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373|回复: 0

警方提醒:向灾区捐款先辨清真假

[复制链接]
tyy 发表于 2009-6-2 20: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将持续数年时间,我省警方预测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打着抗震救灾的幌子以各种名目为由的趁灾诈骗犯罪将呈多发态势,且易蔓延扩散。为提醒群众加以防范,近日我省警方对当前趁灾诈骗犯罪类型、特点及侦防对策进行了专题研判,提醒广大群众在向灾区捐款之前,先辨清真假。
; d) t! z8 \7 a9 ^5 G+ F1 V+ h- X1 c7 n+ Z
/ H% v! Y- X: R9 s7 {' e& w/ a
  警方指出,目前犯罪分子诈骗手段主要有以下八种:
9 i) ^/ l+ G' L) p6 z( O  n7 h

# v* E* O2 J5 E* e% R6 N3 M/ a  假冒亲人以“受灾求助”或“赴灾区救援需资金”等名义诈骗。不法分子利用灾后通讯不畅,发类似求援短信“爸妈四川地震,我因地震在医院接受治疗(什么都没有了),急需医药费,速汇款六千到农行×××卡上急用”“爸妈我正被调往抗震救灾,这是立功提干好机会,请速汇五千元到我班长农行卡号×××,勿来电!”
. {5 m+ f1 g5 j( c4 _0 V  i! L3 M) M% j

8 \+ w- Y5 q# a! q0 R( |4 x5 k  冒充红十字会、慈善总会以赈灾募捐名义诈骗。犯罪分子冒充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群发募捐手机短信,内容如:“四川汶川县发生地震,欢迎社会各界人士为受害群众重建家园基金募捐,建设银行卡×××”“中国红十字会抗震救灾爱心捐赠账号如下:中国农业银行账号×××”。0 [9 Q0 x( \; z6 X3 g) L

8 g( @0 J" ]- Y9 r3 A# |, P8 @
$ b3 B8 ?& V" V9 S+ L  开设虚假公益网站进行募捐诈骗。如冒充《腾讯公益网》页面,打着“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中国红十字总会”的名义,开展所谓为四川地震灾区“赈灾募捐”活动。诈骗网页或网站从布局、颜色到文字风格,完全模仿腾讯网,但公布的募捐账号为犯罪分子私人账号。( s9 x$ c. u% R. M& B

' T, y0 [' `, m( o1 @- b! A+ a; h; ?5 r9 x) F. `9 n3 k
  攻击红十字会网站篡改救灾募捐专用账号诈骗。犯罪分子利用漏洞种植木马程序,获取网站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后篡改网站救灾募捐专用账号实施诈骗。
, Q1 V* S* w0 [% A1 L) ^' x+ a# D8 a0 ]. T* B

. d1 _% {7 x4 c; M  冒充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在街头非法设置流动捐款箱,或冒充佛教界人士在街头发送赈灾募捐传单诈骗。赈灾募捐传单内容如:“一切众生,就是我自己,一方有灾难,十方伸手,能得龙天护佑,确保未来免诸灾难。×××自发慈济功德会正在行动中——”。
$ z: X- J3 Z- {' D) c3 h" Y0 V
3 u; M: M6 u% P
+ e+ c+ `) `, U6 ]8 X7 L. J  g$ w  以赈灾募捐为名推销书籍、纪念品诈骗。犯罪分子以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袭击目标,冒充上级领导以四川地区发生地震需要义卖书籍或纪念币进行赈灾募捐为名,要求受害人认购实施诈骗。有的则以谎称举办赈灾活动向厂矿企业老板拉赞助的形式实施诈骗。7 _! H% m0 X2 C1 K' O
9 T% K* U- H1 F; y! T! ?8 K

- |5 y2 Q5 f) V, J+ q  以定制赈灾物资为名进行诈骗。犯罪分子以个体加工厂业主为袭击目标,谎称政府专项拨款定制赈灾物资,要求受害人开设银行账户并存入保证金以证明经营实力,期间伺机将银行卡调包诈骗。
+ ~: n4 w  y: Q/ `  H8 H) V* o: Q- \! s+ x8 [0 m6 J6 U

- K; j) D, L8 E2 j, \  以领养地震灾区孤儿为名进行诈骗。犯罪分子散布领养地震灾区孤儿的虚假信息,一旦群众有意领养,即被要求预付领养保证金实施诈骗。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3 19:54 , Processed in 0.09772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