上应当按照住宿费标准执行。如对方组织单位指定或推荐酒店,应当严格把关,通过询价方式从紧安排,超出费用标准的,须事先报经本单位外事和财务部门批准。经批准,住宿费可据实报销。3 U+ e! e; V! a
8 H- Y# X/ A* t0 ^5 I3 Y" U2 p
  第十二条 伙食费和公杂费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 N8 C; \) p  ]% P# C' S/ [& Q2 h

3 p  U7 ^3 s# s$ m, q  (一)出国人员伙食费、公杂费可以按规定的标准发给个人包干使用。包干天数按离、抵我国国境之日计算。
' U  U, {. U8 g& E, ]4 i) K! f, I2 @ 5 Z/ T4 [" Z0 t! K+ e1 ?
  (二)根据工作需要和特点,不宜个人包干的出访团组,其伙食费和公杂费由出访团组统一掌握,包干使用。% G# y8 k: j7 r
# L/ v: w) l! G' D1 R5 q
  (三)外方以现金或实物形式提供伙食费和公杂费接待我代表团组的,出国人员不再领取伙食费和公杂费。
0 q4 W& ~, O1 W7 ]9 o6 c ( z, l3 D! w  a+ ]
  (四)出访用餐应当勤俭节约,不上高档菜肴和酒水,自助餐也要注意节俭。# D* c  K) F. p' {3 C" z; T0 J

2 P) J" U9 ^2 X9 n7 I' N  E  第十三条 出访团组对外原则上不搞宴请,确需宴请的,应当连同出国计划一并报批,宴请标准按照所在国家一人一天的伙食费标准掌握。! m/ l# r* i: X& J5 U( z
! {# C9 U% o( X9 {( M2 ^' T
  出访团组与我国驻外使领馆等外交机构和其他中资机构、企业之间一律不得用公款相互宴请。/ G& @0 n. c! H+ j) f  t
, A: L9 A3 N/ S3 G3 w% }) l
  第十四条 出访团组在国外期间,收授礼品应当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原则上不对外赠送礼品,确有必要赠送的,应当事先报经本单位外事和财务部门审批同意,按照厉行节俭的原则,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纪念品、传统手工艺品和实用物品,朴素大方,不求奢华。
% V5 b4 F5 o6 t2 `- L  ^
; V7 T7 b2 O) d0 G; o9 q$ J: F4 U  出访团组与我国驻外使领馆等外交机构和其他中资机构、企业之间一律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互赠礼品或纪念品。
; Q; j7 ?5 U2 g" Y; y- r
+ V4 j  F: E7 O  第十五条 出国签证费用、防疫费用、国际会议注册费用等凭有效原始票据据实报销。根据到访国要求,出国人员必须购买保险的,应当事先报经本单位外事和财务部门批准后,按照到访国驻华使领馆要求购买,凭有效原始票据据实报销。
' X, J' X6 W. t1 v 2 ]/ }! Z1 r* R* T# y. o. Q
  第十六条 出国人员回国报销费用时,须凭有效票据填报有团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的国外费用报销单(具体表格由各单位制定)。各种报销凭证须用中文注明开支内容、日期、数量、金额等,并由经办人签字。
$ a+ P& m7 ?8 N0 o" i" K4 H
) @! C* T& f1 D  各单位财务部门应当根据本办法制定本单位财务报销审批的具体规定,加强对因公临时出国团组的经费核销管理。各单位财务部门应当对因公临时出国团组提交的出国任务批件、护照(包括签证和出入境记录)复印件及有效费用明细票据进行认真审核,严格按照批准的出国团组人员、天数、路线、经费预算及开支标准核销经费,不得核销与出访任务无关的开支。3 ?. @' r0 i( j, P5 Z& |

  U$ o, ^, C3 w7 R& P6 q3 g# P& {  第十七条 中央各部门根据出国经费预算,结合实际购汇需求,自主核定本部门及其所属单位购汇数额,通过财政部批准的人民币资金账户,向外汇指定银行购买外汇。* Q# W( I. d/ u1 @! ^
4 c" _5 X. d9 K5 w% z1 L* h
  省级财政部门根据本级各部门和下级财政部门的申请,自主核定本地区购汇数额,并确定一家外汇指定银行具体办理购汇手续。
# w3 I: R, M  H6 z% ~
( v. F: @/ I& X- h0 l) g% T! H第四章 监督检查0 @2 X. }9 w1 j, I) \% L$ x# s+ f+ \

5 }" k7 ^* w  v* q  第十八条 除涉密内容和事项外,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的预决算应当按照预决算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及时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g0 ^) x; M1 |1 Q! a) o, Z* @8 S' k

. f0 n1 e3 K  C2 o9 d. t  第十九条 各级外事、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因公临时出国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联合检查。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审计部门应当对各部门各单位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2 A% r' C- S) y) Z

; L4 K6 y% N! P  财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因公临时出国团组内部监督检查机制,每半年向同级外事、财政部门报送本部门本单位因公临时出国经费使用情况。严格按照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因公临时出国经费预算绩效评价,切实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5 u: i+ d* N) e* W

* j* p7 T0 |. M& G  第二十条 组团单位应当采取集中形式,对团组全体人员进行行前财经纪律教育。对出国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相关开支一律不予报销外,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4 G& l! R1 J3 m7 ?# H: c9 }1 U

9 c! k, {3 G7 q  (一)违规扩大出国经费开支范围的;" s; X* u) S  M. b: e
2 b* D! n4 }- R- a6 l
  (二)擅自提高经费开支标准的;
) ]1 ?. L0 W  ?- K
6 d' J- n* e4 [9 ]1 Y  (三)虚报团组级别、人数、国家数、天数等,套取出国经费的;
9 r8 T/ R5 v- b2 G
$ V. |+ V: W$ `* c) h% B  (四)使用虚假发票报销出国费用的;4 w1 p0 X% d" m) q, S

. ?4 p! }' q) Q! ~& [  (五)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1 m. T* z9 V/ u5 r2 y 2 [% m% A% @3 B' z2 Q' b
第五章 附 则
# o  s% t  j& W+ R, |4 k! z6 h / f2 ~( Z9 P+ g
  第二十一条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因公临时赴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适用本办法。$ x9 u. K1 [' f' X5 [# X
% [; z9 E7 }1 N0 b/ J! l+ ~
  第二十二条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可以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规定,报财政部备案。边境地区有频繁出国任务的,其因公临时出国经费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由所在省、自治区财政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报财政部备案。
5 G" r! }+ `( Q# J
9 M; S9 B# k% h8 k1 i( v1 ^  第二十三条 对与我新建交或未建交国家,相关经费开支标准暂按照经济水平相近的邻国标准执行。6 z7 ?2 v& j9 e+ @+ f# J% _
; _! B5 e- E7 C5 Z
  第二十四条 财政部、外交部根据出访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物价等变动情况,对相关经费开支标准适时调整。
" T6 [0 [. n  q- i; A
1 P  u! ]4 r7 L  e  第二十五条 国有企业和其他因公临时出国人员参照本办法执行。6 l% z4 x% N' |/ _

# X* H+ \8 o& o3 X2 }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外交部负责解释。
4 M3 Z3 c+ \- S- J5 y& y 1 I) u# o  N( k1 g; y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财政部、外交部《关于印发<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行〔2001〕73号)和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加强因公出国机票管理的通知
法14李晓君 发表于 2014-11-23 17: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政法》' w8 D6 p* Y; a' g, l: C" F
《华侨回国定居办理工作规定》
! g, r3 N6 G' U第一章 总则3 E. n+ j" U4 I- J$ b# u

' W0 y8 _; I. u9 _- V* R8 C- v第一条 为保障华侨的合法权益,规范华侨回国定居办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制定本规定。5 b7 ~! B' B- |% E& d0 |$ g# u
第二条 华侨申请回国定居,适用本规定。
, Z+ O: M4 q* B# j 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华侨身份的认定,按有关规定执行。6 y  r8 n# W2 }8 z: b
第三条 华侨回国定居的申请,由拟定居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侨务部门负责受理。
7 b8 V/ a; r; z/ x! a 第二章申 请
8 X' q, ?4 B% S% a3 u9 @+ y1 \ 第四条 华侨申请回国定居,拟定居地为原户籍注销地的,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 }: U3 B7 x! A  @* k* b* l- V; v  (一)已在国内连续居住一定时间;2 B7 ~8 E7 a7 g# b4 o* R& Y! X! S2 C
(二)有稳定生活保障和合法固定住所。5 C" W, x: V% S! k. y
拟定居地为非原户籍注销地的,除符合第一款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拟定居地所属省、市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和公安机关联合制定的有关规定。) O0 t; ~3 {: A% }/ n6 H
第五条 华侨本人提出申请回国定居,应当提交回国定居申请表、自愿放弃国外居留资格声明书、出入境记录、有效护照或者旅行证及复印件、符合规定的照片、经驻外使领馆认证或者公证的华侨在国外的居留证明或者其他可以证明其居留事实的材料和与受理条件相关的其他证明材料。' t% ~) g* x& t% N5 u2 i5 M& |) k' b
华侨回国定居应当由华侨本人提出申请。华侨本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亲自办理的,可以委托亲属提出申请。亲属代为提出申请回国定居的,除应当提交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受托人身份证明、经公证的亲属关系证明和委托书。3 v$ T' l  T, w" o
第三章办理程序
& Y( e4 W7 ]" P' U+ _% _ 第六条 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受理华侨回国定居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所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调查核实,并于受理申请五个工作日内书面征求同级公安机关的意见。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同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的征询函后,于十个工作日内提出意见并以书面形式回复同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
) X7 T2 c% ?6 x, q3 M0 H7 O- ? 受理申请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应当在收到公安机关意见后十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报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侨务部门。) a0 x/ X) L3 H
第七条 市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收到县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报送的申请材料后,应当对申请材料进行复核,于五个工作日内提出复核意见报省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审批。/ N# }' Y. {6 |: \4 ?9 \
华侨回国定居申请数量较多的省、自治区,可以由市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审批华侨回国定居申请。
, w9 w3 m: ]( [0 N( B7 c% s( L" B3 b 第八条 省级或者市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收到报送的申请材料后,可以请同级公安机关协助核查华侨出入境记录信息和出入境证件签发信息及其他情况。省级或者市级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同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的核查函后,于七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工作并书面回复同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
& f( ~1 t' Z& g( ` 第九条 省级或者市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收到报送的申请材料后,应当在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审批。批准华侨回国定居的,应当签发《华侨回国定居证》;不予批准的,除国家安全等特殊情况外,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公安机关协助核查的时间,不计入十五个工作日内。
" z3 @* z( P# |$ k3 M 第四章定居证的管理9 q6 H6 V: F+ b/ {
第十条 省级或者市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应当将《华侨回国定居证》送达受理华侨回国定居申请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由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通知华侨本人或者受委托的国内亲属领取。
* D) M9 f( o0 S 第十一条 《华侨回国定居证》的有效期为签发之日起六个月。华侨本人应当在《华侨回国定居证》有效期内到拟定居地县级公安机关,办理常住户口登记手续。逾期未办理的,需向受理机关重新申请办理《华侨回国定居证》。
9 R4 b% s0 t$ V! b+ X4 A  G 第十二条 《华侨回国定居证》在有效期内损毁或者遗失的,华侨本人可以向原受理申请的机关提出换发、补发申请。省级或者市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签发《华侨回国定居证》,并按照第十条的规定送达申请人。
0 s1 k' O9 I5 k8 T" W, p3 b% E- o 第十三条 《华侨回国定居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侨务部门根据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规定的样式印制。
* B) }3 g: b0 M& x% ~& v 第五章附 则- \. S9 Q# S# R  r
第十四条 省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公安机关,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备案。" Y3 X2 Q# Q& ^  N
第十五条 市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审批华侨回国定居申请的,应当定期将华侨回国定居审批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省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 b; A0 j# Q% n* L! t, v  O8 _; f. T
省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应当在每年三月份将华侨回国定居上一年度审批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并通报同级公安机关。+ m9 t+ g" p0 f# J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 v8 z2 s& L/ k0 L
法14李晓君 发表于 2014-11-23 17: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 ^/ c$ \+ F5 K& o) ~, S. ?
《行政法》《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 _6 C" ]( i1 g  K0 G; o0 U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 T7 n1 q6 @( I  \
1 a4 p/ @/ w2 a! O
! p/ g, M# H4 x/ ^前款规定的“道路”“机动车”,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A6 q  g- G2 |4 f7 \3 \0 A6 `
! g+ T0 e; o0 k4 q9 m

" N' ]4 I  B- L二、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 |: i5 _  O; A4 o$ C
4 E' i$ f3 R9 w# T3 S# ~. `: s3 ?2 u# @% E
(一)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5 ?% Q0 Q& c) u5 `( R
' `' ^- y& O& i1 _9 a$ i* b" ~3 Q. d5 l" B5 d3 f$ Z
(二)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 r$ Y" {$ |) e8 P2 T3 u , W% g6 G) @/ s0 u8 r9 Q) i
8 z; P4 X; t! `2 T3 T
(三)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W5 U1 n& J) ^! t, l. w* D
% i2 S6 Z9 |1 a" S$ I( y

) R2 v+ ^' i! ?(四)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 R0 @+ j! i( f: v7 N5 s/ `3 ^
+ ?- Q/ Q6 m( G3 D4 j8 k; j  b+ I& L
- H+ ?" f- l: A- ]0 E6 ]; T(五)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
& Y, u0 M* a/ `$ C3 j
1 w- o3 j9 C" r* W3 u
# w6 h- u2 R7 [; N" O9 z* b(六)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3 W3 ~& ~: B5 Z7 `# g) q/ `, U
8 c3 l5 z9 f' v1 r
2 s  ?: r  j3 l5 `(七)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
; O  a* X! W/ L# u! R; N4 `' s. b) b
/ F5 f* `, ?) I& ?, @
(八)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 o2 H% j- k# L& r5 Q/ O ) _) s" S# R7 t% Z1 G

0 E  o( W( {: o! K# `三、醉酒驾驶机动车,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又构成妨害公务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z( y5 k! w% u* `- S
$ l$ f" o9 o* u4 {7 q
" w. h+ k9 T' q2 f四、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判处罚金,应当根据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认罪悔罪态度等情况,确定与主刑相适应的罚金数额。
' X* c) f" V) ^; D, c5 G& @
' s& @/ R5 T$ ?4 C( B
2 R) {( w" [8 _8 z: h五、公安机关在查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时,对查获经过、呼气酒精含量检验和抽取血样过程应当制作记录;有条件的,应当拍照、录音或者录像;有证人的,应当收集证人证言。. n" D, ^2 C3 |% g% H

; z3 |/ y& K; h6 D! ~- j& h: L8 }! A
六、血液酒精含量检验鉴定意见是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醉酒的依据。犯罪嫌疑人经呼气酒精含量检验达到本意见第一条规定的醉酒标准,在抽取血样之前脱逃的,可以以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结果作为认定其醉酒的依据。6 p' v6 a* F6 R6 g* y& W8 s, \
1 A5 T& G4 r& o" r) C8 k- c% i
* m' U+ C* V) @- F
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时,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者抽取血样前又饮酒,经检验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本意见第一条规定的醉酒标准的,应当认定为醉酒。2 ]) l/ D: K4 D" m3 T9 g
3 Q) X/ E; M& l! H

) K7 m. O: Q& _6 O七、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应当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法定诉讼期限内及时侦查、起诉、审判。3 L5 o3 J7 t9 x" }, a# T' i( i6 ]
" k  y6 Z+ I% Z- f7 x* g( ?) u: y
0 H( h$ v) L8 Q
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据案件情况,可以拘留或者取保候审。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对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1 p- W7 u9 x7 A- B  B1 v! {
法14张壮 发表于 2014-11-23 17: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法】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2月28日)# X' H, O1 }9 u1 ~8 r
第一章 总则
: @1 j& u& V3 L" P( C, a7 Q0 _7 ?! q9 `
第一条 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 Q7 I$ X2 @* u1 I
  l4 D& w' S& O) p
第二条 本法所称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 k) R6 v; _4 M! T$ e4 M

" n. C) g) u# N! J& A 水力发电对本法的适用,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规定,报国务院批准。 3 `7 z: W; W& j- K5 w+ ~

4 c" C' v3 Q: X7 s7 Y3 k% g9 w 通过低效率炉灶直接燃烧方式利用秸秆、薪柴、粪便等,不适用本法。
* w# a. [2 c8 H1 a7 Z2 I$ y( y- X+ R1 P1 l% K( t
第三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
: W5 M' X" J5 N) v! u6 _' u' ?' X( {+ L( t7 e/ L4 a. g
第四条 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通过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目标和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 ?5 x: h2 I/ x8 w

0 E) O; @9 k6 o& y 国家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依法保护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者的合法权益。
9 j) Y; ~' O% P3 a; @7 I4 U; p
. e+ e9 ?+ y, Y2 x 第五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对全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实施统一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
8 G4 M' Y2 R" [9 R+ Y
. k; ?' r, }! W+ v7 b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能源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 9 P) W' [9 A% A. y, ~. J9 c

+ U; N: D1 b) R( ?& c 第二章 资源调查与发展规划 # \4 a, i6 K! `7 b; S% G+ N# K# o; q. T

1 P% M: i0 Z. r6 y 第六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全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的调查,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制定资源调查的技术规范。 ! N( Z1 Z( ~+ j  Z& X% w5 U) @) B# z
. w/ D. y/ L# L3 x& t0 }
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可再生能源资源的调查,调查结果报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汇总。 4 }7 [3 {6 e' v+ C) F1 ?
% S9 E1 E  J; B3 k2 C1 {0 W! y
可再生能源资源的调查结果应当公布;但是,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内容除外。 1 p; B4 g- b" j: g( B* W5 J
' L- t$ S/ ^6 e. }; q
第七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根据全国能源需求与可再生能源资源实际状况,制定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总量目标,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并予公布。
3 s7 x6 a+ \5 `# x7 O
& y/ O' f( N$ h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根据前款规定的总量目标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发展与可再生能源资源实际状况,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各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目标,并予公布。
/ j5 _( w4 l( j4 ^6 I3 S6 e0 J: u: D* M  z" R1 m
第八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根据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总量目标,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0 g: I( v5 L7 c/ [4 S- ]4 Z8 T: c$ n0 h, a6 q0 |9 M% N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能源工作的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目标,会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 m7 h9 @2 X2 d  }

8 O' J' v' ~% Y3 ^ 经批准的规划应当公布;但是,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内容除外。
1 y1 g  w7 p) m! g3 B4 a
* A: j, b" [: U) R( `; x 经批准的规划需要修改的,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5 |5 ]9 f  u# S( h
3 f0 ]( S; e; E( Y& y9 T, L& w 第九条 编制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进行科学论证。 4 M" ~3 r2 O  a. E2 K" I

/ ]) U) M8 I+ x0 I 第三章 产业指导与技术支持 6 r+ U7 B, k) G8 q
: F! ?6 a4 s4 H9 v
第十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根据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制定、公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3 m$ P# c" G2 ?; `. n: o* l9 x* }( F# |& h
第十一条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公布国家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并网技术标准和其他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的有关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品的国家标准。 3 E& k+ z6 p, Q$ {
( m; `% e) i( ^6 k, b0 W; m) x
对前款规定的国家标准中未作规定的技术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5 d. c- T) U. S5 v9 N0 L' O0 b, }

4 b# [1 }* I' i: S- [% h( q7 U  B 第十二条 国家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列为科技发展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先领域,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并安排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进步,降低可再生能源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 a% M" D2 K( l% l8 l8 g" E4 M) d
2 ~  ]6 `. k( f4 b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可再生能源知识和技术纳入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课程。 " Z9 w4 g! o8 v+ Q, I% D

+ \% E/ C  l! k3 T 第四章 推广与应用
# J8 d' w' N6 M; e( _: M6 L
7 V  M) k2 g3 `8 B9 `3 {1 Q 第十三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
' V- Y# u$ L1 K. l/ \) g# T7 @# j6 i; \- {  q
建设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应当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规定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
. z4 K0 a. }8 x+ D
4 V* ^- i  u0 b 建设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有多人申请同一项目许可的,应当依法通过招标确定被许可人。
6 |0 D5 o# H3 W
% T! d6 d" X# T+ s1 }2 m1 N  x' o 第十四条 电网企业应当与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议,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
' L, O* H2 ~! \2 M5 L, E1 Y0 ?1 S/ \7 v( \( i% D
第十五条 国家扶持在电网未覆盖的地区建设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为当地生产和生活提供电力服务。
4 Q# G$ s% K/ n! D( c& f/ k! E: R6 x7 \
第十六条 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
# U3 h1 t( @( m2 v  Z0 I  f( F/ \6 m9 K6 @
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的燃气和热力,符合城市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的入网技术标准的,经营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的企业应当接收其入网。
* @  _) ?% m0 w! V, z# o1 z: v+ m3 e) O; `. v
国家鼓励生产和利用生物液体燃料。石油销售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的规定,将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液体燃料纳入其燃料销售体系。
# z3 @- B! T' G' }" K' ~' A
# ~; p, Y. h% ~$ ]) ~* S 第十七条 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供热采暖和制冷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 5 k- U1 M8 W8 e! l* k. E/ e
- l* M6 N/ @  w% J9 j' ~) _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太阳能利用系统与建筑结合的技术经济政策和技术规范。 3 V# g+ @: I' d: Z2 w! K4 H, F
. I7 W7 l0 j# O: f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根据前款规定的技术规范,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为太阳能利用提供必备条件。
5 X' M$ ]$ c9 u* Y
0 v- `% T* w4 _" w4 e* d 对已建成的建筑物,住户可以在不影响其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安装符合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的太阳能利用系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 t: {# ^7 W" Q+ n' S. V, ~, |
第十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7 F# y- h' L0 ?9 t, s
  g- B2 ~* _8 B; f$ F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能源工作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和卫生综合治理需要等实际情况,制定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沼气等生物质资源转化、户用太阳能、小型风能、小型水能等技术。
( s" v- H1 ~% ~0 ]3 X- D9 c- {7 D9 `3 f4 y* R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农村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提供财政支持。
+ V/ C# }* D/ U. y
3 U3 a  Y3 x. K$ a4 u# h 第五章 价格管理与费用分摊 , X1 e! w4 R" ]% o

9 f% E' A$ ]' @0 j4 u0 s 第十九条 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根据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的情况,按照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并根据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适时调整。上网电价应当公布。
' N/ M8 d9 M9 }( f! r. s1 i
# k- |+ d: z% G 依照本法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实行招标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按照中标确定的价格执行;但是,不得高于依照前款规定确定的同类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水平。 / j6 T. Y5 F" p1 {, v

3 j, a( ^0 I) [7 U: k5 g$ f& Q* [ 第二十条 电网企业依照本法第十九条规定确定的上网电价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所发生的费用,高于按照常规能源发电平均上网电价计算所发生费用之间的差额,附加在销售电价中分摊。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 U- O' b5 q& D! w1 T  N
' h7 b" w, T  C2 p
第二十一条 电网企业为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而支付的合理的接网费用以及其他合理的相关费用,可以计入电网企业输电成本,并从销售电价中回收。
  a; R/ n, B+ I  I" Q. k: |
5 b  U; K* N0 j' {/ d( C' B 第二十二条 国家投资或者补贴建设的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的销售电价,执行同一地区分类销售电价,其合理的运行和管理费用超出销售电价的部分,依照本法第二十条规定的办法分摊。 1 @( X0 D  K' a8 \& |" F; R/ u
: P* r: V# H, k  X9 _
第二十三条 进入城市管网的可再生能源热力和燃气的价格,按照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合理的原则,根据价格管理权限确定。
. [$ F+ }3 v& \" [# A6 g: x. X4 r
4 v$ p, X& j3 f- T1 \ 第六章 经济激励与监督措施
: p/ ~! A* X% j% o9 F2 p& `- R
6 A3 I. Y& }, d+ c 第二十四条 国家财政设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以下活动:
  c. r' O+ C( h4 X) _
/ W* ]- @1 Z$ Z& H$ P$ z- Y  [ (一)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和示范工程;
" s+ ^4 v. N7 s  G$ @" T' B" b; G& _. }! x3 u
(二)农村、牧区生活用能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 ' m9 f' K: W$ J. Z8 b* W- g
* \# b5 P6 G& G5 x8 P
(三)偏远地区和海岛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建设;
( F1 z1 I5 h6 E3 d& ^  a# h( e& U6 d/ q' J: b9 ]# W7 k
(四)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勘查、评价和相关信息系统建设; 1 S# Z! A/ y/ {) U) J

6 O3 M2 J3 Q) g1 ^% V2 U9 _ (五)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设备的本地化生产。 " Z  V* t! {' I5 ?* j5 g% g* {  j

% R. U, d& ]7 T& D 第二十五条 对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符合信贷条件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金融机构可以提供有财政贴息的优惠贷款。
) Z) L# _1 ]* T
* u. V$ B$ A0 R5 b! u 第二十六条 国家对列入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 ^1 `+ t0 j% b' C* J
; j. ~# I, |+ d, c+ ~
第二十七条 电力企业应当真实、完整地记载和保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有关资料,并接受电力监管机构的检查和监督。
* V% I6 X2 v4 _) [" v3 F$ ^) f  U0 _! R# D' ^9 g
电力监管机构进行检查时,应当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并为被检查单位保守商业秘密和其他秘密。 $ r- y4 ^% V1 ~7 V: B! _- E4 B
  A" C# ~, }' f/ o5 I- y7 l: B
第七章 法律责任 : k; C* m% d2 x$ F1 M
7 D1 j! T) R; B1 T& D2 e
第二十八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能源工作的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工作中,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b: q4 o7 l" |" [4 y( j8 i$ n: `4 v
(一)不依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 $ R1 L' H8 K8 P

5 q1 \  k0 I' K' b+ R! Y (二)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g8 F6 I. z9 n4 a
9 |0 j( W: \3 ?
(三)有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行为的。 " I+ m6 A1 @$ u) J

! a5 c& ?# v& q! _2 u) j% ?3 L" C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电网企业未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造成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并由国家电力监管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经济损失额一倍以下的罚款。 3 p7 `4 q+ K  ?0 f/ b- S

% {" a0 ]3 M$ i. ~6 \ 第三十条 违反本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经营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的企业不准许符合入网技术标准的燃气、热力入网,造成燃气、热力生产企业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并由省级人民政府管理能源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燃气、热力生产企业经济损失额一倍以下的罚款。 / ~6 I5 S. A, Q) l' z
2 N& S% Z6 T6 D- C: v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法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石油销售企业未按照规定将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液体燃料纳入其燃料销售体系,造成生物液体燃料生产企业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并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管理能源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生物液体燃料生产企业经济损失额一倍以下的罚款。 / |6 P6 E3 b' j
  T0 ~9 A2 F6 w
第八章 附则 / M7 J. `4 p$ w

* D9 _& y" S; N8 n3 M 第三十二条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 c. g! ?4 n2 y* ~4 q, [9 I
+ X2 Z, i' Q1 p; T& k0 \4 U
(一)生物质能,是指利用自然界的植物、粪便以及城乡有机废物转化成的能源。
. b+ ^8 ?9 `+ `3 I  v  }& V
5 Q0 E2 \7 j4 ^ (二)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是指不与电网连接的单独运行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
, q3 T+ e! h. A+ v3 K" r9 ?' l2 v! ]- T, ?& I: J! q! c8 H
(三)能源作物,是指经专门种植,用以提供能源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
, z$ z5 D7 @" }% }9 V- T
& j. p1 _+ ^! k; I (四)生物液体燃料,是指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的甲醇、乙醇和生物柴油等液体燃料。
: }4 y3 W& _! v& s9 }2 w5 e! @. g; o3 ~; Y5 ]
第三十三条 本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A0 W7 Y9 {$ v; b( G
第一章 总  则: e: X# p1 z- S2 w: A

) }- u% |/ P1 M/ f: J7 ~5 H第一条 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C5 e5 L0 T$ S: W. i

: E1 k( ?  x2 M: n- c* _6 A; a 第二条 本法所称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3 D2 v) ^/ }: D. D' I( @( k, |
7 A3 I, O' m8 z) |' g3 M
水力发电对本法的适用,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规定,报国务院批准。5 n8 Y! c: E9 R, Q4 t
+ B- c; c0 g! \3 O; V
通过低效率炉灶直接燃烧方式利用秸秆、薪柴、粪便等,不适用本法。
2 u( F5 a# z2 h/ @" i
0 V4 `/ v  Q5 `. r: F) l9 t 第三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
0 u& T0 A- G1 Z7 q+ e
: C6 O! c' N0 O. i) f/ ^2 Q 第四条 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通过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目标和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 m: b9 {& v3 @! \0 f3 j0 T* F2 E% J8 x- d/ H
国家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依法保护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者的合法权益。5 o. v8 b  d2 e6 U7 g
) P6 p' l) P* \4 v- z4 p
第五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对全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实施统一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
. d$ ?% [' V, r" Z! {* l$ Z8 F3 u3 _5 j6 K& v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能源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9 G* B: m3 {3 C- q6 Y

- f! L+ O3 K" _0 \ 第二章 资源调查与发展规划2 c; i) _0 v2 j3 n/ H
. D0 i+ e" Q5 h
第六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全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的调查,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制定资源调查的技术规范。7 H  G4 O2 N1 P- F

- r8 @9 v: U: w9 Z; A$ S3 q, G 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可再生能源资源的调查,调查结果报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汇总。& s7 w2 P# z$ \! w

" v# w/ b$ X: s7 B3 E5 O+ Q: W, ~ 可再生能源资源的调查结果应当公布;但是,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内容除外。) g/ Y3 S( W* J( ?) e1 E  r" Q
5 h; R- ^8 z( |+ R( V9 r
第七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根据全国能源需求与可再生能源资源实际状况,制定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总量目标,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并予公布。# |: s: n" w& ]& M& I& q% @

! |+ S) E. i  @  e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根据前款规定的总量目标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发展与可再生能源资源实际状况,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各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目标,并予公布。) d! z5 c3 _" M% i' `1 b" ]3 l/ F

9 f7 U7 Z, ]2 _& F8 T, T0 ~ 第八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总量目标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状况,编制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 ]  {# T( f+ R5 B! }) o
5 D( o) S7 t0 B$ ^) m4 M4 D$ k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有利于促进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总量目标实现的相关规划。
# E$ J' |' |& e) d
- Y4 o: {  Q6 M; a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能源工作的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据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和本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目标,编制本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和国家电力监管机构备案,并组织实施。! H0 \" _) C, M4 w! j+ w! x
& M& u2 T3 L: Y  o8 N
经批准的规划应当公布;但是,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内容除外。
8 A: C. M- E4 d8 u7 L
# q7 I% A9 w, y1 w 经批准的规划需要修改的,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 y9 b; V0 l' Z; v% O
* J) g' U1 U& [. D 第九条 编制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的原则,对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作出统筹安排。规划内容应当包括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区域布局、重点项目、实施进度、配套电网建设、服务体系和保障措施等。9 L+ q+ K* L8 X+ U" h
& d7 [5 l; k7 ?" `  v1 L. Y# }
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进行科学论证。: u  D( I  W2 Q9 r
8 N9 b) s' ]2 \* f0 B: r
第三章 产业指导与技术支持
. f- }' T& |3 F" Q; l  d
! i& a8 @6 x0 W9 r: O$ f 第十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根据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制定、公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 T, g: ?" Q4 Y& b. b% q6 w% l9 `: R0 ^  ~0 I
第十一条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公布国家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并网技术标准和其他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的有关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品的国家标准。
3 t9 }6 t  ~- a$ x$ Z7 ?) \, k( S0 L3 i6 f3 U. n
对前款规定的国家标准中未作规定的技术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9 u( q- t2 W  O4 L$ K; w
: V  `, e; C- S* | 第十二条 国家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列为科技发展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先领域,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并安排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进步,降低可再生能源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1 g* j4 X% V0 F, U2 ?
& x; g' G' u7 g( H+ d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可再生能源知识和技术纳入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课程。
7 `: z  y" L: C' i
( e- `" ~+ ~$ \8 r 第四章 推广与应用
. e- G0 M9 u! K
" X! J0 W% ~- U8 u. A 第十三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 Z% ~  X; B2 X; G9 W. L" Y

! t/ i0 y) d# L; Q" O% s* W 建设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应当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规定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
# D' S: U) Q) B  G9 S7 ^2 D
$ ~6 W1 D1 \  l$ z 建设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有多人申请同一项目许可的,应当依法通过招标确定被许可人。
; T% P  ^) W. l6 S& W* @, D% r2 w# F3 r( d- |
第十四条 国家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
6 b" R8 ^" L5 t  U1 D4 f" Q2 H' ?# h% H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家电力监管机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按照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确定在规划期内应当达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制定电网企业优先调度和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具体办法,并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家电力监管机构在年度中督促落实。4 R3 D8 A% D8 g$ }* m
  t/ ^$ \) Y0 ^2 {5 k
电网企业应当与按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建设,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议,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符合并网技术标准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发电企业有义务配合电网企业保障电网安全。
4 c# U! t  }, B$ C  F+ s% P/ d: }' ?+ w, Q7 F
电网企业应当加强电网建设,扩大可再生能源电力配置范围,发展和应用智能电网、储能等技术,完善电网运行管理,提高吸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能力,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3 ]% X. ~6 v% l( ], c+ z

' W$ G  I6 V% n0 A7 o, l 第十五条 国家扶持在电网未覆盖的地区建设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为当地生产和生活提供电力服务。
" s5 R- e' v3 p, g+ z" v  b8 Q) x4 M0 S
第十六条 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 {3 S" o7 Z( K) a+ @
; c( c6 Z) V) v. `: L
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的燃气和热力,符合城市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的入网技术标准的,经营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的企业应当接收其入网。3 Z6 Q3 a& e4 Q  i. |. Y
* d  W! ^$ O' F
国家鼓励生产和利用生物液体燃料。石油销售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的规定,将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液体燃料纳入其燃料销售体系。
9 z" F- e" _* U7 G
4 _0 e  C* ?4 P- b% a- u 第十七条 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供热采暖和制冷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 v, x& B9 \* m- U

6 t3 u6 I* A# y3 r- s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太阳能利用系统与建筑结合的技术经济政策和技术规范。  s% U+ Q# l' O3 ^

- j7 a, _# \6 y0 j# g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根据前款规定的技术规范,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为太阳能利用提供必备条件。
- J1 `9 X, t9 g& A$ D! w
3 U/ N3 F2 b  Z 对已建成的建筑物,住户可以在不影响其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安装符合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的太阳能利用系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o3 L: [9 h  }0 k1 b
3 j! a4 `6 s5 v+ ]5 ~" a
第十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 H& i9 H" \  k* k- L+ E: C6 E; \4 ^7 B6 B  V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能源工作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和卫生综合治理需要等实际情况,制定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沼气等生物质资源转化、户用太阳能、小型风能、小型水能等技术。
6 y' _; b; t. r( S
# U& b' U' V. ~  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农村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提供财政支持。' l8 w+ m0 \+ B0 R: M
+ w( M) h, Q7 O- N8 T, L
第五章 价格管理与费用补偿
: C( m/ `" U; K. z. d* Z! N( F# s2 k+ C4 `3 R- d* O* t$ ]7 F
第十九条 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根据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的情况,按照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并根据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适时调整。上网电价应当公布。# k' I$ N( T6 u

- o  K3 u! }. T- m  V 依照本法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实行招标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按照中标确定的价格执行;但是,不得高于依照前款规定确定的同类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水平。( ^1 W6 N7 ~* a9 L4 [0 g/ q

/ w% Z7 @6 M  q* `/ x 第二十条 电网企业依照本法第十九条规定确定的上网电价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所发生的费用,高于按照常规能源发电平均上网电价计算所发生费用之间的差额,由在全国范围对销售电量征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偿。
9 ^# @* {) r) ]8 S
: t  T& k' M8 W7 Z 第二十一条 电网企业为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而支付的合理的接网费用以及其他合理的相关费用,可以计入电网企业输电成本,并从销售电价中回收。
/ v  ?8 x; h7 E/ w& P& ?  i% c4 X' r
第二十二条 国家投资或者补贴建设的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的销售电价,执行同一地区分类销售电价,其合理的运行和管理费用超出销售电价的部分,依照本法第二十条的规定补偿。9 J5 {6 v; G: J% l

9 Z0 e: g$ B( {# r, { 第二十三条 进入城市管网的可再生能源热力和燃气的价格,按照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合理的原则,根据价格管理权限确定。
4 V. K8 K/ _9 q4 w3 `7 Z
5 y( d" I5 n. m: d$ C) l4 y 第六章 经济激励与监督措施
' A5 S2 G* o6 R2 ^( N9 L- s+ {0 o. M& i# D: t
第二十四条 国家财政设立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资金来源包括国家财政年度安排的专项资金和依法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等。
7 ^6 n! e4 |5 `: s. z
% d# s+ l2 f" ]( X7 Q/ i( k 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用于补偿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差额费用,并用于支持以下事项:; S1 }1 g- O, C' K
7 F9 s0 h0 @) n7 A
(一)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和示范工程;
# B9 X9 m1 G+ E( D+ Z! X* d/ q9 }. {7 e* E
(二)农村、牧区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8 L- z+ X- j8 [3 D4 B

# L! }9 ?3 u2 ` (三)偏远地区和海岛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建设;5 y/ x. ?- D  h$ Q* P' c

' [! `4 x/ J( R! F+ e (四)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勘查、评价和相关信息系统建设;4 S3 f8 \3 W7 Q5 O
& f6 C; j" ~& i% C) |5 E+ R$ `, X
(五)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设备的本地化生产。
9 c4 v4 d3 @! r7 T5 ]( L+ t, m4 z) B& T3 H
本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接网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电网企业不能通过销售电价回收的,可以申请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补助。0 e! c! u5 b: r# G

. o6 }( s  U9 r# p 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能源、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 }% `) D8 i  y; Y: [& d
& y* X. v! B+ d6 i7 ~) i, q 第二十五条 对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符合信贷条件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金融机构可以提供有财政贴息的优惠贷款。
- X$ o) u' P' i" N; I& T9 u5 G5 X  N) @
第二十六条 国家对列入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 H2 _3 ^1 }* ?( a& v0 k* d8 j/ \+ I. E9 u- V
第二十七条 电力企业应当真实、完整地记载和保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有关资料,并接受电力监管机构的检查和监督。. m" J# L* A1 H' c" F: |/ R

, E+ _0 [' |* ]+ X% R* h 电力监管机构进行检查时,应当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并为被检查单位保守商业秘密和其他秘密。
8 o5 F. {% z; ?4 U
# i  N" |- @) S& A6 D4 z 第七章 法律责任  [$ ~1 b5 g1 N0 }

' D5 y' i# v- P. D+ M) _$ V 第二十八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能源工作的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工作中,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对负有责, , 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 r+ F; P( R+ G: i8 _6 z6 Y2 `
! I, o/ z* x- o6 V0 J6 H* A(一)不依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
; i2 @# T0 ?& ?& Y% I' ]" A6 Z8 ^
(二)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2 @# r0 B& O$ I6 l9 N
& a5 d& x2 h9 l" P
(三)有不依法, 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行为的。
7 d  p' l, r" G; p5 L
( d5 y4 U' b4 ~% y$ Y# h; j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电网企业未按照规定完成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造成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并由国家电力监管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经济损失额一倍以下的罚款。
2 C0 n- V0 ~4 j* A8 Q) |( ^
  H, h# F0 F% Q. u; Z 第三十条 违反本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经营燃气管网、热力管网, 的企业不准许符合入网技术标准的燃气、热力入网,造成燃气、热力生产企业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并由省级人民政府管理能源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燃气、热力生产企业经济损失额一倍以下的罚款。: m3 d( W& }, V0 S+ v! m8 q

5 Y/ o  r; c* N$ F$ o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法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石油销售企业未按照规定将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液体燃料纳入其燃料销售体系,造成生物液体燃料生产企业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并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管理能源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生物液体燃料生产企业经济损失额一倍以下的罚款。
, f" p' u/ g" n+ o  M; u9 N! q* S' H7 L
第八章 附  则; R* S; G" J+ G4 b) g, t* J4 n
8 |* \- `7 q* p8 ~5 C0 e
第三十二条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4 Z3 q/ S( F# M# q
& y& L( ^7 q* B+ c; I
(一)生物质能,是指利用自然界的植物、粪便以及城乡有机废物转化成的能源。
- m* g2 V# D- }% l3 Y5 P8 k# D: g' V( n* _1 O8 x/ L! w( m
(二)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是指不与电网连接的单独运行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 ], y/ m; Z4 {4 D: h7 v
2 y1 d# A+ k# j
(三)能源作物,是指经专门种植,用以提供能源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 v) E- T3 ^. a8 D+ V3 b

7 C7 i: H3 Q% I% f" t. @(四)生物液体燃料,是指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的甲醇、乙醇和生物柴油等液体燃料。
7 b+ s7 j2 t: r" F2 O/ D1 u: j1 h. F9 U) G% H; [: T
第三十三条 本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I& F) n4 M& J1 c; `/ ]

! _+ e' Q# f* \( b% K5 A
: t6 f2 u+ c; d) F/ P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 w9 `; Q& V8 i- a4 h! G
) W* {* c, K$ e# |6 T% r# k: ]8 o- h
第二十三号 ! Y* S! M. k0 g% N2 p
. @4 d, T4 q7 h4 L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9年12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 i5 w* K$ d1 l9 l# K5 `: L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5-3 15:43 , Processed in 0.18217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