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499|回复: 0

法院法官媒体记者

[复制链接]
gtdester 发表于 2009-4-19 17: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9月13日在全国法院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法院其他工作人员(注:指除新闻发言人之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应由新闻宣传部门统一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 L, n9 p3 b. Y- Q+ b8 i* C
- w" ~0 ^: ^1 d) h) b/ h  ~# {+ u  `- F$ c! {0 Y
  天可怜见,俺可是模范遵守肖院长讲话的,自从这一指示见报后,俺坚决拒绝了记者所有的采访要求,当然私下里确实与记者编辑朋友有过接触,但可向毛主席他老人家保证的是:绝对没有泄露审判秘密,给法院法官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相反,俺还解答了他们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了法制宣传,树立了司法形象。
5 g) w, Y5 s% c! @8 y7 ^- X7 C: s1 R. `3 o2 Y  |
- s% z: b6 o+ A. ?2 y( M
  从报道上知,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两级新闻发布体制已正式建立,两级法院现有新闻发言人65位。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具备条件的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均应当设立新闻发言人,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准确发布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新闻发布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人民法院的有关工作,包括法院制定的重要的司法文件和各种政策规定,有关法律法规a>、司法政策的执行情况及进展;人民法院的重大先进典型的事迹,重大的工作部署和重要举措;各类大案要案及社会关注案件的审理情况;针对外界对法院工作所产生的误解、疑虑以及歪曲和谣言,通过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解疑释惑,澄清事实,驳斥谣言;也包括其他需向社会公布的法院信息。; g. i; ]0 Y2 A- S! \- s& ?1 t8 m' |

- ~# n% l+ ~# ^% S# n/ x; V5 T% i* h/ }3 D& P+ Z' E
  这项制度看样子意义真不容低估,援引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的话:“这将使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由被动式变为主动式,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在报道方式上也将由终了式报道变为进行式报道,由工作式报道变为信息式报道。”9 H* h- |. T) ^/ a9 ^
  X/ d' q* C" R, A2 M# ?
+ G6 Y0 ]. m, Q2 g/ f
  从报纸上知道这次最高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人员名单看,有人民法院报的驻站记者,还有一些是法院的宣传人员。至于基层法院的新闻发言人,从现行编制看,我估计大多数都是研究室主任(副主任)。我的担心是我们现有的力量能否负担如此繁重的工作?
8 z; Q8 k1 b. r& p" I1 o( Q0 ^( T- }# h7 M6 v

4 y$ _" _- o5 X$ s  对这次会议,我知道,许多媒体颇有微言,认为是对媒体采访权的限制。当然,在新闻上,大道不通才会小道流行。如果说新闻发言人真正能够承担上述职责,应当说是公民知情权的一个重要进步。9 ~9 N$ F. `% \
/ W- ~3 a  _' @* Q; o$ ]: k6 B
( e; ~3 |: q$ m! c' @  ]; c
  因为曾长期在研究室工作,与媒体一直有长期的联系,自己也喜欢写点东西,但不能不承认,自己写的东西与编辑“编辑”加工后的文章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记者写成的东西更吸引读者的眼球,也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这所谓是术业有专攻。6 G! \& a3 P  A! m: O6 N
+ w/ d# |5 x9 T* _: L) c1 J1 }
8 r4 t# W' t" `- r
  新闻从一个发言人口中出来,权威性和一致性自然是有保证了,但这一个人能满足读者和众多媒体的不同需求和口味吗?
+ Q& L, `$ m$ F1 U! A- \
$ R4 N# V- {( p& m4 W6 e* [  I7 v7 K
  易言之,在法院法官媒体记者之关系上,怎样处理还真是个大问题,媒体不能干预司法(司法独立),司法也不能干扰媒体(舆论自由)。但我认为有一点必须明确,那就是把凯撒的还给凯撒,上帝的还给上帝,而不能包办,毕竟我们法院的人熟悉法律可能比新闻更多一些。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1 14:56 , Processed in 0.07907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