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TKUWYh 发表于 2009-5-21 13:13:14

冷静地看待“冷静”之死

  年年春运难,今年也不例外。1月13日,春运第一天,就传来安徽师范大学大三女生冷静在芜湖火车站被拥挤的人流挤下站台后被火车轧死的消息。(1月17日《广州日报》)

  据报道,1月13日下午,大批学生在芜湖火车站站台候车。16时55分,宁波开往阜阳的5082次硬座普快准备停靠站台时,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大三学生冷静在拥挤的人 流中被挤下站台,被还没来得及停稳的火车当场轧死。

  每到岁末年初,在我国就形成了一浪浪春运高潮,尤其是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造成运力吃紧,一票难求,“春运”,也就成为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流行词汇。

  反思冷静之死,铁路部门的粗放型管理当然难辞其咎,但更多的责任并不在于铁路,而在于中国的运力不足,这一事件折射了民生需求与国家运力紧张之间的矛盾。从我国国情来看,火车具有经济、便捷、安全等特点,因此,乘坐火车成为大众出行的首选,于是,铁路部门多年来就一直担当着运输“老大”的角色,“铁老大”也就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成为压力最大、遭致诟病最多的部门之一。


  
http://www.dffy.com/upfile/20080124215524-0.jpg


  
http://www.dffy.com/upfile/20080122194354-0.jpg


  女大学生冷静成为春运的牺牲品,既给有关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敲响了警钟,也为化解春运难题提出了新的思考:各个职能部门如何把关注民生落到实处,在重点工程建设中,能否多向民生工程倾斜,通过宏观调控,合理配置运力;作为政府,能否通过价格杠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补贴机制,鼓励民众选择更多的出行方式,分解运输压力;作为交通部门,能否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运力共担的协调联动机制……等等,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

  其实,在现实语境下,民众对出行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够安全抵达。现在连最起码的目标都实现不了,甚至把原本快乐的返乡之旅变成了“冷静”式的不归之途,为此而感到难堪的,绝不止铁路一个部门。

  据专家预测,未来20年内,我国将有2亿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每年增加1000万人次,春运人数将年年上升。如果我们不想办法采取对策,春运矛盾还将加剧,乘客为春运祭旗当牺牲品的悲剧就有可能重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冷静地看待“冷静”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