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428|回复: 0

《“华南虎”照片的摄像测量研究》认定“周老虎”就是年画虎

[复制链接]
ggdqmvj 发表于 2009-5-21 13: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1月14日,一篇名为《“华南虎”照片的摄像测量研究》的论文,发表在新年第一期中国科协学术会刊《科技导报》上。
8 ?; ~: p0 o+ q. x  g* c5 X) `: s5 d2 Z0 ^" m
  专家们经过鉴定发现,照片中“周老虎”的纵深“身长”—— 即从虎头到虎臀,最多也只有0.1米。而地球上目前还没有发现体形如此扁平的老虎。专家们最后得出结论:“因此可以确定这些特征点在空间分布于一个平面上,不符合实体华南虎的三维立体结构特点。”这个结论很明显地告诉世人,照片中的老虎是假的!
& S- V" _5 ~: C, z7 C- t8 b$ M
2 n# q$ d8 R- O2 j4 h  同时,专家们还对华南虎照片与年画虎的相似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照片虎与年画虎的主纹理骨架、轮廓基本重合,相似率为99.86%,满足平面变换条件”。这就意味着,“周老虎”就是年画虎。
: l. K  r( w) v
# f* X  M. c! B: [0 c% e  论文的权威性不容置疑STRONG>
& l: n, [6 s" q) x0 |1 A8 K6 Y/ ~% g8 m5 @; S+ g: M4 k3 j
  2007年12月2日,中国摄影家协会数码影像鉴定中心、华夏物证鉴定中心、野生动物学家胡慧建、“神探”李昌钰、中国刑科协指纹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持平、中山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教授赖剑煌以及他的5人博士生团队等六方专家,宣布了对周正龙华南虎照的鉴定结论:照片中的老虎是假老虎。) I2 D9 V. T- {" k9 F) P7 U, n
' I! q, U, c, I  Z
  2007年12月9日,国家林业局要求陕西省林业厅本着实事求是、科学严谨和对公众负责的态度,委托国家专业鉴定机构对周正龙所拍摄的华南虎照片等原始材料依法进行鉴定,并如实公布鉴定结果。直到现在,距离国家林业局及陕西省要求对虎照进行二次鉴定已有40多天,但虎照二次鉴定依然没有结论。
) Q% a8 D  T) M. g3 g" _6 K! G6 N6 E) f5 G
  这次在《科技导报》上发表的《“华南虎”照片的摄像测量研究》,其作者群的分量和《科技导报》的专业性印证了结论的权威性。这无疑给了一直坚称“照片中的华南虎不是造假”的人致命一击。4 g+ k6 {: s& t3 }  x
- m4 F5 v; ?0 t; B! M

) Y8 {8 ?& i: L  # L4 m6 v# r% {

. Z2 i( J4 Z- Q  N& O8 p, Q4 i/ J1 G$ H- J2 q

* z, ^; S0 {  j5 t  这篇论文全文近1万字,并配有十余幅图片,由国防科技大学的李立春、张小虎、刘晓春、桂阳、尚洋、李强、于起峰7人完成,其中2人是教授,5人是博士生或硕士生。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博士生李立春,就读于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精密光测图像技术研究中心。而指导完成该论文的是于起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图像的精密测量与运动测量、光测实验力学与摄像测量学”。
) {0 ^8 Z. v+ |( C4 k8 M% ?& G2 q/ I, q* z+ W0 K5 R
  而发表该论文的《科技导报》,1980年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倡议在美国创办,是中国科协学术会刊,全世界发行。杨振宁博士、孟昭英院士、朱光亚院士先后任主编。现任社长、主编是冯长根,曾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专业首席教授。该刊主要发表国内外科学和技术各学科专业的原创性学术论文,同时刊登阶段性最新科研成果报告,读者对象主要为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和科技管理干部。, O& O) ~$ b" U. n2 d8 U1 h3 L

7 X: P2 A( f: i9 A2 O1 S  鉴定结论科学而严谨STRONG>
3 R1 }" `! E) Q; D. T5 ~3 m, k) Q/ T5 X5 b) z/ }2 s
  在《“华南虎”照片的摄像测量研究》的摘要中写道:“2007年10月华南虎照片一经公布,即引起各方关注。‘挺虎派’和‘打虎派’都极力从各个角度证明照片中华南虎的真伪,但就虎照是平面模板虎或立体虎成像这个问题而言,这些分析和结论大多是定性的,没有定量分析结果。”
7 f/ k; x0 E0 I- e& s# A
" ?1 M. ~* N% v& i  这表明,国防科大的专家们之所以要进行鉴定,是因为对于照片的“定量分析”展开零的突破。“定量分析”需要较高深的数学知识,更具专业化,因而得出的结论会更严谨和科学。
, A  C6 m) c! @' F% V) G; D- {- v: v" [! q
: P1 r5 p+ Y) r  李立春等人对虎照进行了三维结构重建,即利用华南虎的多幅图像,根据透视成像关系进行数学解算,获得了华南虎的长度、高度、宽度等测量数据,从而通过这些实际测量数据对华南虎目标是立体的还是平面的进行判断。
& G& k6 ?# J' g# X& o! K# U# c* G3 y
  n, o9 }9 H& `2 Y2 i& r- n6 i  从虎头到虎臀最多0.1米STRONG>
9 ~3 p' O5 X( T9 P& f/ a0 ~! k/ Z( n, W( V7 e) X
  专家们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华南虎照片的虎姿状态下,从虎头到虎臀,本应有1米多长,但是,经过三维测量还原发现,周老虎无法形成一个“实体虎”。“用这些测量点拟合一个平面的标准方差为0.02米,最大差为0.06米,即深度方向变化最多0.1米。”这句话的意思是,周老虎从虎头到虎臀最多也只有0.1米。结论充分证明了照片中的老虎是不可能存在的。平面图可以一时骗得了肉眼,却糊弄不了科学。
, i- C3 l# K9 f5 |
5 j! E- {9 S4 l. w' h  那虎照里的老虎和年画里的老虎是什么关系呢?专家们先假设,华南虎照是拍自年画虎,或者年画虎拍自华南虎照,然后用平面之间旋转、缩放和剪切的线性变换,消除了两张照片之间在拍摄角度、距离不同所造成区别(见配图)。
; ^) m- ?  v2 E5 H9 ?# r: o6 e3 \* B4 I0 k/ q
  最终的对照结果表明:“照片虎与年画虎的主纹理的骨架、轮廓基本重合,相似率为0.9986,满足平面变换条件。”
7 J6 X) X5 }  S$ V0 V3 [& G% z" u
/ {; C) f4 M% ~4 A: T  对于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朱巨龙坚称的“虎眼变化”之说,专家们也充分考虑了进去。他们对照片中虎眼的变化用骨架线曲率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差异并分析了可能的原因。不同的图片“在眼球长轴方向存在明显的运动模糊,会对曲率计算产生较大影响”,“会误导视觉效果”。专家们提出,“由于网上的年画虎和华南虎照都存在一定运动模糊与离焦模糊,这种曲率不同的原因尚难以确定”。
% |3 E& T" j5 ?3 X+ k( u" u$ z0 o. O4 \+ }  n+ }: {& J. F2 g
  专家集体沉默对待“炒作”STRONG>" z+ M, Y( o- u' Q4 I  O% \

8 C! _) h" p" t  国防科大对鉴定的事表现得极为低调。国防科大的工作人员王文告诉记者,国防科大以及专家都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媒体采访,担心媒体进行炒作,曲解他们的意思。他说:“专家们的所有观点和结论都已在论文中表达了。”7 ]# b# @2 t6 E/ [' @+ A" N) f

% a3 B, }9 d: T5 S5 {. G& f- x5 v  李立春说:“这篇论文仅仅是一个学术研究。”他强调,他们不是对“华南虎”做鉴定,只是对“华南虎”的照片进行一些专业的研究,写这篇论文的初衷是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布置给研究生的临时科研课题。
+ [! W( ]2 T1 ~4 |. n! T7 |; h! \' x3 g+ |/ Y
  《“华南虎”照片的摄像测量研究》论文结尾的一段话,则道出了国防科大专家们的心声:“用科技手段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是科技工作者的职责,希望该研究工作可为有关方面最终确定华南虎事件真相提供一个科学的参考。”
+ W: a# j5 \' D/ I* U8 {- ]/ b8 c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华南虎研究专家邓学建一直关注着华南虎的生活状况,并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当《法制周报》记者与他谈到国防科大对虎照的鉴定的事情,他说:“我很早就不再关心虎照是真是假了,到现在这上面只是一个诚信问题。”他认为,人们没必要把视线全集中在虎照事件上,而忽略了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问题——华南虎的生存状况,乃至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9 11:20 , Processed in 0.09950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