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4583|回复: 0

我们现在怎样做老师

[复制链接]
厚黑人生 发表于 2008-2-1 00: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何贤桂$ q( `7 `: g6 {9 P! p/ B8 h
" W) a6 m' P0 _- y( o2 z4 ^, u9 ?
                    6 q" y3 d8 z/ p; C

: q( x+ L' |) ~: z) O! L                               
% P: Y( D1 O  S4 A9 K/ w! V
( B" _# S, u6 J  }- W; |% ~                       
3 `( x) T( O/ l# b8 v  B* l& E) @/ i9 u. @% L$ H5 N' g# Y  ]
            . F1 w. |% O$ a: B: \6 {

6 h1 Y$ \6 l$ O            
3 Z6 [( E) j: G  P! L1 J  [6 O+ o5 E. t8 l
            上世纪初,鲁迅先生曾作《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提出作为一个觉醒的人该怎样做父亲的问题。鲁迅先生认为做新型的父亲,有三点非常重要:“开宗第一,便是理解。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第二,便是指导。……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不但不该责幼者供奉自己;而且还须用全副精神,专为他们自己,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第三,便是解放。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先生的话发人深省,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教育界人士该怎样做老师呢?
7 y6 [3 |* {: Y9 k5 U
+ ^# c+ `- W% w: g# ~/ Y' C# j* }1 A! y' V! A! s

- c  |% s& k  h7 v: M时下,人们比较关心的是老师的素质问题。在我所认识的多数学生里,他们对老师都有不同程度的仇恨。原因在于,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受过老师的惩罚,诸如辱骂、罚抄作业、罚站、遭打、勒令回家……这几年,被媒体上暴光的老师“惩罚”学生事件,也屡见不鲜。2006年9月20日,湖南省永州市第十二中发生的历史教师李恒毅不仅在课堂上用钢筋殴打女生章耀尹,还亲手把章耀尹从四楼上扔了下去,导致这名只有11岁的学生最后不幸身亡。2006年3月初以来,威宁县新发乡中学教师驰垚、海龙及其妻子赵庆梅、李辉艳等人多次组织、强迫、引诱23名女孩(22名为中小学生)到六盘水、纳雍等地卖淫,震惊了全国。2008年1月份,就有中山大学微生物专业艾云灿教授打骂、报复、刁难学生的事件;以及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帆因不满学生逃课而辱骂学生,又与一名欲离开室的女学生发生肢体冲突的事件。诸如此类事件的发生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老师的素质到底怎样了呢?我们应该如何反思这些问题呢?
8 F7 y. T& D8 ~* m/ i- {& B
4 w" h3 c4 I  w$ j' t  k% ?$ c4 `; `$ M5 M& d, e7 }
# q' k6 C8 V7 c1 {9 k- x$ X8 p
不可否认,人类文明的进程与老师的出现息息相关。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老师起到了传播智慧、传承文明的作用。《荀子·大略》中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可见,老师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春秋战国时代,老师被称为“师氏”、“父师”、“少师”,郑玄在为《仪礼·乡饮酒礼》作注说:“古者年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名曰父师,十名曰少师,而教学焉。”而当时私学中的教师就称为“塾师”、“书师”、“学究”、“老学究”、“村夫子”、“门客”、“馆师”、“馆宾”等。到现在,我们把老师称之为“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这些称呼里,我们可以读懂老师的地位和作用。世界若无老师,人类文明恐怕还处于黑暗之中,人类文明的薪火恐怕早已失传,我们也就不知道人类文明的历史,也就难以把握人类自身的未来。难怪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这样认为:“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然而,我们现在怎样做老师呢?; \/ z9 T" V# i& n
: {1 y3 N( Q2 S, y5 l$ j

" K0 o) y0 p6 e8 U) a
+ H% V, j9 @; G" r0 l5 N在我国古代,历代圣贤之人对如何做老师都有过精辟阐释。《礼记》中有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到唐朝时期,大学家韩愈有感于师道之不存,则将老师具体地定义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看似简单的定义,其实精辟地论述了老师的职责和功能。我们若能真正理解韩愈的“传道”、“受业”与“解惑”,也算是一个合格的老师了。这三者,其实是紧密相连的,教育的本身重在“传道”。我们先说“传道”。老师传的是什么“道”呢?韩愈在《原道》一文中说道:“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於外之谓德。”所传的“道”应是儒家思想、孔孟之道。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所传的“道”应是传统伦理道德、传统文化资源,也即为人为学之道。古代老师为什么要将“传道”放在首位呢?我们猜想,一是继承“薪火相传”的传统。中国古代是一个重伦理道德的社会,在古人看来,对上辈的“道”之不传实为不仁不义。二是维护社会的道统。古代社会的统治阶级是以“儒家道统”治理国家的,为了使自己的统治得意维护下去,必须以将儒家之道传播于民。韩愈的这一说法,也是依据古人之意,《礼记.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老师的“传道”为的是让人拥有一定的伦理道德,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体系;这样的人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1 ]& l  h  c2 O2 u7 @2 o

9 H4 @+ ^8 z9 e0 o( J
! D( m$ V2 f. _4 i5 P! G, H) z4 N9 `
* Z* _; e0 ]7 j“传道”之后,便是“受业”。所以说,“传道”是入门学习的基础。学生有了一定的伦理道德之后,能形成自己的判断思维,也便能安下心来,踏实学习。当然,“受业”的过程本身就是在“传道”。古人所教授的“业”当然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汉书·儒林传》说:“古之儒者,博学乎六艺之文。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正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这些传统儒家经典,滋养了千千万万的学子。古人所谓的“受业”,其实是为了“传道”。所有的课程设置,都是为了弘扬儒家道统,使学生能够立足于社会,治理国家。至于“解惑”则是“受业”与“传道”过程中所遇到的学业疑难问题及宇宙、社会和人生困惑了。学业上的疑难问题,大都是知识学习问题,有些也涉及到宇宙、社会和人生困惑。其实,学业上的疑难问题并非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解决宇宙、社会和人生困惑。解决宇宙、社会和人生困惑关乎人的成长问题。韩愈有言:“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出生在世,对整个周围世界都是陌生的,成长中又有众多不知的问题,这就构成了人生旅途中的“惑”。人非圣贤,都不能一下子对宇宙、社会和人生大觉大悟。我们这些幼小的孩童只有,在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下,才能解决内心的困惑,走出心灵的黑暗。
) i  W. q  u) q' _8 g% }6 |: f' J: @* M4 _& S+ `1 L
* K: Q) n/ i" ?& M

' W; u$ m& H, w; `+ n+ [7 J. c2 f9 X/ ]+ B有了这些“传道”、“受业”和“解惑”的基本教育思想之后,我们老师还应该具备现代教育精神。什么是现代教育精神呢?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与此诞生的现代教育精神一种科学与人文教育精神。作为老师,也应该具备这种精神素养。
3 e9 L7 M4 E8 L7 \& N4 B9 U8 A7 J4 [7 z# G5 o7 Y6 X# i
6 W/ n/ J3 M* G3 [. V4 u- f

% v( p( B+ d# O9 t' s; N具体地来说,老师应该在继承传统教育精神的基础上,要有对宇宙与世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要有对人类文明珍惜和传承精神,要有对大自然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审美情怀,要有对生命有博大的宽容之心,要有对一切学生的大爱和民主精神,要关注的是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魂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王晓明)所以,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一是要有平等意识,将他们以“人”的身份看待。老师的威信,建立在彼此的信任上,这种信任也即建立在彼此的平等意识上。二是“身教重于言传”(王夫子语),老师在行为方式一定要诚实守信,要以真、善、美的言语引导学生。三是指导养成习惯,学生未成人之前,需要老师指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毕竟是孩子,还需要老师进行一番文明习惯的训练和养成。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四是解放个性。我们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不能以读书为由束缚学生的个性,甚至是扼杀天性。“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独。”(徐特立语)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引导他成就一棵大树,这才是每一个老师的职责。
9 B3 w5 P0 A+ |4 ]
& m) x  r3 @4 D: y$ X2 f
# Y9 f5 G$ n; @2 k
' a1 u( u" E- Z  h& i' o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教育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存亡,老师关系到学生的前途,我们宁愿花大力气培养优秀的老师,也不应该让劣质的老师培养教育工作中的废品。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5-8 09:42 , Processed in 0.08218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