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237|回复: 0

如何敢于善于和媒体打好交道 代表委员为民警支招

[复制链接]
oxsbrdv 发表于 2009-3-13 19: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网专访:六名基层公安局长把脉警民关系难点痛点
“说实话,工作中接到记者要求采访的电话,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说或者少说,即便只说一句话,也千万不能说错。”在记者平时的工作接触中,不少基层公安局长反映,与新闻媒体打交道是个难题。他们对媒体经常是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往往会习惯性地考虑不去发布信息,不愿也不敢接受记者的采访。

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工作、实现公安机关与媒体的良好合作,正是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孟建柱不久前在全国县级公安机关局长专题培训班上指出的公安局长要提高的
“五种能力”
之一。全国“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或从切身体会或从对此问题关注研究的角度,就公安机关正确认识舆论引导工作,敢于、善于与新闻媒体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网络舆论暴力”令人忧
今年1月某地发生一起杀人案,警方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称:“已经锁定犯罪嫌疑人,发动广大群众寻找和举报其行踪。”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市公安局青山湖分局局长万凯在某大型门户网站看到一网民跟帖说“警察太荒唐,既然锁定杀人犯为什么不抓起来,还要大家找他的行踪”,此后的帖子纷纷附和,对警察表示强烈不满和质疑。

对此,万凯哭笑不得。他随即在网上回帖,对“锁定犯罪嫌疑人”是“认定目标”而非“控制目标”进行了解释。万凯说:“一句不负责任的责骂,引得那么多人不加判断地跟着骂,这让辛苦破案的民警无法接受。”
全国人大代表刘丽涛是一名从反扒民警成长起来的女公安局长。她对公安机关所处的舆论环境也充满了焦虑:“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牺牲8000多名民警,去年牺牲486名民警,还经受了那么多苦累和生死考验。一方面公安民警贡献巨大、牺牲巨大,另一方面一些小报小刊和网络恶意炒作,这种反差让我们觉得很伤心。”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朱军指出:网络发言的匿名性、开放性和无责任性,使部分网民变得不那么受社会习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发泄情绪、随意攻击,以致出现“网络舆论暴力”。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2 18:29 , Processed in 0.09250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